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宛孜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世界意义上的教育大国,我们应从自己的教育现实情况出发,而不是一味地迎赶世界潮流,或与世界接轨。国外各种音乐教育理论理应学习和借鉴,但要有我们自己的哲学观立场,理论研究和建设应与我国音乐教育的实情相结合。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本体;哲学;诉求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音乐哲学视阈中的音乐本体问题
首先对音乐本体概念略作解析。“本体”是汉语复合词,《现代汉语词典》对“本”字的最初含义解释为植物的茎或根,引申为事物的根本或根源。“本体”在中国文化中的基本含义是事物的主体或自身,事物的来源或根源。哲学上的"本体"概念多见于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中提出的重要概念,指与现象对立的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现象是大脑可以意识到的客观事物表象,但世界上依然存在有大脑不可意识到的“事物本体”,即所谓“自在之物”,但辩证唯物主义却认为,只有尚未认识到的东西,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且不纠结于这些复杂的哲学“本体”概念,从中我们可以析出“本体”的三个方面的“含义”,即“本源、本身、本质”。实际上这已经构成了要讨论的“音乐本体”的概念界定。“音乐本体”是近几年来频现于音乐教育研究论文中的高频词汇,而使用“音乐本体”这一词汇,多是表达了对音乐教育的教学实践不能偏离音乐的一种观念。根据论文表达意思猜度,一般的所指是音乐自身,但也很模糊:是构成音乐的知识体系呢(如节奏、旋律、和声、乐理知识等),还是音乐的表演活动(如演唱、演奏的音乐活动),还是另有所指。本文以为,主要是我国新课程改革以来,针对音乐课程标准中“学科综合”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偏离对音乐自身教学的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对“音乐本体”的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呼吁音乐教育要以“音乐为本”的哲学观念的诉求反映。“音乐本体”应以以下为哲学诉求来考量。
(一)音乐的“本源”问题考量
本源在哲学上指事物产生的根源,音乐源于生活和情感,自音乐伴随着人类社会产生以来,音乐以艺术的形式和现象成为人类的文化现象的一种,其对生活和情感的表达成为音乐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根本理由。
(二)音乐的“本身”问题考量
本身指事物的自身,音乐的本身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音乐的形式和内容;二是构成音乐的特殊性问题。关于音乐的形式和内容,自不必多述,自律和他律的纠结,千百年来成为音乐“本身”的音乐哲学、美学的核心问题。关于构成音乐的特殊性问题,主要针对音乐艺术存在的特殊性,如以时间的流动、表演、体验、欣赏为呈现样态等。
(三)音乐的“本质”问题考量
本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上文音乐哲学视域中,音乐的美和审美属性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哲学中音乐的本质问题。由此,音乐教育中的对音乐本体的考量不可脱离音乐的审美本质属性。
二、音乐哲学视阈中的音乐教育问题
首先,音乐不是音乐教育,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把音乐的问题作为音乐教育的问题来对待,音乐教育是一种教育活动,二者密切联系但却完全不同。其次,音乐教育是一个“场”,处在“场内”的音乐和处在“场外”的音乐是有区别的。“场外”的音乐仅仅是“音乐”,仅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现象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它不构成“教育”的任何组成,不担负“教育”的任何职责,尽管生活中的音乐会对人们产生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但仅能说明音乐具有教育的功能。然而,音乐进入音乐教育的“场内”,则完全不同了,它尽情地发挥着教育的职能,成为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对于音乐教育来说,音乐处在“场内”,则应遵守“场”之规则,更多地应从教育的角度认识和定位音乐。再次,音乐教育也是一个“局”,处在“局内”之人对待音乐是一种主动的教育行为,是“亲密接触”音乐的活动,要体现对音乐的深度“认识”,深度“体验”,深度“审美”。处在“局外”之人,对音乐的“接触”,甚至也是“亲密接触”,“局外人”也或能达到对音乐的深度“认识”、深度“体验”和深度“审美”,但却没有“局内人”的教育主动性追求。
三、结语
反思音乐教育对音乐本体的哲学诉求,实际上上述认识也并不全面,每一种哲学范式和思潮都有其特定的思想诉求,所反映出的哲学观也并非简单的“文化”“审美”或“实践”等字眼所能涵盖,但这也恰恰说明了音乐教育对音乐本体的重视和追求。对于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音乐本体的诉求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参考文献
[1]杨立岗.音乐教學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