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玲
【摘要】本文从通感着手,重点论述在《歌曲写作》教学中,如何通过多种手段分别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五种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写作灵感。经测试发现,学生运用通感后写作的旋律能更贴切地表现相应的主题意境和形象。
【关键词】通感;旋律写作;感官;刺激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何为通感?钱钟书在《通感》一文中指出“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可以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即感官之间的相互刺激反应是相通的,可由一种感觉产生另一种或多种感觉。生活与感觉息息相关,当人们产生某种感觉的同时会调动身体上的其他感官感受事物,从而产生通感。通感的运用范围广泛,在诸多课程教学里亦可运用。
笔者经过几年教学经验得出,认为在《歌曲写作》课程中运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练习法等教学手段,学生基本能掌握音乐素材的发展手法,但按情绪要求或表现特定形象写作旋律时,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因此,为让学生在掌握好音乐材料常见的发展手法基础上,按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写作合适的旋律,笔者在该课程教学中尝试运用通感,分别通过五种感官刺激,根据学生自身知识、欣赏水平产生感官互通,将感觉世界中产生的主观想像用旋律表现的尽量真实化。
本测试在课堂中进行,感官刺激的前提是学生已了解什么是通感,并已举例说明怎么将想像中的画面、声音等尽可能用音乐表现出来。为避免感官刺激间相互产生干扰,每次课选用两种不同的内容进行一种感官刺激,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
一、视觉刺激
音乐中的感官联系最多的莫过于视觉与听觉之间的转换。视觉作为一种高级审美感官,在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审美能力较强的人,当感官受外界信息刺激时能产生特殊的联想,将这种联想与音乐创作相结合,在音乐历史中留下众多优秀的作品。
如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这部组曲是穆索尔斯基从他亡友的纪念画展上看到的十幅绘画作品为素材而创作的。当时他看完画展后写信给朋友说到:“这些绘画中的生动内涵,就像烤鸽子一样鲜美,使我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想一下子尝尽这些绘画的美味。创作灵感的丰富,让我几乎来不及将它写在五线谱上。”体现了穆索尔斯基将静止的绘画作品与各感官相通产生联想带来不断涌现的灵感,用生动、形象、鲜明的音乐语言将绘画中的内容视觉化,让我们在听觉里“看”到绘画作品,在视觉里“听”到音乐故事。
本次测试的视觉刺激中,笔者选择图片和文字。具体操作如下:
根据所给图片和文字进行联想,任何感官之间的联通均可,并完成以下要求:
(一)写下观后的情绪感受,如咆哮、大气磅礴、哀伤等,并用文字简洁描述与感官相通产生的画面、味道、声音或其他的感觉等等。
(二)在产生的各种感觉中,用合适的速度、节奏、音高写作不少于一个乐句的旋律主题。
(三)文字刺激中,如将文字作为歌词,写作旋律将歌词加进去。如不作为歌词,写作旋律即可。
图片刺激:一张黄河奔腾的图片。
文字刺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二、听觉刺激
音乐属于一种听觉艺术,根据欣赏者对音乐理解程度的高低,有些人只听到音高本身,有些人听到音乐的内在,感受音乐带来的各种感觉,产生诸如像吃了蜜、能看见不同的颜色、感到悲伤等等与其他感官互为联通的特殊想象力。
孔子在音乐上具有较高造诣。《论语·述而》中记载孔子听完《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并在《八佾》中评价“《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子不仅会欣赏音乐,而且将欣赏音乐上升至价值观,借听音乐“展现他的音乐精神和政治理想。”因此,音乐创作不仅是情感的抒发,更应该与精神层面相联系,创作出更多与听众产生共鸣的好音乐。这需要我们日积月累的写作经验,用听觉去感受生活、感受自然,将内心听觉与创作相结合,用音乐表现喜怒哀乐与大自然的声音。
本次测试中听觉刺激选用两段与自然界有关的声音,写作要求与
视觉刺激前两点一致。
第一段声音:瓢泼大雨后屋檐上滴落的雨滴声。
第二段声音:风吹树叶形成的飒飒声。
三、味觉刺激
音乐不仅仅用于视觉、听觉感受,音乐与味觉的关系也不容忽视。将味觉参与到音乐表演和创作中来,表现音乐的色彩都会变得更丰富、细腻些。我国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就认为味觉对音乐表演非常重要,他说过:“味觉、嗅觉时常会促进视觉和听觉。”因此,他经常带学生去品尝不同风味的美食,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美食间味道的差异性,用味觉丰富音色的想象力以用于相应的音乐表演中。
作曲家辛沪光热爱蒙古音乐,长期体验蒙古人的生活而创作了交响乐《嘎达梅林》。后来其子三宝重新创作同名乐曲时,辛沪光就强调马头琴润色部分一定要加点奶豆腐的味道,认为这样才能体现抒情悠远、美中带着苍凉的草原味道。徐沛东创作的《辣妹子》,简洁的歌词与民族特色的旋律相结合,让听众深深感受到了火辣辣的辣椒味等众多作品的创作都有味觉感知的参与。
本课程将味觉与旋律写作相联系,努力尝试让学生通过味觉带来其他的感官刺激或是刺激其他感官产生味觉的联通。课堂中笔者准备不同味道的食物,让学生真切地感受酸、甜、苦、辣、咸带来的味觉刺激。本次测试中选用酸味和甜味刺激味觉,写作要求与听觉刺激一致。
第一次品尝:带甜味的水果糖(多種水果味道)。
第二次品尝:带酸味的新鲜柠檬片。
四、嗅觉刺激
嗅觉与音乐的关系不如视觉、听觉直接。《聊斋志异》中讲到一个盲人通过闻烧书后的灰的味道来判断文章的好与坏,这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当然,音乐的好与不好也不能通过嗅乐谱来判断。笔者认为音乐中的嗅觉可通过两种表现出来,一种是其它感官产生嗅觉,即通过欣赏者对音乐感知的敏锐性而产生的。如德彪西的钢琴前奏曲中的第四首《飘荡在晚风中的声音与香味》,朦胧的音乐色彩让欣赏者有种置身花海闻到了花香的感觉,形成听觉到视觉、嗅觉的联通。一种是“闻”音乐,即实实在在的闻东西,通过闻不同味道的东西产生不同的情景画面,运用内心听觉感知其中的情绪、节奏、音高等。
本次刺激中选择常见的两样东西进行嗅觉体验。每次东西发放之前要求学生闭眼,既避免视觉干扰又能全身心的感受“闻香识音乐”。写作要求与其他刺激一致。
第一次:闻花,随机给每位学生一枝花,包括玫瑰、百合、桂花、栀子花。
第二次:闻树,随机给每位学生一样与树有关的物品,包括书、纸、铅笔、木头、檀香。
五、触觉刺激
欣赏或表演音乐的前提必须是通过触摸乐器来完成,即吹、拉、唱、敲、弹奏乐器获得不同的音乐类型。因此,认为音乐与触觉的联系无处不在是不无道理的。有些人通过演奏优美的音乐获得情感和身心享受。有些人则打破常規,追求不一样的音乐表现方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先锋派作曲家约翰·凯奇创作的无声音乐《433》,整首作品除了开关琴盖声,并未产生其他声音。这首作品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提出的“大音希声”不谋而合,体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高深境界。这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审美、欣赏水平,运用丰富的情感、对人生的感悟,静静地用自身的内心听觉感受无声音乐中的有声。这也说明需要某种情感刺激触觉从而形成一系列感官反应,产生触觉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的相互连通。
为让学生感受无声中的有声,笔者尝试通过以下两种方式:通过让学生实体触摸不同质地的东西,如软的、硬的、湿的、冰的、热的等引起触觉感知,进而产生一系列的感官反应;让学生尝试通过触摸东西产生声音,如搅动水声、敲木棍声等结合听觉联通其他感官,用旋律表现通过触觉感知产生的画面、声音。
本次测试分两次触摸不同质地的物品,每次随机给学生发放一份,告知学生可随意触碰物品。写作要求与其他感官刺激一致。
第一次触摸:水,包括冷水、温水、冰水、五十度左右的热水,盛水容器有陶瓷和塑料的碗、杯子、瓶子。
第二次触摸:固体物品,包括一把沙子、一把小鹅卵石、一把木屑、一把小铁块、一串钥匙。
六、小结
以上尝试用不同实物刺激学生的五种感官与音乐写作相结合,让音乐写作与自然、生活更贴近,力求让学生写作的旋律能更贴切地描述通感中表达的情绪、声音、情景画面等,增强学生对音乐写作的敏锐性。同时,学生根据不同实物刺激联想而写出的旋律片段表现的情绪也更饱满、更符合情境。
参考文献
[1]钱钟书.七缀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4.
[2]崔光宇.名曲的诞生[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
[3]屈行甫.论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审美本质[J].人民音乐,2016.
[4]施咏.音乐中的“味道”[J].中国音乐教育,2010.
[5]一鸣.辛沪光与《嘎达梅林》的一生情缘[N].音乐生活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