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新教育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模块和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教育已经逐渐渗透教学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学科中,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小學音乐教学中实行创新教育,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小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实现音乐教学目标,同时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的新的挑战进行分析,根据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对策和实施措施。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一、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的新的挑战
(一)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对音乐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新课程改革在一些主要科目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很多学校和教师对小学音乐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小学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升入初中的压力,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对音乐教学的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学校将大多数的教学时间安排为升学考试科目,并没有设置专门的音乐课程,而是将下午的活动课作为音乐课。有的学校设置了音乐课程,但仅仅是流于形式,很多其他学科的教师一直在占用音乐课[1]。
(二)教师缺乏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首先,由于很多小学学校的音乐教学并不受重视,很多音乐教师无法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久而久之,教师从心理上也就懈怠了,无法实现自身价值,带着情绪化去授课,教学质量难免会受到影响。其次,音乐教师不同于其他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师,需求量不大,导致音乐专业教师数量非常少。最后,有的教师没有意识到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是传授学生几首普通的曲目,教学模式没有创新,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创新发展的解决对策和实施措施
(一)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小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并且为社会的发展和工作学习效率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的阶段,也正是由于这份好奇,使得小学生难以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一节课40分钟,对小学生而言,可能在前10分钟能够专心致志听教师的讲解,但是10分钟之后学生的思路则会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打断,在20分钟-30分钟以后,学生的注意力基本就无法集中在课堂教学中,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偏低,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引进多媒体技术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小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充满好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视觉冲击。在设计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课件时,教师应当尽量选择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将生活融入教学,例如使用一些较为流行的动画人物形象、歌曲等,动态化的教学课件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以新的动态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课堂中[2]。
(二)开展多元化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
小学阶段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教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欲和求知欲都是很高的,教师应当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不再局限于对音乐的鉴赏,更加重要的是要将音乐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学会演绎音乐,通过开展多元化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从而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
(三)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首先自身要具备创新能力,才能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创新教学。从教师个人角度而言,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及意义,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对创新教学的落实要从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优化上入手;从小学学校的角度而言,学校应当重视教师的创新能力,通过创新比赛的方式激发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在繁忙的教学活动中抽出一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开拓自身思维,创新教学方法,与时俱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多元化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施一紫.创新教学,唱响未来——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7).
[2]刘存.浅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J].才智,2015(16).
作者简介:王小红(1972—),女,汉,安徽省安庆市,音乐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