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爱革
[摘 要] 黄炎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技工教育具有积极影响,聚焦技工教育发展历程的重要历史时期、关键事件、重要人物开展课题研究,以文化长廊、校本教材为物化成果,将文化长廊、校本教材融入新生入学第一课专业教育,建设以技工教育发展历程为主题的校园文化。
[关 键 词] 黄炎培教育思想;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002-02
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于1917年创建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职业教育与社会广泛联系”的大职业教育主义。他强调教学应贯彻“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原则,提倡“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在办学实践中创办实习工厂,学生工读交替以保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这与技工教育发源之初的福建马尾船政学堂的办学特色异曲同工——晚清洋务运动时期,1866年,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创建福建马尾船政局;1868年,晚清船政大臣沈葆祯在船政局内开设了第一所技工学校——艺圃,艺圃建在船政局众多工厂内,凸显出“前校后厂”的技工教育特色。建设以技工教育发展历程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彰显技工教育的独特文化软实力,以直观、形象、鲜活的主题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传承黄炎培先生的教育思想。
一、黄炎培教育思想及其对技工教育的影响
(一)“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信念
黄炎培先生信守“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人生格言,他一生清贫,但面对比他更清贫、清苦的学生,总是慷慨支助,他倡导“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终极目标,主张“办职业教育须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这对今日技工教育事业工作者仍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每一位学生背后关联着一个生活在社会最普通甚至最底层的家庭,教育一个孩子成为对自己有益、对家庭有益、对社会有益的技能人才,无疑就是帮扶一个普通家庭找到生活的希望,找到幸福的希望,找到被社会认可的希望,让“人人受教育、人人享有教育公平”的理想进入普通大眾家庭,技工教育工作者具有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二)“金的人格”“铁的纪律”
黄炎培先生认为,一个人如果失去人格,便失去事业赖以存在的基础,职业教育离了品德教育,便失去了职业教育的真义,最多只能培养良善的艺徒,不能造就良善的公民。“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技工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分子,始终秉承“立德树人、以德为先”的宗旨,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这与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一脉相承。
(三)“劳工神圣”
黄炎培先生提倡“劳工神圣”,大力倡导劳动光荣、职业平等,提倡教育与职业的沟通,加强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系。
百年后的今天,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精神,形成崇尚一技之长的良好氛围,特别是近两年中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的骄人成绩:2016年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获5金6银4铜11个优胜奖,实现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2017年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获15金7银8铜12个优胜奖,金牌、奖牌、团体总分均居首位。备受社会关注和尊重的大国工匠、技术大能手、“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大赛冠军,无一不以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质量之魂,在于匠心。百年前黄炎培先生的勉励与认同与今日举国上下对技能人才的关注,让平凡的人看到不平凡的希望,平凡的岗位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二、以技工教育发展历程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探究与实践
(一)加强顶层设计,突出主题,开展课题研究
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特色鲜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挖掘、展示其独特的文化软实力,如何运用技工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丰富资源、典型案例激励广大职业教育同行,这是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的课题,桂林技师学院于2016年建校20周年之际,成立课题研究小组,以“基于技工教育发展历程的校园文化建设”为题展开研究,以时间为线索,聚焦技工教育发展的各个重要时期、关键事件、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追根溯源,探寻技工教育自1866年晚清洋务运动时期至今150余年的发展历程,探究技工教育前校后厂的办学特色,追寻职业教育大师的教诲,追寻技工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依存的关系,追寻大国工匠、技能大赛冠军的出彩人生,以期激励广大技工教育同行及青年技能才俊坚定技能、成就梦想的信念。
(二)分解课题研究内容,物化研究成果
1.建成文化长廊。以文化长廊为载体,用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技工教育发展漫长曲折又充满希望的历程分解为一幅幅宣传栏内容。比如,在二十幅宣传内容中,其中第三幅以时间、内容为关键词列出标题“1912—1944推进改良中华职业教育社”,正文一侧是黄炎培先生铜像照片(摄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照片下方标注大师的生平简介:近代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另一侧根据黄炎培先生1917年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并在桂林(广西)设立办事处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立职工训练所、中华职业教育社广西分社等机构成立、工作情况,做简明扼要的阐述。漫步百米文化长廊,就会在技工教育绵延曲折的发展历程中找到技工院校的历史缩影,同样,会心怀敬仰沐浴职业教育大师的教诲,还会感受大国工匠、世界技能大赛冠军的风采。2016年6月文化长廊建成之后,迎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领导、区内外职业教育同行的参观指导,文化长廊以其较为厚重的历史、简明的阐述、鲜活的技能成才典型人物彰显出技工教育的软实力。
2.编印校本教材。文化长廊建成之后,得到来访领导、同行的好评。为此,课题组进一步细化、编排内容,充分挖掘课题研究价值,更形象地将课题研究成果进行物化,编写校本教材《技工教育发展历程》,2016年11月,首印一千册,作为一份办学成果献礼学院建校二十周年,同时被选用为2017级学生入学的专业教育校本教材。
(三)转化课题研究成果,融入“工匠精神”专题入学教育
自2015年以来,技工院校新生入学开展的“工匠精神”专题讲座统一使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教材,2017年9月,技工教育发展历程首次被列入学院入学第一课专业教育内容,课题组编写的《技工教育发展历程》成为新生了解技工教育发展历程、了解技工院校办学特色、了解技能成才典型案例的一扇窗口。
三、技工教育发展历程主题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
以技工教育发展历程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深化了技工教育发展的内涵,体现了较为厚重的历史底蕴,再现了绵延曲折的发展过程,较为完整地展示了技工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事业中的成就,激励了技工教育工作者的信心,激发了青年才俊技能成才的梦想。与此同时,仍有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如何适应时代变迁,融入更加丰富、鲜活的案例创新主题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如何将广西本土的办学规模、办学效益较好的技工院校编入校本教材,更加丰富地体现广西中职教育中技工院校的发展现状,更加详尽全面地体现广西本土特色?
继承和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仍应注重这种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技工教育发展历程的文化建设与传承。
参考文献:
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