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教学工作坊的构建及策略

2018-05-14 08:59吕军辉
北方音乐 2018年4期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工作坊创新能力

【摘 要】教学工作坊模式,是集“课程教学”与“作坊训练”为一体的“双轨制”教学体系,可以对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理论思维、创新思维、动手能力等诸多专业素养的培育发挥积极作用。从教学工作坊的团队构建、教学内容的设定、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应用等方面,探讨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坊的构建程式及实施策略。

【关键词】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坊;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本科教育以培养“通才”为基本目标,人才培养体系较注重专业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广博性,使学生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研究生教育则更为关注知识的专业性与前沿性,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培养,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不确定性内容、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作为研究对象,藉以提升研究生的深度思维能力和批判意识。研究生教育阶段也非常注重跨学科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多维视角,有利于专业研究新成果的产生。

近年来,笔者通过对国内作曲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调研中发现,不少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甚至是沿袭本科作曲教学模式的现象,培养出的人才出现技能单一、动手能力差、创造性思维欠缺等问题,导致学生对社会工作的适应力较差,无法与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相适应。与本科生相比,硕士研究生的自主意识更强,导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明确个性化教学方式与自主化学习方式的重要性,通过不断探索,积极寻求适应时代发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识到教学工作坊所具有的灵活性、互动性、开放性、整合性等诸多优点,是作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值得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就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做法与体会做以总结,供同行探讨和参考,不足及错误之处亦请大家批评与指正。

一、教学工作坊的内涵解读

“工作坊”这一概念起源于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双轨制”教学体系,即“课程教学”与“作坊训练”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工作坊方式早期出现在教育学及心理学领域,后来逐步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就艺术领域而言,教学工作坊方式既可以指一种以具体项目为带动,由师生组成的团队共同参与,从构思、设计、创作、制作实现一体化进程的“艺术工作室”,也可以指有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的具有实验性质的课程。教学工作坊具有实验性、开放性的特征,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式与功能的统一”的教育理念,教师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通与交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及能力的培养。

作曲专业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在教与学中,两个方面必须相辅相成,平衡发展。将教学工作坊教学方式引入到作曲教学中,可以使单一的理论学习和枯燥的书本式说教,变为可以课堂实验和操作的“作坊”,通过工作坊,让学生更多参与音乐创作的整体性“工艺流程”,在实践中消化理论知识,达到学以致用、学以致创的教学目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教学工作坊主张的是团队精神和集体工作的方式,强化了工作的协调性和整体性概念,对于作曲家的职业训练来说,这些都是需要加以练习的重要环节。对于目前主流的作曲教学方式,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四大件”加“一对一”的课程体系,旨在解决“作曲技术”问题,而不是“音乐创作”问题[1]。教学工作坊的引入,能够实现单一技术训练向综合素质训练的转换,使原本条块分割的知识得到有效整合。

二、作曲专业硕士培养中教学工作坊的构建程式及实施策略

(一)教学工作坊的团队构建

教学工作坊带有集体工作的性质,一般而言,主讲教师和若干名学生,即可构成工作团队。从研究内容的多样性以及达成课程目标的种种需求考虑,团队的构建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用什么样的人,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是团队构建的核心原则。在作曲教学实践中,笔者曾试验过以下几种团队的构建模式,来讲授和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同年级作曲团队、跨年级作曲团队、硕士生+本科生作曲团队、跨年级跨专业团队,等等。

具體而言,在研究一些普遍、共性的知识时,团队成员的覆盖面可以广泛一些,采用跨年级的团队构建模式,可以使知识的受益面最大化。涉及到一些跨专业的教学内容时,还可以邀请不同专业的教师共同主讲、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形成多学科交融与互动的研究模式。实践证明,教学工作坊中跨学科、跨专业知识的相互交流,使学生获取了更大的信息量,开拓了眼界、增强了综合素质,甚至可能在交流与碰撞中形成知识的耦合联动,对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大有裨益。

例如在以影视配乐为主题的教学工作坊中,笔者曾经尝试邀请本校影视与传媒学院视频制作方面的师生加入工作坊,共同探讨影视配乐这一课题,通过实践环节,工作坊成员协同完成工作,合作过程中加深了对彼此专业特性的深入了解,相互启发,共同受益。

(二)教学内容的设定

教学工作坊具有集“课程教学”与“作坊训练”为一体的特征,具有传统授课方式不可替代的功能及作用,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定方面,要充分考虑工作坊的特殊性,设计出符合工作坊性质、实现工作坊效用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从中学到过硬的本领。

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外,动手能力更是学生业务水平的直接体现,导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实际创作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工作坊,学生摆脱了纸上谈兵的处境,在大量的实战演练中,熟练掌握了创作技能,提高了专业素养。结合作曲专业的特点,以及社会对作曲人才的能力要求,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适合在教学工作坊开展并实施:技术讲解与实验、工艺流程操作及演练、应用型创作实战。

首先说说技术讲解与实验,作曲技术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说教之中,必须通过动手实践,来感知和验证。例如线性对位、多调性、复节拍、微复调等创作技法,教师除了理论讲解和谱例分析以外,可以让学生通过工作坊模式,进行写作实践,在实践中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工艺流程操作及演练,就是让学生在工作坊中,完成预定的创作目标。此种创作不同于课后作业,经由工作坊特定的环境中,团队成员共同制定创作方案、探讨创作细节,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师生不断的讨论,从而完成大家都认可的作品。工艺流程操作及演练,目的是让学生在集体智慧中,熟悉某个创作课题的工艺流程,并能熟练操作,最终达到牢固掌握知识的程度。例如艺术歌曲写作、各类重奏、赋格曲等体裁的写作,均可以尝试采用工艺流程操作及演练的方式进行。

应用型创作实战,偏重于走音乐创作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路子,以承接社会上的音乐创作任务为契机,组建工作团队,依托教学工作坊,让学生在应用实战中掌握知识,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应用型音乐创作,不同于学院派的严肃音乐创作,指导教师在工作坊中需教会学生一些实用的创作技能,并灵活应用于实践之中。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不能一味追求技术、炫耀技术,要学会分析并理解需求方的意图,做出对方满意的作品。

(三)方法及手段

传统的授课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是一种静态特征的授课模式。教学工作坊模式中,任何团队成员均可以是讲授人,大家围绕所研究的课题,可以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呈现出动态的学习形式。教学工作坊模式时间、地点、参与者以及方式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就作曲教学而言,在工作坊中可以采用演讲法、讨论法、观摩法、调研法、问答法、实验法、展示法等等。这些方法及手段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靈活搭配,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

多媒体教学平台、计算机音乐制作系统等,已经成为现今作曲教学工作坊中必备的教学条件,指导教师和团队成员要充分学习和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快速、高效完成创作任务的工作习惯。

教学工作坊模式中不单是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亦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教师从“灌输者走向引导者,从知识生产者变成知识生产过程的管理者” [2]。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积极思考、提问以及动手操作成为一种习惯,师生间形成双向交流的良好格局。

三、结语

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坊充分体现了本专业“艺”“技”双修的特点,使学生能够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工作坊,研究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有着明显的提升。工作坊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包容性的特征,也使学生树立起了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审美眼光。跨学科、跨专业知识的引入,使学生具有了艺术的多维视角,为今后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就艺术作品的创作而言,很难用统一和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孰对孰错、孰优孰劣。在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坊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思维及创作方法,获得截然不同的创作结果,从多样性和各种可能性中学习知识,享受音乐创作的乐趣。正如英国O剧团创始人约瑟夫阿尔福德所说的“没有对错,只有各种可能性的尝试”[3]。他在自己的戏剧工作坊中,鼓励学员通过各种大胆的尝试,培养工作经验和艺术自信心。

在生机与活力、竞争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作曲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研究生导师,在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充分认识和发挥教学工作坊的作用,积极致力于研究生理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职业动手等诸多能力的发展与提升,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作曲专门人才,是一件义不容辞且意义深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潘祖君.从单一技术训练到综合素质培养[J].人民音乐,2013(05):62.

[2]黄朝立.论“生本教育”中“教师工作坊”的创建[J].教育与职业,2008(08):129.

[3]李析静.英国O剧团戏剧工作坊随记[J].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6(02):118.

作者简介:吕军辉(1972—),男,现为广西艺术学院作曲专业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猜你喜欢
硕士研究生工作坊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麻阳:相聚工作坊研修共提升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研究
高校硕士研究生对学校和导师水平能力的评价分析
我国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的现状研究
高校硕士研究生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