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恬
【摘要】唢呐演奏中的呼吸与人们在自然状态中的呼吸具有一定的差别,是一种具有技巧性的呼吸行为,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加强训练,才可以了解唢呐演奏中的呼吸技巧。对此,文章主要对唢呐演奏中的呼吸技巧及其训练方式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唢呐演奏;呼吸技巧;训练方式;
【中图分类号】J632.14 【文献标识码】A
唢呐是一种民族乐器,在演奏中技巧相对较为复杂。唢呐乐器的哨片相对窄小,对于演奏者的呼气压力有着严格的要求,演奏者的气息以及发音控制相对较为复杂。演奏者要想提升演奏技巧,必须要加强对呼吸技巧的训练。
一、琐呐演奏呼吸技巧与形式
胸式呼吸就是在胸廓中进行呼吸运动,这也是日常中较为正常的自然学习模式。但是,在演奏较长的乐句中应用此种技巧容易导致呼吸器官的疲劳等问题的出现,容易导致演奏者脸红以及两肩抬起等问题。唢呐演奏与正常状况之下的呼吸具有一定的不同,其主要的呼吸技巧要求体如下:
(一)吸气的要求
唢呐演奏对于吸气的快速以及适量较为重视,所谓的快速就是让大量的空气在瞬间中快速的进入到演奏者的胸腔之中。而吸气的速度必须要与乐曲停顿的时间相吻合,在换气过程中要求时间短,吸气快速;在换气过程中避免其影响音符以及乐曲的节奏。要保障演奏者吸取的空气量与演奏的长短乐句要求一致。
(二)呼气的要求
呼气的过程中要避免将全部气息呼出;如果全部气息被呼出就会导致正常的气息受到影响;演奏者就会无法精准的控制气息;要呼出多余的空气,在换气的过程中要将肺部中多余的空气快速呼出,进行适量的吸气,因为唢呐哨片开口狭窄,在演奏过程中伍尔夫将吸取的空气完全排出,多余的空气长期间停留就会导致含氧量下降,对此,在换气的过程中要排出多余的气体;同时,必须要保障其吸气状态快速,在呼气的时候要尽肯能的保持胸廓呈现吸气状态,保障气流运动呈现均匀的状态。
二、琐呐演奏中呼吸的训练方式
(一)不持乐器的训练模式
首先必须要改变演奏者的呼吸习惯,在初学过程中要脱离乐器,让演奏者了解呼吸的过程,进而加强对呼吸动作的控制,可以通过吹起以及屏气的训练,可以帮助演奏者提供帮助,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仰卧练习
演奏者要充分的放松自己,要通過松弛的方式平躺,吸气,要屏住呼气,在进行呼气;在呼吸的过程中要保障呼气基于腹部的周围区域开展,保障其具有明显的动作;同时要控制胸部动作,降低动作;要控制这种动作,要基于顺序逐渐的填充到胸腔上部以及下部,要让演奏者清晰的体会呼吸运动。
2.站立练习
要基于仰卧练习为基础,进行战力练习。首先要进行缓慢的呼吸,然后逐步的加快呼吸深度,在呼吸的过程中必须要保障其具有短暂的停留与间隔,这样才可以保障练习者血液中氧气含量正常。
3.行走练习
在行动中进行呼吸训练,要保障身体自然轻松、充分的放松,自然摆动双臂,缓慢行走,然后在行走过程中进行呼吸练习。在每一步之中进行快速的深呼吸,屏住气息在行走,在八步左右缓慢的将气息在口腔中呼出,然后在进行持续练习。
(二)结合乐器进行呼气训练
1.长音练习
演奏者练习的时候要尽肯能的延长每一个音阶的时值,保持音质的饱满,要通过不同的力度练习,增加其力度变化的幅度大小,进而适应作品中的实际需求。这种练习可以提升呼吸技巧,对于演奏者的口型稳定以及音质改善有着积极的作用。
2.连音练习
此种方式就是通过音节以及练习曲的方式,提升演奏者的呼吸技巧。通过改变演奏者的音高方式,通过呼吸、口形以及手指的三者互相协调以及配合,进而提升呼吸技巧。
3.音色练习
在进行音色的练习过程中,要应用一些慢速的练习曲开展训练。在练习中演奏者可以通过完整的练习曲以及慢板乐章开展练习。在进行呼吸技巧的练习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演奏者的呼吸、口形以及手指配合的重视,通过听力检查对其进行检查,保障练习质量。
(三)结合作品进行呼吸技巧训练
吹奏唢呐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彰显音乐特征,通过呼吸训练,提升演奏者的技巧,必须要基于唢呐乐曲的中乐句结构、特点以及规律开展。而换气机巧较为重要,要综合音乐作品中的具体语句、语气以及既定的换气规则,进行训练,保障其与既定的换气规则相吻合。
在换气训练过程中,必须要基于既定知识为基础,正确了解换气的位置。在常规状况之下,换气位置主要就是在唢呐演奏乐曲中的上下句之间以及乐曲休止期之间、相对的延长音之后、在唢呐旋律节奏反复之前以及一些变换相对较为明显的力度中。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演奏者必须要基于自己的理解分析,综合音乐的知识以及经验,合理选择。
三、结束语
加强对唢呐呼吸技巧的训练,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演奏者必须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持续练习,在实践中强化技巧掌握以及应用能力,进而提升唢呐演奏的效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春成. 邵阳花鼓戏中的唢呐演奏技巧[J]. 艺海, 2017(9):52-53.
[2]朱瑞华. 浅谈唢呐演奏技术与技巧[J]. 戏剧之家, 2016(5):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