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雪
【摘要】自1938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成立以来,在这片热土上,千万的革命战士洒下热血,与此同时,革命的文艺之花也竞相绽放。各个文艺团体创作戏剧、演唱歌曲,力求从思想上统一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决心。1944年高街村剧团在抗敌剧社的帮助下,创作并演出了《穷人乐》一剧,对战时的文艺界产生了极大影响。
【关键词】晋察冀;《穷人乐》;创作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穷人乐》诞生的条件
1994年开展的大生产,使农民都得到了喜人的收成,随着综合性的合作社的出现,村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物质生活的满足导致村民对文化生活有着迫切向往,村民们都想要把劳动生活搬上艺术舞台。
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派出汪洋、张非等专业工作者,深入高街村民的生活,参加村剧团的编排,对音乐的创作与处理给予了专业的意见与指导。这些为《穷人乐》的诞生提供了经济、理论与专业上的支持。
二、《穷人乐》的创作与特点
戏剧《穷人乐》的创作充分发挥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才能,期初大家聚在一起讨论要演什么的时候,意见并没有那么的一致,有人主张配合演村委会工作的戏,有人主张演挑大梁。周富德提出编演《穷人乐》,把高街村一路以来的经历与发展以戏剧的形式搬上舞台,从过去的受喇嘛地主的苛打,鬼子“大扫荡”之后的食不果腹,到后来政府颁发贷款贷粮政策,使村民们有了好收成,生活得到了改善。这一提议使村民们都产生了共鸣。就这样,在村民的一致同意下,群众把“穷人乐”搬上了舞台。
(根据《晋察冀日报》1944年12月3日发表《高街剧团演出<穷人乐>》整理)
《穷人乐》中采用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如话剧,唱歌、舞蹈、秧歌舞、快板等,深受群众的喜爱。剧情真人真事,除了马如龙年事已高没有登台外,其余的三十名演员皆为真人演绎。[1]对于普通戏剧表演来说,要先有剧本,演员们才有表演的依据,但村民们把《穷人乐》的创作与演出结合了起来。创作初期,仅有一个大概的草本,并无动作与台词。由于是村民真实经历过的事情,演员对剧情的发展有着直观的感受,村民们在一次次的排练磨合中丰富了台词与动作,使戏剧内容更加饱满。
在排练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初期的陈福全本人没有参加排练,而是别的演员扮演了陈福全,虽然排练时陈福全把自己的动作和台词都教给了演员,但是演的时候总是不自然,抓不住人物的精髓。后来,在人民的鼓励下,陈福全亲自登台演出,台词顺理成章的说出,动作也表现得自在,就像平时发生的一样。在村民们表演割麦子的劳动场面时,动作熟练麻利,自然娴熟,使戏剧更具有劳动生活气息,更加贴近村民们的生活。
三、《穷人乐》演出后的影响
由村剧团编演的《穷人乐》,首演后便引起了轰动,在晋察冀边区第二节群英大会上连续上演了4天。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决定将《穷人乐》剧本编入文艺类刊第一册,由报社出版,并要求各文艺团体就《穷人乐》的上演做出反思与文艺发展的规划,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努力发展群众文艺运动。《晋察冀日报》社论《沿着<穷人乐>的方向发展群众文艺运动》中指出:“《穷人乐》一剧,真实的反应了高街村群众从苦难到快乐的翻身过程,看过这个戏的人们都说,它是边区劳动人民光荣斗争史的真实反映,认为是我们执行毛主席所指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新成就,特别是我们从《穷人乐》中找到了一个发展群众文艺运动的新方向和新方法。”[2]
四、结语
《穷人乐》在广大群众的集体智慧中诞生,讲述了农民自己从“穷人苦”到“穷人乐”的斗争史。群众不仅是艺术的欣赏者,又是艺术的创作者和表演者,整个戏剧更具有真实性和鲜活性。《穷人乐》为戏剧运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成为了抗日戰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的一面戏剧标杆,很好地为边区解决了剧本荒的问题。它为抗日戏剧创作开发了新思路,集结了群众的劳动成果,实属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部美作。
参考文献
[1]高街剧团演出《穷人乐》[M].晋察冀日报,194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