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困境和策略

2018-05-14 13:52孙达常静林莉莉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8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实训岗位

孙达 常静 林莉莉

[摘 要] 专业群建设是提升专业内涵、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影响和推动下,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群建设也拉开了序幕,但建设中面临较多的困难。就目前中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中面临的困境提出解决对策,促进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群建设的发展。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3-0002-02

2006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在国家示范高职校中建设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但专业群建设在中等职业学校尚未开展。江苏省教育厅启动“十三五”期间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工作,按照“突出优势、聚焦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专业群建设,变革传统的专业建设模式和课程体系,突破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资金短缺、资源分散、产学合作不够密切、就业质量不高等发展瓶颈。经过两年多全面细致的调研,对江苏省内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群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一、中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意义

对职业教育而言,“专业群”是指围绕某一技术领域或服务领域,依据自身独特的办学优势与服务面向,以学校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按行业基础、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充分融合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而形成的专业集合,并代表着职业学校的专业发展方向和重点[1]。

(一)专业群建设利于优化专业结构

依托产业办专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是职业学校的根本任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必须坚持优化专业布局结构的原则,不断增强中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中职院校要围绕本地区或行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与行业特色,本着同一区域院校间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差别化竞争的理念,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结构。

(二)专业群建设利于发挥品牌效应

现代化专业群建设要注重发挥品牌专业的辐射功能和影响效应,以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品牌专业或重点建设专业为核心,带动相关、相近专业的共同发展,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增强专业服务产业能力。

(三)专业群建设利于促进资源整合

现代化专业群建设要注重凸显、放大“群”效益。根据专业群建设的需要,利用专业之间的互为促进、互为带动、互补共享的关联性,对专业群所涉及专业的组织管理、师资配备、教学资源、硬件设施、校企融合等进行整合,发挥专业群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拓宽服务面向,增强社会适应性,增强中职院校办学活力。

(四)专业群建设利于形成育人特色

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面向人的发展的原则。以育人为核心,以专业群建设为纽带,以专业群相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和岗位能力为依据,优化课程体系,优化实训项目。在突出岗位必备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加强专业群通用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中职院校专业群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专业群建设重形式,轻内涵

某些中职院校在专业群建设上有名无实,对内涵建设理解不够充分。仅在某个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上稍作拓展,或者只对群内各专业内容进行机械组合,而对平台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资源共享、师资队伍共建和专业群评价等方面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违背了中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意义。

(二)专业群构建牵强,不利于专业的共同提升

通常专业群是以相同或相近学科为基础进行构建,但某些中职院校为了保持结构上的完整,群内专业设置、划分不够合理,部分学校所设专业明显滞后于行业发展,少数学校则将不相关的专业也划分进来。另外,群内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群岗位设置关联性差,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相脱节。所以,无论是专业群的构建方式,还是群内的课程设置,都有待进一步调整。

(三)专业群内师资专业技能较局限,不利于师资共享

调研过程中发现,中职院校大部分教师主要从事理论教学工作,既能承担理论教学又能胜任实践指导的教师短缺。少数拥有“双师”资质的教师,知识结构较狭窄,专业技能较局限,难以完成专业群内跨岗位、跨专业的教学,不利于群内教师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四)专业群内教学资源共享利用率低,不利于学生技能迁移

通过调研发现,尽管许多中职院校为了实现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在共享型教学平台的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教师出于对自身作品的保护思想,普遍将上传的资源设置为不公开或部分可见,或者仅提供部分章节的教学资源,导致学生很難在教学平台上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

三、中职院校专业群发展对策

(一)合理构建专业群,促进群内专业均衡发展

通过对相关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群集优势,从而促进群内各专业的共同提升是构建专业群的目的之一。专业群的构建方式并不是牵强、单一的,而是灵活、多样的,中职院校可以结合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办学特色,选择合适的途径进行建构,如[2-4],(1)围绕区域产业链,设置相关专业:群内各专业尽可能与区域产业保持一致,从而满足某个产业链对人才的需要;(2)以职业岗位群为基础构建专业群:通过对各个岗位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分析,设置能与岗位完成顺利对接的专业;(3)利用优势教学资源构建专业群:借助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优质资源,开发、拓展相关专业,构建专业群。

(二)优化师资结构,建立强技多能教学团队

师资整合是中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打造一个精良的教学团队有利于提高专业群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为了摆脱目前中职院校“双师”教师数量不足、理念不新、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困境,应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群教学团队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学团队[5]:(1)其规模大、层次多:以专业群带头人为核心,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中坚,以专、兼职教师为基础;(2)任务目标多元化:培养目标并不拘泥于某个方向或者某个专业,而是培养具有一定职业迁移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3)能力结构多重化,专业群教学团队无论从整体还是从个人出发,都应拥有过硬的教学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實践指导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多能”特征。

(三)共享实训资源,加快开放实训基地建设

对中职院校而言,开展实训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渠道和途径,而专业群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实践资源的开发整合。中职院校应按照专业群的理念,依托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多方力量,建立装备新、通用性强、利用率高的多功能实训基地。该基地不仅能满足群内各专业对实践教学的需求,还能为校企合作单位的入职培训、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提供一定的场所。通过引入仿真实训、生产性实训等实训项目,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实现共享,同时还能为师生营造出在学习中体验工作、于工作后继续学习的良好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中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四)寻找课程共性,加强群平台课程建设

中职院校专业群平台课程的开发是专业群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课程是依据不同行业岗位、技术领域所必需的共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拥有相似的课程体系、实训设备、师资队伍,能服务于专业群内多个专业,充分体现了“群集”优势。中职院校在建设专业群平台课程时,应以品牌专业、特色专业中的核心课程为落脚点,借助其“平台高、投入多、师资强、发展快”等优势,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带领专业群内其他专业课程的共同发展。此外,专业群平台课程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产业结构、人才需求作动态调整的,所以,在前期核心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群内各专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进行再开发[6]显得尤为重要。

相比较高等职业学院,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种类局限、招生数量少、实训基地规模和使用率低、师资队伍数量和层次均较薄弱,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专业群建设面临较大困难和挑战,但通过专业群的合理规划对中职院校专业发展,促进专业均衡发展,提高教学资源使用率和提升师生综合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对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勇武,刘毓.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现状述评[J].职教论坛,2008(11):19-22.

[2]强伟纲.对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21):30-32.

[3]顾卫杰,刘贤锋.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高职专业群构建模式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2(3):8-11.

[4]钱结海.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5):62-66.

[5]丁宗胜.高职专业群教学团队能力结构优化与建设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学院学报,2014,14(5):58-60.

[6]胡英,夏晓静,崔山风.专业群平台课程的教学改革与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2(23):116-117.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实训岗位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自治区近年将建65所标准化中职学校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