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间歌舞不仅继承了原始乐舞中“史、诗、歌、舞”混融一体的文化艺术传统,也保留了部分“经史” 因素所特有的教育和知识性功能。居住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迭部藏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并流传了很多传统的民间歌舞,其中尕巴舞就是迭部特有的歌舞形式,至今任保留着原始歌舞的特征。本文从迭部尕巴舞的渊源及表演形式来阐述其特征。
【关键词】藏族歌舞音乐;尕巴舞;表演形式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尕巴歌舞的渊源
尕巴舞意为“欢乐的人们”流行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旺藏、尼傲、卡坝乡一带,该地区藏族人的很多文化特征都有别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其它地区的藏族文化。从地理位置上看,该区藏族地处甘青的交界处,与草原牧地的藏族居民有别。在语言上,当地藏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但有别于甘南州境外的其他安多藏语。
二、尕巴舞的表演形式及特征
尕巴表演包括尕巴舞、夏琼、走婚、阵子舞、模仿动物表演、尕姆等。音乐曲调多数采用当地民歌小调,歌曲与舞曲相交替出现,歌时不舞、舞时不歌的舞蹈中,也有边歌边舞。歌曲有独唱、重唱和一人唱众人和等,歌词内容多数为爱情题材,表演者口头即兴填词,有固定曲调,也有表演者改编的曲调,以载歌载舞、歌舞结合。
(一)尕巴歌舞
尕巴歌舞是在农历十月十一到农历十一月五日(卡坝乡)农历十月十七日到农历十月二十六日(旺藏乡)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到农歷二十二日(尼傲乡)供食节期间表演的歌舞,表演时间段会分成各队三天进行表演。供食节藏语里称“道”,是该三个地方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意为丰收节。尕巴歌舞是该节日中最富有特色的歌舞形式,整个尕巴的表演因尕巴歌舞而得名,尕巴歌舞是尕巴表演中演出最多的歌舞,其主要歌颂大自然、爱情、赞美生活等。其曲调较自由,通常有固定的曲调,也可以由表演者即兴创作,伴奏乐器只有牛皮鼓和钹,节奏简单明了,节拍通常有2/4、4/4、3/4拍,强拍在第二个音上,没有遵循常规强弱的特点,这也形成了藏族歌舞音乐的一大特色。
(二)模仿动物表演
模仿狗熊、野猪、梅花鹿等动物,由一男性青年表演,戴动物标本头,身穿翻毛皮袄,在院子里表演人类驯化狗熊且耕地的场景,还有两个青年男性上身穿短袖式的藏衣,下身穿裤子且将裤腿挽起,脸上涂有黑色或白色的颜料,在室内堂屋中间的柱子上作爬树动作或是在地面还要表演跳跃、翻滚、喝水等动作,还挑逗观众。表演具有一定的情节故事,除了模仿动物生活习性,通过这种方式启示人们,人类繁衍是一种自然规律和本能,也启示人们动物与人类要和谐相处。这种表演也是一种原始的文化传播与启蒙教育。模仿动物表演的音乐急促且欢快,根据情节音乐也有一定的变化,伴奏乐器只有鼓和钹,节拍为4/4拍。先强后弱的规律,完整且又统一了整个表演。
(三)阵子舞
当供食节接近尾声的时候,还有一场重要的活动,就是阵子舞。全体表演者身着民族服饰,表演角色有军师、将领、士兵,手持兵器如猎枪、腰刀、长矛、棍棒等,头领头戴面具或脸上抹黑,还有锣鼓的打击乐器。先集中在乡间的小路上或空地上点兵听令,命令一下进行挨家挨户表演, 这样从村头第一家演到最后一家,然后选一家晒麦场,这支演戏的队伍分成两部分,进行一场模拟战争。
(四)尕姆
作为尕巴专门的曲调,尕姆又称“尕勒”,尕姆在尕巴表演期间演唱,其余节庆场合禁唱。一般尕巴歌舞表演的时候都是按一队一队(在卡坝按队分为赛古、西巴卡、勒本、阿日、尼木古族、尼巴、吾卧个)在规定的三天时间轮流进行表演,当尕姆表演时,表演者都是全村的男性,当在其中一个队里表演时,观众们会问:“供佛的有阿尼赖吾,还魂的有阿尼阿青,驱鬼的有阿尼俄巴,你尕巴为何事而来?”舞者回答:“你们这里有道节,我们是来看这个的,还魂的没还好,魔鬼都在大街小巷,我们是来处理这个的。”观众又问:“你们从遥远的海拔很低的地方来时想些什么?你们从遥远的海拔高处来时想些什么?”舞者回答:“从海拔低处来时想跳尕巴的老人跳九转,从海拔高处来时想跳尕巴的年轻人跳苏都”。伴奏乐器都是锣和牛皮鼓,其节奏简单易懂,强弱有鲜明的对比,旋律细腻且铿锵有力,严谨又自由的歌词,体现出了人们对祥和及和谐生活环境,对自然、佛祖、生命轮回既敬畏又享受的情感。
参考文献
[1]高慧芳.迭部藏族地区的传统节日“道”及其节日舞蹈的艺术审美特征[J].西藏大学学报,2009(09).
作者简介:秦文浩(1973—),男,甘肃兰州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民族音乐舞蹈研究室教师,研究方向:声乐,硕士研究生,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