胡昊
[摘 要] 随着学校的发展,尤其是学业水平测试考试的推广,中专学制由2年改为2.5年,高職学制由4年改为4.5年,学生的在校时间都增加,学生的实习时间减少,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实训场地、师资都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汽车服务工程系,中专班人数较多,带来的冲击极大,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形成一种针对学生职教更加有效、全新的职业教学结构,这种结构教育目标清晰,知识点明确,可操作性强。
[关 键 词] 资源配置;跑班制;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203-01
跑班制是基于一种知识、技能、素质体系的全方位衔接的制度,最终目标是打破目前各种层次、各种类型教育之间的屏障,构建互相贯通、有机衔接融合的统一、开放、灵活的现代职业教学模式,而不仅仅是基于“模块轮转”基础上的简单衔接,所以必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多方面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系统化设计。
一、现状分析
为全面贯彻学校专业发展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根据学校提出的通过本次专业统筹规划,对汽车服务工程系的招生规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训配置、师资培养、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研究,做到科学引领专业、紧跟行业脚步、满足岗位要求、兼顾前沿科技的要求以及汽车服务工程系专业整体规划工作会议提出的“四个贴近”的总体部署,以专业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为动力,稳中求进,开拓进取,着力推进汽车服务工程系专业整体转型发展。
教学资源配置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目前设备的优势,支持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发展,实现专业集约化和特色化发展。
汽车服务工程系现有班级28个,车身修复专业与汽车整形技术专业学生400余名,汽车营销专业学生200余名,理论教室20间、实训教室11间、喷涂实训车间和钣金实训车间。
汽车服务工程系现有市级精品课程汽车喷涂技术和汽车钣金技术两门,目前教师几年的课程设计题目和教学方式几乎不变,设计课程纸上谈兵。学校的教育原本应该走在行业前面,但是计划型的教育模式反映出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的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一旦走向社会,很多技能概念与实际脱离。
目前也没有针对教学模式与课程设计的实证研究,研究大部分停留在理论基础上,本研究主要针对学校系部面对的显示问题,采用实证研究,资源开发配套,结合系部实际,为系部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建议。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提高效率。以“项目课程”为载体,全程、全面、全方位地调控汽车服务工程系的课程教育,以大面积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开拓教师综合、开放的课程视野,转化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提升教师把握教材与课堂组织调控能力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有效性,从而促进体验性课程观和对话理论的发展。
目标明确。职业院校的学生自始至终都清楚所学知识之应用,其所学技能在学习期间就明白是为今后工作的哪个环节服务,教育考核也可以进一步量化,更加容易培养技能型人才。
三、研究的成果
(1)基于系部课时安排、设施设备、生源情况的全面调研,摸清家底;(2)教学设计研究,针对某一典型教学案例,制作教学设计,进而推广形成项目化的小本教材;(3)结合优势课题制作典型微课,提升教学手段;(4)针对典型课程进行项目课程开发,资源整合,提升核心技能水平。
根据各课程需要的课时进行分析,对实训室功能进行确定,资源整合,初步确定资源整合后的实训教室安排。
四、研究的特色及价值
1.通过实训室设置改革创设新型的学习环境,实现关键知识的反复性,基础知识的基本性,扩展知识的选择性,职业知识的波段性。有效提升实训车间的利用率,车间利用率大大提高,由最初的60%提升到93%,跑班制的教室利用率达到100%。
2.通过项目课程开发,异课同构教学创设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学目的的明确性,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培养方案的方向性。让学生从“能做什么?”到“为了什么而做?”,从“全面”的学习到针对“职业区域”的学习。
3.通过跑班制进行创新型的教学实践,实现实训教学的创新性,实习教学的创新性,实践教学的创新性。
4.通过将研究资源应用于实践,反复修正,教学促进实训教室车间化;实训工位岗位化;实训中心工厂化。
五、反思及未来的展望
1.本人作为一名中职教师,自身在教育理论学习与科研能力方面基础较为薄弱,在对课堂教学模式基本理论、内涵等的学习与研究方面,对校本教材开发的技术、项目课程学习任务、课例的规范编写等,仍有待进一步学习,需要在今后通过参加培训、接受专家指导,与同行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不断提高对跑班制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和应用。
2.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共同参与,关于如何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等主体的积极性,挖掘与发挥项目课程的资源效率,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检验。
3.企业、行业专家也是学校教学的重要参与者,如何发挥企业在学校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探讨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讨论和探索。
针对未来的展望,我们期望协调发展的布局,合理化专业布局,优化专业设置;创新的教学模式,借跑班打造新型理实教学模式;将绿色理念引进校园,降排放与低污染打造环保车间;跑班制的开放教学理念,对接行业企业先进的技术手段;真正实现共享共建实基地,共建共用打造现代的职业教育跑班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