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倩
[摘 要]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模式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名三年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教学大纲采用传统模式教学。实验组采用任务驱动模式。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98.1%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方法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结论:任务驱动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关 键 词] 任务驱动;外科护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181-01
传统的《老年护理》教学脱离临床实际工作,理论教学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性,无法实现以提高学生实际能力的最终目标。任务驱动法,能为学生在真实的临床情境中预先设定所需完成的任务,学习过程围绕完成任务而展开,以任务完成的质量为最终的考核评价依据,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训练学生多方面考虑问题,引导学生推理、反思和讨论,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性和反思性的学习,最大限度地将护理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学习效果。按照老年护理实际临床工作岗位特点设计教学过程,探索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2015级护理专业6个班中,随机抽取1组为试验组,1组为对照组,各组59人。所选学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教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二)方法
观察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行传统课堂授课,最终通过理论成绩、综合实践技能考核作为评价依据。
1.重构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对老年护理岗位职业能力调研,邀请护理专家教学认证,确定工作项目,以职业能力为靶向,制定课程标准,以提高职业能力为出发点,重构课程体系。
2.重组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护理任务为中心,确立教学内容。
3.重建实训考核方式,以临床实际情景为依据编写综合案例,参照OSCE考核方式,综合考核学生临床能力。
(三)教学效果评价
1.理论考试,两组学生同一考卷,试题参考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
2.技能考试,采用指定的考核项目,同一组评委、相同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3.教学评价(实验组),采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发放59份,均有效收回。
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描述和t检验,检验水准a=0.05。
二、考核對比
三、讨论
“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培养学生自己探索与获取知识的能力,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深化对知识的内化,渗透培养学生的临床工作思维和护士职业道德。新模式让学生带着目标完成任务,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多课程护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采取正确的措施,提高了学生临床能力。重组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紧贴临床工作过程,突出体现老年护理工作岗位所需护理职业能力,工作项目按照临床老年护理岗位真实工作情境设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完成工作任务[1]。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知识技能与临床护理工作任务有效联系起来,让学生能通过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完成了工作任务,促使她们围绕护理工作岗位主动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并且采用目前先进的OSCE考核模式以及多元化评价方法,注重过程评价和学生临床能力的考核,使他们有效发展自身的岗位能力。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最终提高了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使护生在进入临床工作后能快速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加快了自身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彦丽,孙殿凤,张杨,等.高职教育中《儿童护理》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册[J].职教论坛,2009,28(7):96-97.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