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亚
摘 要:仓储实训课作为中职物流专业实训课中一块重要部分,如何上好实训课是各专业教师长久以来探讨的问题,文章在“电子拣货包装”为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融入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整个教学设计,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教学反思。由此,为如何以项目导向来提升中职实训课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项目导向;自主学习;电子拣货
一、问题的提出
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其基本任务是向社会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合格劳动者。过去那种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的“重结果轻过程”、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已不能适应中职教学需求,因此“项目导向数学法”应运而生。
二、项目导向教学方法的特点
“项目导向教学法”就是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以实际的项目贯穿整个课程教学,是师生通过实施一个或几个完整的“项目”,使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提高技能水平的教学方法。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
(一)必不可少的课前准备
在项目导向法中,学生是项目实践的主体,教师应做好引领工作。以“电子拣货包装”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前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借助网络搜索报刊阅读等了解电子拣货包装的具体操作过程及要求、各项注意点等;教师创设学习实训情境,以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发展新技能。以“电子拣货包装”为例,教师在实训课时,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拣选货物,电子拣货区,周转箱以及各种规格纸箱等的实践活动。
(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电子拣货包装”中,学生应通过以往学习的方法进行针对性操作。在作业过程中,考虑拣选货物的属性、规格、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针对不同种类的货物如何正确使用周转箱,如何根据不同货物种类分门别类的放入纸箱并正确使用装箱方法以及在纸箱包装过程中的特殊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而不是单纯地运用以往的知识将货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打包。
(三)行之有效的指导能力
在项目导向法中,教师的任务是搭建教学支架,将一个枯燥的任务分解细化成若干个容易完成的小任务,从而扶助、引领学生去学习完成。项目导向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理论涵养。
(四)真实可行的效果评价
在电子拣选包装作业中,教师先通过评价测评表等内容让学生自评与他评,得出此次实训的优点和不足,再通过教师的总结性点评。同时,教师会以任务拓展的方式,引出新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项目实践导向在“电子拣货包装”课程中的实施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项目导向法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依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课程内容、学生特点、环境条件、自身经验等将其与角色扮演法配合运用。因此,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按照要求拣选货物,对不同货物分类打包时不同的装箱打包方法,如:餐巾纸类,瓶装饮料类。
2、技能目标:学会选用正确合理的方法来完成拣选货物并包装的工作。
3、情感目标:通过项目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分析的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任务的分解
1、课堂任务展示。学校仓储实训室接到一份电子小件物品出库单,有六种货物需要拣选出库。关键问题是学生如何正确的使用周转箱到电子拣货区拣选所需物品,并根据不同种类的货物在打包时采取不同的装箱打包方法,利用电子拣货系统完成小件货物的拣选。
2、课后任务评价。在学生完成整个电子拣货包装作业后,分别进行相应的课后任务评价,主要分为学生的评价表测评、互评和教师的总结点评。它主要有四个方面:正确使用电子件货系统拣选货物,正确使用周转箱,正确的货物分类和正确的包装。每项内容都有一定的评分级别标准和分值,级别标准根据综合操作安全、操作规范,分为1~5级,危险程度和规范要求程度依次增加。
四、项目导向法“电子拣货包装”的成效
(一)取得的效果
1、学生层面:利用项目导向的“电子拣货包装”充分发挥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破了传统方式中教师手把手教,学生机械模仿的局限,而是更加充分锻炼、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寓教于乐。其次,由于电子拣货包装在物流企业中也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利用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与企业实现无缝链接,使学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犹如“学校似企业,企业亦学校”,而今后真正走上社会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2、教师层面:通过项目导向教学法,教师抛弃了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把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活泼。教师不再是独立的“演说家”,在充当“导演”的同时兼顾“老师、师傅”的双重身份。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学习,引导学生任务。同时,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涵养和严谨的实践经验,并时常更新知识体系,与时俱进。因此,这也是教学新思维。
(二)反思
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而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操作水平又各有千秋,因此在教案設计、任务开展实施时很难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同时学校实训室中设备等器材是有限的,难以保证在一堂课中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得到动手操作学习的机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马太效应”。作为教师,不能墨守成规,也应该不断的勤思考,多专研,多接触新事物,积极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充分做好阶梯式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陈永玲.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自学能力[J].贵州教育,2005,(15):28-29.
[2]郭兰.浅议项目教学法在物流人才培养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07,(7).
[3]潘文军.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