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艳
[摘 要] 中职学困生,学习意识不强,缺乏积极主动的目标追求,习惯消极被动地参与学校生活。消极心理不仅影响其学业成绩,更可能影响其未来职业生活。探究形成中职学困生消极心理的原因,从教学帮辅、教育活动、家校沟通、评价交流等四个方面对中职学困生的消极心理提出应对策略。
[关 键 词] 学困生;消极心理;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3-0134-02
中职学困生学习兴趣不浓,缺乏积极主动的目标追求,往往消极被动地参与学习和在校其他活动,这种消极情绪和态度,不仅仅给中职校教育教学管理带来很大难度,也直接影响学困生的学业成绩与毕业就业。这种消极情绪与态度,如果不采取一定的策略加以干预,极有可能影响学困生的未来发展。笔者认为中职校从业者,有必要研究分析造成中职学困生消极心理的多方面原因,采取相应的策略,积极干预中职学困生的消极心理,为中职学困生规划好职业生涯。
一、影响中职学困生的消极因素
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会发生很大变化。根据从教担任班主任十几年的教育教学总结分析,消极心理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典型的有下面几种:
(一)心理原因:自卑制约自信
职校教师眼中的大多数中职学困生表现为学习无兴趣,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作业随便抄抄,考试应付了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职学困生个体意愿不强的消极情绪与态度,早在初中或小学有之,久而久之形成自卑心理,也就失去了学习动力。
记得一位学生跟我说:“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作文写不出来,一开始,老师信心满满地指导我。但我就是不开窍,慢慢地老师和我的热情都越来越淡,这也直接影响了以后的成绩。进入初中,更是一塌糊涂,看着每一次落后的排名,心里就很自卑,不管什么活动都不敢参加。因为同学说作文都学不会,还能干啥?现在到了职校,还是要写作文,我好无奈!”这是偏科导致学生自卑的心理,制约他不敢自信地去面对其他学习。这种偏科类型的学生很多,没兴趣、听不懂、基础弱,自卑深深地制约着学生的自信。再加上中职录取分数极低,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自卑心理如同魔鬼控制着自信的生长。
(二)家庭原因:家庭教育失衡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影响最久远的教育。2000年前后出生的职校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到祖父母、父母溺爱,这种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往往只关心自己眼前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人漠不关心。现在的“00后”面临二胎时代的到来,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当感到父母爱的天平有所倾斜时,往往自卑而又脆弱,对自己的情绪难以把握与控制,家庭因素在孩子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当这些学困生集中进入中职学校,负面的消极情绪与消极态度相互影响,暴露的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部分家长面对逐渐长大的孩子在教育上束手无策,对孩子在职校的要求极低,只要在学校不犯错就行,在学习方面不做任何要求。伴随着家庭对中职学困生的学业要求的无底线降低(父母束手无策而无奈降低要求),这些学困生就会更敏感地感受到家庭关爱氛围的缺失,恶性循环影响深远。
当我们为一个个学困生存在的问题伤感与困惑时,就会发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了解其家庭结构和家庭教育理念,既能发现学困生大多都是问题家庭的孩子,也能发现幸福家庭如果教育方式方法不当,也同样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学困生跟我交流:“当我坐公交车回家的时候,我不愿意穿着校服回去,因为我爸不愿意看到,我也不想和村里的人聊我在哪里上学。”有的家长到校找孩子都不知道孩子在哪个班级,班主任是谁,学的什么专业。家庭教育的失衡深深地影响学困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学習态度是消极的。
(三)学校建设原因:内容与需求脱节
中职学校生源紧缺,入校新生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学校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跟不上,加上实训设施因体制的原因而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造成学生动手能力与岗位技能需求脱节。本以为上了职校可以学习一些实践性强的技能,但“理想本来就不丰满,现实却更加骨感”。在这样的过程中,中职学生的视野与思维更打不开,个人意愿的火苗经不起一点点风浪,随时都有可能熄灭。另外,很多新生来读职校是出于无奈,加上对自己不甚了解。当发现专业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或与自己最初的憧憬不一样,就会导致对所学专业兴趣不大,将来也不准备从事与现在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本着学了没用的心理,也就积极不起来了。这样处于消极心理被动学习状态下的学困生是不可能获得创新和创造能力的。
分层教学、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由于种种原因,在中职学校还没完全推行。教师在现有的模式下,也很难真正进入企业学习技能,专业课枯燥无味,很难和学困生之间产生互动,无法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更别谈协助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展示他们的才华了。
二、中职学困生消极心理的干预策略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探索未知世界,培养独立性和创造性。只有以学生为主,坚持教与学的结合,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内因才是有效的。
(一)教学:结队帮辅重实践
现行的职校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中职学生的现状、需求、特点。要根据不同专业进行课堂教学、实习实践,实现与企业有机结合,这样学生在理论中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理论,教学形式多样化,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会有所改观。
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把班级分成不同的组、采用不同手段、有效结队帮辅来教学。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理解能力、心理因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甲、乙、丙三个不同层次小组,甲组是按大纲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乙组是按略高于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丙组是按较高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学生分组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如,美术教学环节中组合几何体临摹,对甲组我选择最少组合和最易展现的正方体和长方体;乙组是正方体和圆球体;丙组是正方体、长方体和圆球体的组合。这样三组都有一个共同的正方体可以共同分析比较,达成教学目标,同时在规定的三个小时内大家都可以完成,画面的效果不会出现较大的差距。对基础特别弱的学生进行结对帮辅,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性格和绘画特点,组成师徒结对帮辅,让丙组的学生完成任务后在课后辅导甲组的学生,课堂上再分享经验,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的机会。
结对帮辅教学给予学困生课堂表现的机会,他们有问题,优先辅导,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因为大多数学困生,往往认为自己不起眼,得不到老师的重视,更得不到老师的关爱,甚至认为班级有他没他一个样。所以,他们给自己定的起点也非常低。只要老师热情支持,注意辅导,及时关注,他们就会感受到被重视。结对帮辅干预策略,让教师更加深入走进学困生内心,学困生也能逐步体验到学习乐趣,增强学习信心,逐渐克服消极心理。
(二)教育:活动心理并驱
中职学困生学习兴趣不浓,因而对中职生的消极心理干预,就必须重视实践活动与班团活动的潜移默化作用。在这些活动之中,千万不可为活动而活动,必须把活动与学困生的心理干预结合起来。
首先,活动从设计到组织,要接地气,贴近学生,解决问题。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难题,面对中职学困生,最好能对接专业,切入未来职业发展。通过不同于课堂知识模式的视角让学困生发现兴趣点。通过学困生的努力,让学困生在活动中逐渐找到自己的位置,发现自身价值。
其次,活动去功利色彩,教育无痕,润物无声。活动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在,更要结合学生的过去,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特别是学困生,他们几乎都有一段灰色的过去,这挥之不去的消极心理无时无刻不在制约他们发展。分析接纳一个学困生,更多的是要和他一起去面对曾经的低谷,不嘲笑、同情、歧视,而是和他一起去慢聊那段让他封闭自我的历史。当教师以尊重平和的态度接纳他的过去,现在的他就会像胸口抛开一块大石头,面对未来更会积极乐观。
比如,我在《给自己提升“自信”的机会》班会课设计中,结合自身从小学到高中发生蜕变的真实故事,让学生通过活动加深对自信的认识,掌握培养自信的方法,用活动体验来感悟和品味。而在活动中暴露出来消极心理的孩子,课后再进行心理辅导。
(三)家校:合作共育促成长
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而学校教育是学生成长旅途中的中转站。因此,牵好家校合作这条主线,学困生的许多问题也容易解决一些。在学困生消极心理干预策略中,家访是必修课,对每一次家访都要做好详细记录。从学生情况简介、家庭情况、家访过程(内容记录)、家访体会,每一次记录也为再次深入了解帮助学生有更具体的指导策略。有部分学困生通过家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信任,这样良好的师生感情对其消极心理起到了良好的干预效果。
(四)評价:方式主体多样化
在职业学校,对学生的评价要突出技能和素质。因此短短的三年期间,要给予学生全方位的评价,不应运用传统的“一考定命运”的方式。在评价方式上要加入课堂表现、笔试、平时作业、实习实践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成绩。这样,对许多任课教师难于驾驭的课堂也有改观,学生不会随意睡觉、讲话、注意力不集中等。当然,任课教师也要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进行课堂评价。对作业拖拉、拖欠的行为也能起到监督作用,实习实践中也会兴趣较高。这样学生自己也有相应的兴趣侧重点,难易程度适中,选择也多样化许多,自己也会规划综合成绩的评定。
在评价的主体方面,不能一味以教师居于主导位置,要根据分层分组的情况来评定,让组长发挥评价组员的作用,调动组长的积极性。另外组员之间也要相互评价,调动组员的合作性和思考能力,最重要的是在相互评价中,加强人际沟通的技巧、对知识的复习巩固、对自我思维的发挥,在不知不觉中让学困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总之,对中职学困生的教育,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灰心埋怨,给予他们正确科学的指引,处理好内因和外因之间的关系,结合学困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干预策略,积极干预学困生的消极心理。不断开启学困生的心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融洽的师爱氛围、强大的教育正能量,帮助中职学困生在学习上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白金玲.如何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4):42.
[2]庄进平.尊重学生主体关系,构建新型师生关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