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金毓
【摘要】2017年7月,由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龙江剧艺术中心编创的龙江剧《百米河边》,在北京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演出,会场座无虚席,场场爆满,引起观众强烈反响。
【关键词】龙江剧;《百米河边》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龙江剧的成立和发展
(一)1959年——1978年成立和发展的初创期
这个时期为龙江剧诞生和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根据周恩来总理1958年提出的“繁荣发展东北文化,丰富创造自己的地方剧种”的指导精神,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在1959年初步研究,于1960年正式成立,并于当年7月份,推出了《五姑娘》《寒江关》两部剧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接下来的几年的时间里,为了更好地体现龙江剧的地方剧种特色,龙江剧实验剧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研究,对二人转的语言特征进行了传承和创新,将东北秧歌、小帽、古典舞和芭蕾舞的表演也借鉴到龙江剧中,还大胆地进行了柳腔、咳腔、帽腔融入,并且排演了《龙马精神》《李双双》等剧目。到1966年,龙江剧实验剧院已经创作改编了32部剧目,在各地演出中,受了老百姓的欢迎和肯定,为龙江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1978年——1990年探索期
在这段时间里,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大量融入黑龙江地方特色,结合表演方式,使龙江剧的演唱和表演逐渐形成了具有黑龙江地域文化特征的剧种,并且规范了龍江剧音乐唱腔体系,使龙江剧音乐形成了板腔体和曲牌体联缀相结合的形式,使龙江剧的音乐体系更加完整和规范,以此,龙江剧在全国地方剧种中脱颖而出。
(三)1991年——2002年收获发展期
这段时期,龙江剧的领军人物白淑贤出任黑龙江省龙江剧院院长,并且龙江剧进入了创新发展的新阶段,使龙江剧步入中国优秀戏曲艺术之林,这个时期的代表剧目《双锁山》《荒唐宝玉》《木兰传奇》这三部戏,被称为“龙江剧精品三部曲”,新人新作《梁红玉》,曾获两届“文华大奖”,三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电影戏曲艺术片《木兰传奇》曾获电影“华表奖”“金鸡奖”,并被译成8种文字世界发行。龙江剧代表人物白淑贤曾获两届“文华奖”、两度“梅花奖”和上海“白玉兰奖”,而且均荣登榜首。白淑贤当选为中国剧协副主席,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三届代表,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家等多种荣誉。所以这个时期又被成为“白淑贤时代”。
(四)2003年——至今共同发展、百家争鸣期
经过上个时期的辉煌发展,龙江剧的发展进入稳固发展阶段,在这段时间里,为了使龙江剧这个年轻的剧种健康、有序地发展,进入新世纪,龙江剧联合体应运而生。黑龙江省龙江剧艺术中心主任介绍,龙江剧发展联合体是以黑龙江省龙江剧艺术中心为龙头,带动各分院资源共享,推广、普及、提高龙江剧的平台,目前有18家分院,形成了老、中、青、少的人才梯队,无论是参与大型晚会还是惠民演出都得心应手。全省的18家分院全方位规划,演员统一调配、编导集中选配,可谓一方有题材,八方来支援,推动各类资源向精品创作集聚。并涌现出了一系列优秀剧目,《百姓局长》《村官陈二哥》《松江魂》《农民的儿子于海河》《三岔口》等一大批龙江剧小戏和折子戏。
在剧种建设和艺术创作上,既有传统元素,又大胆创新,深深吸允着东北母体艺术的丰厚营养。音乐唱腔大气粗矿,语言道白幽默诙谐,表演载歌载舞、火爆泼辣,极富有黑土地与人文特征和艺术风格,让“独一份”的龙江剧变得“有看头”。双鸭山分院创排的《女检察官》、林甸分院创排的《百米河边》、富裕分院创排的《鹤鸣岛》等剧目先后搬上舞台。2016年,黑龙江省龙江剧院为海伦分院提供剧本、演员、导演支持,并送去了部分服装和设备。经过半年努力,大型龙江剧《海伦往事》成功推出,并获邀在北京演出4场。
为了让龙江剧走得更远,近几年,龙江剧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送欢笑下基层”等系列演出活动,深入双城金城乡、水泉乡、孙吴镇、团结满族乡等地近百场的演出,开启全省巡演之旅。
“作为我国最年轻的剧种之一,龙江剧有更多的青春朝气。剧里女人们性子泼辣的角色,咱东北的氛围被‘吼了出来,十分接地气,让人忍不住想看完。”来自大庆市林甸县的资深票友冯羡说,以前一年只能有几次机会能欣赏到地道的戏剧,近两年开始,不仅是看戏的频率增加了,还经常能近距离观看咱龙江人自己的剧种。
随着龙江剧联合体的发展壮大,将继续推广龙江剧艺术的大平台,把龙江剧传播到千家万户。目前,正在创排的新剧目是《九腔十八调》和《蓝琪儿》,经过打磨后的剧目力争在“三项活动”取得优异的成绩。此外,还报送了2018新年戏曲晚会演出剧目《昭君出塞》,为全国观众奉献一台精彩绝伦的黑土艺术盛宴。
二、龙江剧的艺术特征
一个地方剧种要被观众承认,被历史承认,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风格。
(一)有独特的而鲜明的地方特色
龙江剧作为地方剧种,立足在黑土地上,以“黑龙江化”的地方特色为明确的艺术目标,纯朴、细腻、豁达、粗犷为特点。龙江剧的剧本,人物形象大棱大角,剧目情节大起大落、主题立意的大彻大悟、戏剧语言的亲切质朴,都体现了“黑龙江化”的艺术特色。
(二)有创新的音乐艺术特征
代表一个地方戏的特色标志,就是音乐。戏曲中的“戏”,就是由音乐来支撑的。龙江剧的音乐一直遵循着“扎根基础,博采众长,适应时代,自成一家”的剧种建设方针,在继承二人转、拉场戏音乐的基础上,确立了“柳腔”“咳腔”“帽腔”的三大唱腔体系,继承了二人转音乐的特点,进入到戏曲音乐的阶段。
在伴奏音乐上,确立了以板胡为主,以传统民族乐队为主,加入西洋乐器,现代电声乐器,融合成独特的伴奏风格特色。
(三)有独树一帜的表演艺术特征
在龙江剧发展的半个多世纪来,涌现出了许多优秀地方剧种人才,在表演艺术家吕冬梅、韩世珍、白淑贤、谢乔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了一定数量的演出剧目、保留剧目、创新剧目。
龙江剧的表演离不开二人转基础,在二人转的“扭”、手绢、扇子的表演模式上,龙江剧的表演者,大胆发展,继承再创作,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表演特征。
三、龙江剧的传承
龙江剧作为一个地方剧种,想要长期的发展、继承下去,就要有一整套地方剧种生成与发展的专业体系、理论体系和经验总结。
龙江剧的传承和发展,要有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人力支持、宣传支持。
龙江剧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龙江剧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理论体系的支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龙江剧的大众普及。
龙江剧从诞生至今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努力前行,能够取得辉煌的成绩,与众多的龙江剧表演艺术家的努力分不开。龙江剧在长期的摸索中不断创新、挑战,因此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希望新一代的龙江剧人能够秉承龙江剧的优良传统,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不断推陈出新,努力创造出崭新的、更为辉煌的成绩。
基金项目:2016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题目:“龙江剧”的现代传承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6YSE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