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萌
【摘要】声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表演艺术,需要声乐表演者具有高度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功底。不同的国家对于声乐有不同的定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作为一门艺术课程,为了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对其学习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在相关院校进行专门的开设,实现对声乐人才的高校培养。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重要意义,高校声乐教学的培养方向,声乐教学中审美教学的实施途径,望对从事相关领域的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审美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按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异,可以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每一种人声的音域大约为二个八度。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表演艺术,可以将人物的内心情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且十分考验声乐表演者的声乐技巧、歌唱心理以及舞台表演能力等,并为音乐的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针对声乐教学,相关教师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为国家音乐教育发展助力。
一、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各大音乐院校中,声乐教学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对学生声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重点培养,不断提升其声乐表演能力,并为众多的声乐爱好者提供美的享受和良好的情感体验,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人们的幸福指数。但是,高品质的音乐作品需要声乐表演者具备较高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才能充分地将作品深刻的精神内涵用声乐的方式表现出来,给予人们艺术美和精神美的体验。所以,对高效声乐专业的学生强化审美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不可或缺。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感知美学色彩能力和美学思维能力,最终以音乐审美能力体现出来,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不同音乐作品之间的音乐价值和音乐魅力,提升其声乐素养。
二、高校声乐教学的培养方向
音乐院校要逐步对声乐的培养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制定一个科学的培养目标,即欣赏旋律和伴奏美感、欣赏声乐表演、欣赏歌词美感的三重能力。在音樂作品中,优美的歌词可以为整个作品锦上添花,让音乐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和饱满,并可以直观地向观众输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境体验,让观众充分融入音乐中。但是,因为汉语言主要通过含蓄的表达方式来表现情感,这就让学生在歌词欣赏方面遇到了困难。以旋律和伴奏为载体的音乐作品是呈现作品地域特色、题材类型以及感情色彩的重要途径,是塑造音乐的关键部分。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作品更具质感;和声可以扩大音乐作品的表现力,给人更立体的音乐效果。舞台表演和声音表演是声乐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会受到表演者自身条件的影响。演唱者音色、气息和音质等先天条件都会影响声音表演的效果,舞台灯光、舞台背景、演唱者表情和气质直接影响着舞台表演的效果。所以,在音乐高校,我们要有效地保证学生在声音表演和舞台表演方面都得到足够的培养和提升,助力我国声乐事业的发展。
三、声乐教学中审美教学的实施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声乐审美感知力
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包括声乐旋律、内涵、伴奏以及声腔的品味。教师要对其培养引起高度的重视。首先,在附有歌词的声乐教学时,教师首先要针对音乐作品的歌词进行单独训练,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歌词的感知,直至能够深刻欣赏到歌词的内涵和歌词本身的美;其次,当学生在声乐演唱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渗透不同的发声方式,让学生自主地探索不同形式的声乐具有的声腔美特点,提升其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声乐审美想象力
在声乐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进行培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力,还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独特的美的认识,便于学生在不同维度深刻地认识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持续的探索和不停的练习之下,学生就会与作者实现感情上的共鸣。所以,在高校声乐专业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审美想象力。比如,近年来较为经典的《传奇》,在学生感受其音乐魅力的同时,让学生想象音乐诉说的故事,并逐步将其丰富起来,并融入自己对这首歌曲的理解,欣赏完毕之后,可以将想象的内容进行交流。
(三)培养学生的声乐审美共鸣力
当一名合格的声乐家在进行表演时,首先要求该表演者具有较高的声乐共鸣能力,即表演者与作品产生强烈且深刻的共鸣时,才能够将音乐作品深刻的内涵和美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给予观众美好的情感体验和天籁般声音的熏染,这才是最完美的演唱。所以,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要忽略声乐教学的审美共鸣力的培养,通过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歌词内涵将其不断凸显在学生的脑海中,帮助学生快速地融入音乐作品,产生良好的共鸣。
(四)培养学生的声乐审美创造力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不同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不同维度能力,比如声乐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一定的纯音乐材料,要求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感情波动,鼓励学生进行填词,积极邀请不同的学生进行表演。教师要挖掘学生积极创作的动力,对其作品进行鼓励,养成良好的自行编写的习惯,甚至可以通过填词比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五)注重对乐器的学习与实践
在声乐教学中,音乐器材也是表现音乐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要借助音乐器材丰富教学内容,将艰涩的专业课程进行多元化形式的转变,为学生的声乐课程提升新鲜度,吸引学生深化对不同乐器的了解,十分有助于声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各种乐器的深入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具备更好的区分音乐作品音色的能力。有时候一种乐器在独特的情境下代表了一种音乐的情绪,助力学生对声乐表演更好的掌握。此外,还可以给予学生曲谱,让其在没有音乐欣赏的前提下进行音乐器材的搭配,并自行进行练习和创作,在提升其声乐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对乐器的掌握程度,让其形成一个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感受声乐和乐器学习带来的美好的情感体验。
(六)提升声乐教师的专业技能
上述对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源于教师对声乐专业深刻的认识和掌握,所以,教师的专业能力十分重要。教师要秉持自我提升的观念,在不断的学习和提升中给与学生更加专业的指导。与此同时,就声乐的审美能力进行提升,将自我提升的理念与学生共享,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所以针对这个问题各个音乐院校对教师的培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给予教师提升专业能力的平台和机会,并增加适当的资金投入,进行培训力度的强化。甚至可以邀请知名专家举办讲座,给予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学习机会,为更好地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声乐审美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众多高校中,教师首先要对声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在自我提升的理念中与时俱进,给予学生良好的榜样,通过多元化且灵活的教学不断地提升学生声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自我学习和研究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其声乐艺术素养,为我国的声乐人才输出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卢忠华.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思考[J].艺术评鉴,2018.
[2]杜雪瑶.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J].黄河之声,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