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苗
【摘要】赣南客家民歌是我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承载着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精髓。进入现当代,赣南客家民歌的传播呈现多样化趋向,其中,海外传播的意义尤为显著。本文以赣南客家民歌海外传播的意义为切入点,从增强海外传播意识、创新传播机制以及夯实传播基础等角度就海外传播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赣南;客家山歌;海外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民歌的海外传播是促进民歌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有利于民歌的传承和影响力的提高。赣南客家民歌不仅仅在音乐艺术方面有着较高水平,同时还具有明显的信息思想沟通、利益共享等多元化的意蕴。通过将赣南客家民歌进行海外传播,不仅仅能够助推我国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与此同时还可以为客家山歌的传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赣南客家民歌海外传播的价值与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赣南客家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在千百年的农耕时代里,赣南客家民歌的传承体现为口传心授的民间自然传播,它在非大众传媒条件下所用的媒介与载体是记忆与唱本。人们通过“代际传播”与“族际传播”实现这些媒介与载体的功能,并体现出该音乐形态的价值。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赣南客家民歌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也随之遭受极大冲击。一是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迁,机械化代替了传统手工劳作,植根于生产劳动中的田歌、劳动号子等丧失了生存土壤;二是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农村人口急剧下降,作为传承链中的核心-传承人正日益减少,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些严峻挑战,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努力,为赣南客家民歌的活态传承做着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将客家民歌向海外进行传播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此举拓展了赣南客家民歌传播途径,给予了客家民歌更广阔的展示平台,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客家民歌、传承客家民歌。
(二)有利于提升赣南文化在世界客家族群中的影响力
通过对海外客家人进行特征分析,得到了一个非常具有共识的结论就是,他们拥有着浓厚的乡缘情结,同时还具有极高的自我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赣南客家山歌可以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寄托,能够带给海外客家人强大的文化和精神力量,使得他们虽然在海外,但仍然思念故土,仍然对客家民歌拥有浓厚的情感,并用其寄托自己的乡愁。另外,客家人具有母语情结,而这样的特征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客家民歌上。天下客家是一家,拥有着共同的客家情,拥有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感。赣南客家民歌的海外传播,能够让这些海外客家人更加深刻而又全面地认识自家的文化与音乐,让他们能够进一步提升文化认同感,并主动投入到客家民歌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同时,还可以文化搭台,唱经济大戏。通过在世界客家族群中大力推广赣南客家民歌,以此唤起世界客家族群的宗族意识与文化自觉,逐步实现互惠互利的经济共同体,从而促进赣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有利于助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具有极大的能量,各国在国家发展和建设当中特别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这体现出的是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同时也体现出大众的文化认同感。在新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些合作交流除了体现在经济等领域之外,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只有不断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才能够为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实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赣南客家民歌作为我国文化体系当中的精髓,通过将其进行有效的海外传播,能够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助力。另外,赣南客家民歌包容性强,在文化输出和文化的海外传播过程当中,能够为“一带一路”添砖加瓦。在客家民歌的实际创作过程当中,始终秉持的是与时俱进的原则,注重在其中加入很多创新元素与理念。这样的创作和发展手法符合中外音乐文化互动交流的趋势和要求,能够让世界各个国家在文化沟通方面更加顺畅有效。
二、赣南客家民歌的海外传播策略
(一)增强海外传播意识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赣南客家民歌在向海外传播进程中,首先必须树立强烈的文化自信,充分意识到自身艺术价值的独特性。其次,明确海外传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客家民系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南迁汉族移民群体中的一类,是全球分布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个汉民族支系。2011年,据有关客属机构非正式保守统计,中国国外客属人口为1200万人左右。遍布全球的这些客家人即便在海外繁衍生息了两三百年,依然有强烈的寻根意愿,有落叶归根的宗祖意识。赣南客家民歌体现了客家人的传统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折射出客家人的审美心理和思想情感,这些特质使其能承担起维系客家族群的宗族关系,凝聚客家人的群体力量这一作用。随着海内外客家人日渐频繁与深入的交流,推进赣南客家民歌的海外传播,能加强海外客家人强烈的身份认同和情感表达。
(二)创新海外传播机制
赣南客家民歌的海外传播需要在传播机制上进行创新,打造多元化的传播平台,从而扩大赣南客家民歌的交流传播与影响范围。第一,善于利用平台。“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华人盛会之一,是海内外客属乡亲联络乡谊的重要载体,也是各国和地区客家人开展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利用好这一平台,可有效推进赣南客家民歌的海外传播。1999年,黄玉英女士应邀参加马来西亚举行的第十九届恳亲大会,并在会上作了赣南客家民歌的精彩发言;2004年11月在赣州举行了第十九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让世界各地区的客家族群对赣南客家文化与赣南客家山歌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恳亲大会中,应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多“走出去”,多“请进来”,向全球客家族群传播赣南客家民歌。此外,还可借助民俗节庆活动这一重要传播平台促进客家山歌海外传播。现今,海外客家人依然保留着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也会在这些时间举办一系列的民俗活动。为了进一步发挥其传播效果,可以充分发挥政府和民间组织的组织力和影响力,将民歌海外传播和民俗活动整合起来,进一步增强民众对赣南客家民歌与音乐文化的认识,并促进其传承发扬。第二,充分发挥客家人和艺人、文人的力量,使得他们能够在赣南客家民歌海外传播当中作出更大贡献。首先,我们应团结好漂泊海外的客家人,他们在海外迁移的过程中也为客家民歌歌的海外传播打下了坚实基础。大量的客家人即使身处海外仍然拥有着强烈的客家情,对客家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于是可以有效借助这一优势进一步发挥海外客家人的文化传播作用,顺利实现赣南客家山歌的海外传播。第三,推进全媒体传播,拓展传播渠道。信息化时代全球受众向互联网转移,报纸、杂志、广播、音像、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介已不能满足赣南客家民歌的传播,特别是海外传播的需求。因此,赣南客家民歌意欲有效实现海外传播,必须拓展传播渠道,在保留传统传播媒体的同时向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转移,借助网络平台和大量的新媒体工具,如微信、微博、Facebook、YouTube等网络平台将客家民歌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将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乃至通讯进行全面互动,让人们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认识客家文化,从而推动赣南客家民歌的海外传播。
(三)夯实海外传播基础
不管是哪一种文化,在发展进程中一定要注重与其他文化的互动对话,努力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进而优化自我文化品质,建立更加优质的自我文化。赣南客家民歌要想在海外传播中获得优势,必须夯实自身基础,做到“固守与融合”。在坚持固有风格的基础上,注重对其他音乐元素的吸收和借鉴,加大创作方面的创新力度。但是,通过对当前赣南客家民歌的创作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在创新力方面明显不足,急需进行转型和发展,而转型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加强二度创新和原创创作。二度创作主要包括曲调二度创作、唱法唱腔改进优化、歌词二度创作、演唱语言改进等,满足多元化文化人群的音乐审美需求。
同时,有关部门应建立赣南客家民歌海外傳播的长效机制,将海外传播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长效化的轨道,并为其提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保障;成立赣南客家民歌海外传播研究中心,加强民歌海外传播前沿热点问题的研究,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增强赣南客家民歌海外传播力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三、结语
现今是一个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的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变得更加显著。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背景下,赣南客家民歌海外传播必须继续坚持开拓创新的观念,强化客家情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通过增强海外传播意识、创新海外传播机制、夯实海外传播基础等策略,助力客家民歌在海外影响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大鸣.动荡中的客家族群与族群意识——粤东地区潮客村落的比较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13-20.
[2]边秀梅.“一带一路”背景下客家山歌的海外传播研究[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05):24-28.
[3]周建新.族群认同文化自觉与客家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2):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