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梅
[摘 要] 参考企业晨会模式,在班级中开展晨会课,充分发挥晨会的特点,透过丰富的内容和运用灵活的形式,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 键 词] 班级晨会;中职学生;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3-0206-02
一、班级晨会的内涵
晨会,又称为班前会,现在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一种普遍的管理和营销手段。企业通常利用正式营业前的一段特定时间,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分组安排员工集合,开展出勤检查、仪容整理、教育培训、信息交流、工作指引、激励士气等活动。通过举办晨会,可以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形成特定的企业文化,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晨会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特别是服务业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日常管理中被广泛应用,甚至有些店铺在门口举行形式新颖的晨会,演变成为一种推广宣传的手法。
有感于晨会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促进作用,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晨会制度对培养学生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晨会最初是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引入校园,在校企合作项目中,按照企业的标准流程举行晨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对提高学生的素质的确能起到积极
作用。
学校一般有早读课,早读课时间比较短,课堂组织性偏弱,中职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主动学习意愿不足,难以充分利用早读,部分学生胡乱翻阅课本,实际作用不大,效果不彰。班主任可以改变早读课的组织方式,在早读课期间举行班级晨会。
班级晨会是指以班为单位,利用早读课的时间,组织全班学生举行某种形式的活动,或者就某个专题进行学习、讨论、领会,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通过长期的实施不断强化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客观来说,中职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普遍较低,跟上课程进度已经存在困难,大部分时间埋头于学习教材,对课外的知识如生活常识、政经时事、社会认知等缺乏主动认知,导致个体的综合素质偏低。对一个处于高中阶段的未成年人而言,之前所接触到的知识点限于书本,不论智商有多高,知识结构普遍存在相对狭窄的问题,对基础相对较差的中职生来说更加突出。相对于普通高中,中职学校要培养直接面对社会的学生,不仅要传授课本知识,也要培养各种业务技能,更要塑造能适应社会的人格,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为重要。而普通课堂的教学基本偏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乏理论与实际的关联,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何建立一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堂模式是每一个中职学校教师必须面对的难题,而班级晨会则是一个相对可行的尝试。
二、班级晨会的开展
对如何开展班级晨会活动,班主任可以对不同的目标建立差异化的模式。在实际操作中,通常安排全体学生轮流做晨会的主持人,每人一天,不断循环。班级晨会的主题和内容由主持人提出,依据准备好的材料进行陈述,就该议题相关情况向其他同学提问或者由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全体同学针对不同的看法进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或者形成各自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并由主持人对晨会的开展情况进行记录。
班级晨会通常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班级基本情况回顾、点评与工作安排
对前一天或前一段时间班级基本情况进行点评,主要针对学校各项量化评比工作,例如,对出勤情况、卫生情况、仪容仪表、违规行为等情况进行点评,让班主任和全体同学了解班集体的总体情况,表扬先进、鞭策落后。同时与其他班级进行比较,找出差距,针对负面情况制定改进措施。通过长期而持续的记录和对比,使每个学生都十分了解班集体和其他同学的详细情况,增强归属感、提高凝聚力,实现班级管理的良性循环,达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良好局面。而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二)学习情况反馈与重点知识预习
总结前一天或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和课堂情况,提出各科目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由全体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全体学生的交流释疑,由班主任进行讲解或者询问相关科任老师,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做到有疑难马上解决,提升学习效率。同时对课堂情况进行点评,例如,对课堂纪律、师生互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反馈,提出改进意见,提高学习效果。让班主任了解各学科的学习情况,与科任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安排,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社会热点的分享与讨论
要求全体学生每天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社交媒体等平台了解时事新闻,在晨会上就近期所发生的重大新闻和社会事件进行分享、讨论和分析,畅所欲言,发表见解,并对相关事件引起的法律和道德问题进行辩论。结合特定历史人物或事件做出回顾与分析,增加见识,提高政治觉悟、增强社会敏感度。对身边发生的故事与经历进行分享,作出正反面的解读,深入剖析,总结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避免重复犯错,增强社会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班级晨会的效果
通过长时间实施班级晨会制度,可以看到全体学生都发生了变化。
(一)综合能力与素质显著提高
由于注重知识来源的多向性,課外知识的比重增加,课外知识的累积使学生的发展更加均衡,知识面不再狭窄,学生变得“见多识广”,为日后更好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由于需要独立主持晨会,逐渐形成独立完成计划与总结的技能,锻炼了心智与胆量,增强了责任心,提高了管理能力,为日后胜任各项工作打下了基础。
(二)培养了独立和客观的思维方式
在每天反复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以辩证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看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减少了偏激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可以容纳不同的观点和行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可以做到求同存异。
(三)塑造了完整的个性和特质
通过长期的互相学习和潜移默化,每个学生都逐渐形成个人的风格,树立了正面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正确理解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处理个人之间、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时变得更加成熟,为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四、班级晨会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的独特性
无论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如何变化,课堂教学都是以追求成绩为教学目标,以考试成绩为结果的评价标准。而班级晨会与普通课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不以单纯追求学习成绩为目标,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定教学成果的标准,而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性、完整性,塑造一个具备独立自主能力的个体为主要目标。
(二)教学形式的灵活性
班级晨会只设原则性要求,不拘泥于形式,在不偏离基本法律规定和道德要求的前提下,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各种各样的形式都可以实施。学生完全主导课堂进程,真正成为课堂和教学的主体,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而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创意,弥补了老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使学习效果得以有效提升。
(三)学习内容的多样性
虽然班级晨会也会涉及教科书的内容,但其侧重点并不在此,班级晨会更多的是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外知识是班级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事政治、社会热点无所不谈,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均有涉及。丰富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点,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课堂安排的持续性
班级晨会时间只有三十分钟,从准备素材到执行完毕的时间相对较短。实施班级晨会不会一蹴而就,以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就能达成教学目标。而是需要作长远规划,通过长时间的坚持实施,使知识、技能日积月累,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思维方式转变、调整、成型,才能达到整体素质提高的效果。对中职学校来说,需要规划三年时间的班级晨会,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才能累积到足够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取得应有的效果。
(五)成果转化的有效性
班级晨会是一个全体学生必须参与的过程,无论态度如何,是积极认真还是消极应付,每个个体都必须面对问题、分担責任,同时又可分享成果。学生都有一定的压力,需要付出努力、充分准备,才能完成既定的内容。实质的参与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变得积极主动,追求更好的表现,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