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悠
[摘 要] 对中职生来说,良好的核心素养是他们获得更好就业机会的基石,然而从当前中职生核心素养表现状况来看,仍处于不理想状态,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也影响了他们的个人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之重。就《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可行性进行探索,探索培养中职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 职业生涯规划;核心;素养;中职生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198-02
一、培养中职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
(二)强化中职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中职学生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1.中职生核心素养的含义
笔者认为,中职生的核心素养必須与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吻合,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细化,特别要重点强调理想信念教育、读书学习、具有较好的专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等,为今后的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2.培养中职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1)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是培养健康发展“人”的需要。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人的发展极为重要,其重要性具体表现为:首先,核心素养在个人生存与发展方面起重要作用,当前国民素质不断提高,人与人间的沟通合作都要求建立在有共同语言和相似的文化背景基础上,若价值取向、思维逻辑不同,则难以融入社会。其次,个人成就的实现依赖于个人核心素养的提高。以当前企业对人员的招聘为例,企业考查的重点不只局限于个人专业知识水平上,更注重对个人核心素养的考查。核心素养培养过程实质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过程。
(2)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发展迅速,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中职生由于人生阅历浅,所受影响明显,如果中职生的价值观错位,步入社会后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如社会到处充斥损人利己的氛围,这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这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中职生核心素养现状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职业教育的体会,当前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现状是喜忧参半,下面是笔者从教学校学生核心素养现状。
学生的专业能力强,得到用人企业的肯定。我校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劳动者,其中不乏很多优秀的、合格的学生,拿我校房地产营销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就读该专业的学生就业率高,他们可到校企合作企业,如合富置业、中原地产、世联地产、中地行等企业工作,这些企业对我校房地产营销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评价是学生的专业能力强,在工作中展示出良好的职业礼仪、职业道德,解决问题能从多角度考虑,有创新意识,能较好地适应工作,工作业绩令人满意。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文化基础较弱
中职生入学时,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较弱,加上入学后,学生关注的学习重点更多集中在专业技能学习,导致文化基础课被忽略,中职生对于传统文化了解甚少,数学运算能力弱。同时,部分中职生语文知识功底薄弱,听说读写能力差,导致工作总结、思想汇报中错误连篇,影响他们日后的发展。
(二)没有人生目标,自我约束能力差
中职生核心素养也体现在人生观与价值观层面,大多数中职生对自身定位往往从失败者的角度出发,有较强的自卑感,承挫能力较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会丧失斗志、心灰意冷,最后“破罐子破摔”。长此以往,在个人理想、目标上都极为模糊。
以上这些现状,对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全面发展、具有高尚品格的职业人造成冲击。
三、培养中职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笔者学校在核心素养的框架下,结合学生实际、专业特点,确立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社会尊重的人”的办学愿景,从人与环境、人与课程、人与职业三个维度提出了学生的“六有”素质,即要求学生做到手中有艺、腹中有墨、肩上有担、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脸上有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笔者是一线教师,立足于本职工作,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下面着重谈谈笔者的一些探索。
(一)把中职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标进行有机结合
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观,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的课程,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二)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1.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渗透人生目标、人生理想教育
目前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是“00后”,对他们进行太多的理想前途教育他们会反感,于是笔者立足于《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渗透人生目标、人生理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入读中职学校学习的第一门德育课程,笔者结合《职业理想的作用》教学内容,上课呈现如下内容:
(1)老盛的10年职业历程:到某中职学校学习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小公司职员—小公司项目经理—大公司职员—大公司项目经理—大公司部门经理—小公司技术总监。
(2)老张的10年职业历程:到某中职学校学习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后勤—销售—行政—人事—销售—小生意。
让学生说他们的感受,然后教师抛出问题:谁的职业规划成功?为什么?最后教师要告诉学生:老盛成功的原因是他有明確的职业目标、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目标追求,这种向往和追求不仅是个人努力的具体方向,而且是具体的职业岗位,职业理想的确定就等于为自己确立了人生最主要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人生的总体定位,中职生应充分认识社会大环境,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按照职业理想的指引来规划自己的人生。
2.捕捉契机,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养成中职生的行为规范
新生入学进行军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军训活动,中职生的站姿、坐姿及日常的行为都得到了适当的矫正,为了让学生能坚持,笔者抓住这一契机第一次上课就讲授了《做好就业准备》教学内容,让学生从理论上明白优雅的言行举止是一个人顺利就业、立足社会的亮丽名片,要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职生。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按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学习,分组时兼顾学习基础和男女生比例,小组成员自定。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分组设问、分组讨论、分组作答、分组或个人加减分的新的教学方法,把原来以讲授为主的教学转变成以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将以前教师管学生的方式转变为学生自我管理,有效地改变了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的不良习惯。这种小组学习合作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同学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同学的学习负责,也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2.迁移教学的时间、空间,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修养。让学生去接触企业,参观与他们专业对口的企业,然后讲感受、写体会,让学生在企业环境中学习锻炼,使学生获取真实的企业文化和思想道德,加深学生对人生、理想、职业、社会等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加贴近职业、贴近社会。如学习电梯安装与维修的学生,可安排到校企合作的企业(如日立、通力)进行学习、观摩,感受公司对职工的要求;观察电梯维修工人、电梯维保人员实际的工作程序,思考他们除了穿工作服外为什么还要戴安全帽、手套,在实践中训练学生的职业修养。
(四)完善评价学生机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评价主要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需求和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建立起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体系。在培养中职生核心素养过程中,评价学生机制的建立必须遵循上述评价标准,同时教师也要创新评价形式,一般来讲,要鼓励学生每天对自身的行为做出评价,积极实行“三省吾身”。同时学生之间自主评价以及教师的评价都是比较理想的评价形式,所呈现的效果十分显著。教师可将学生在社团以及各类文艺表演中的成绩纳入学生的核心素养考核,可以使评价机制更加全面。如,学校艺术节、技能节、卡拉OK大赛、嘉年华活动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这些活动,教师在考核评价学生时纳入此项内容,不参加者考核不能评为优秀。教师还要对评价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出改正,为核心素养目标调整提供依据。
总之,作为一名中职德育教师,应该深入研究当今中职生的就业前景,不断结合当今社会对中职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德育教学中寻找与核心素养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崇高的职业情感、职业素养,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进而为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吉文林,金爱国.中职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有效性探索[J].江苏教育,2014(8).
[2]蔡卫斌.信息时代下中职创新教育,助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J].电子测试,2016(17):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