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2018-05-14 11:32刘艳丽
南方农业·上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融合模式理论分析实践应用

刘艳丽

摘   要   概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概念、内涵及意义,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五种发展模式:农业内部融合、农业纵向产业链延伸、新技术横向渗透、产城(镇)融合、农业多功能拓展,并对这五种融合发展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探讨。

关键词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融合模式;理论分析;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31.019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以农业为基础和核心,主要通过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类融合方式,实现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产业范围和农业产业功能转型,扩大了农业产业体系横向和纵向的辐射范围,丰富了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促进了产业创新,改变了传统农业狭窄的发展领域,推动了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农村经济传统农业转型升级。2016年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2017年12月农业部办公厅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培育一批产业融合先导区”要求,发布了关于支持创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的意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待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让农民合理分享农村产业融合增值收益。2018年 6月15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举行“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明确表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途径,融合的重点产业是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融合的强大动能是创业创新。因此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融合水平低,融合主体带动力弱,处于融合初级阶段。国内外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末对农村产业融合开始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广泛研究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内涵、发生机制、发展思路以及发展路径等,而针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研究较为宽泛,因此本文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农业内部融合、农业纵向产业链延伸、新技术横向渗透、产城(镇)融合、农业多功能拓展五大方面进行系统探讨。

1 农业内部融合

农业内部融合模式是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础发展模式。农业内部融合指種植业、畜禽养殖业、渔业、林业等各类农业子产业之间、或各子产业内部不同品种、不同生产过程之间以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生态优先原则进行融合发展,进而形成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农业融合状态。这种融合方式是整合农业内部产业间资源使各子产业可持续性产出的系统性融合,其融合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融合模式。

1.1 种养融合

种养融合之一是种植业与畜禽养殖业有机结合,种植业产生的作物秸秆和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排泄物经过生物发酵成为高效肥料,作为种植业的肥料进行循环利用。这样的融合模式形成相辅相成、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1)经过生物降解的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粗蛋白,施肥效果比有机肥高,因此不仅可以用于蔬菜水果的种植,而且还可以减少农药使用并有效改良土壤环境从而提高农产品品质。2)经过生物降解的肥料含有比例适宜的氮磷钾以及不含杂菌,可以作为理想的食用菌培养基,有利于人工菌种植的产业发展。3)生物发酵产生的能量还能转化为清洁能源,用于发电或取暖等。这样的循环发展促使营养素被充分利用且在动植物之间良性循环,既解决畜禽养殖业排泄物污染,保护了环境,降低了种植业的生产成本,又提升了各类农产品的品质,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

种养融合之二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种植业与养鱼业有机结合,建立相互促进利用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实现农产品的优质高效低耗。目前我国大部分生态渔业一般采用桑基鱼塘系统,运行由规模化种植桑树开始,桑叶养蚕,蚕沙和蚕蛹进而用于养鱼,鱼塘定期挖出塘泥再用于蔬菜水果的种植。这个循环系统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充分,每个环节联系紧密,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食物链系统,而且各个部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一个良性循环模式。

1.2 林养融合

林养融合模式在林区和山区比较适宜。在山区种植果树、杨树或其他经济林,在林下种植香菇、木耳等人工菌,同时放养家禽等其他畜禽品种,投入少量的农业生产资料如饲料,就能达到输出木材、水果、人工菌,畜、禽、蛋等一系列产品,资源得以充分循环利用。在这种模式下,养殖的动物如鸡鸭等,部分以林下的野生植物和昆虫为食,可以节约大量的饲料,也保证了畜禽产品的优良品质。同时,畜禽排泄物可以为林地提供有机肥料,通过这样的循环利用,生产经营者收益显著提高,林下经济加速发展。因此林养融合模式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农业纵向产业链延伸

农业纵向产业链延伸是农村一二三产融合重要发展模式。我国农业长期存在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尤其是农产品加工滞后,大量农产品集中上市后容易造成价格下跌、产品季节性滞销。通过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发展农资农具制造、农产品(食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储藏流通等,形成以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及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串联与整合来实现农业产业链体系的增值,让农民充分享有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全链条的增值收益。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不但拓展农业产业空间、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提高农业产业利润,还增强了农业产业体系竞争力。因此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必须途径,是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农业纵向产业链延伸融合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2.1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农产品加工营销的龙头企业通过与生产基地和农户联合,围绕一种或几种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整合农业产业链的物资、人力、技术、信息等资源,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链组织。企业、基地和农户都是相互独立的经济主体,他们之间以合同契约作为最主要和最普遍的联结方式。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或农户签订产销合同,规定双方的权责,企业对基地和农户提供全程服务设立产品最低保护价并保证优先收购农户产品,具有明确的扶持导向。农户按合同规定定时定量向企业交售优质农产品,龙头企业加工并出售成品。在这样整合方式下,农业产业链能够通过实现市场价格机制和非市场的组织机制相结合进行延伸,同时利益分配比较灵活,有利于通过龙头企业向农业引入资金和现代技术等资源。

2.2 中介组织发展模式

各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如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对农业产业链的延伸起到关键作用:1)中介组织带动农户从事专业生产,为农户提供专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与农户之间是通过组织章程及合同联结起来,不以盈利为目的,其收益主要是按合作组织成员入社的股金进行分红。这种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保护农户的利益,使广大农户组织起来进行规模生产产生规模效益。2)通过合同等联结方式,加工营销企业或龙头提供收购、粗加工等服务,企业委托中介组织收购农产品,并支付给其一定佣金,有效降低了农户和企业的交易费用。3)通過股份制经济组织的形式,中介组织带领农户进入农产品加工、销售领域,将一、二、三产业有机充分结合起来实施一体化经营,使农业真正分享到平均的产业利润,并且整合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链条,整个产业链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2.3 专业市场发展模式

专业市场发展模式是一种以专业市场或专业交易中心为依托,根据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发展传统产业,形成区域性主导产品,建立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产销沟通联系的“市场基地农户”型产业发展模式。我国农业产业链构建处于发展阶段初期,专业市场发展模式没有成为我国农业产业链延伸的主要形式,但这种发展方式能够使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真正通过市场化的交易量来随时调整价格,充分发挥市场引导的主体作用实现资源在农户和企业之间配置最优化从而提高产业的竞争力。随着市场体制和市场设施的完善,专业市场发展模式将是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3 新技术横向渗透

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等不断向传统农业渗透融合,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成为改造传统农业的决定性力量,甚至渗透到农业相关产业中,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农业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具有典型的技术结合创新性质,与技术集成创新相比,这种扩散、渗透和结合是产业融合中最为重要、效果最为突出的技术创新活动。现代农业科技的本质是全新的先进技术,其创新性技术超常规地改变了农业生产效益、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的渗透融合,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途径。在这种模式条件下传统农业技术发展成为综合性交叉性较强的现代农业科技,如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工程技术、互联网农业等。

3.1 农业生物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是运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以及分子育种等生物技术,改良动植物及微生物品种生产性状、培育动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种、生产生物农药、兽药与疫苗等。生物技术应用最广阔、最活跃、最富挑战性的领域是农业,因此农业生物技术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农业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3.2 农业信息技术

农业信息技术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分析,为农业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资料查询、技术咨询、辅助决策和自动调控等多项服务。农业信息技术克服传统农业的行业弱势,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系统模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及农业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3.3 农业工程技术

农业工程技术是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服务的基本建设与工程设施,如农田水利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农业动力和农业机械工程及农业环境保护工程等。设施农业是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是农业工程技术不断发展又一大闪光点。

3.4 互联网农业

互联网农业是指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结合,实现农业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农业发展方式。互联网农业可以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应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实现精准农业。互联网农业可以通过大数据采集、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农场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工厂化的流程式运作。这样的发展方式通过互联网重塑农产品流通模式,打开更大的农资产品销售空间,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新发展,打通传统农业一、二、三产业的隔离,纵向延伸了农业产业体系。

4 产城(镇)融合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空间、功能等多方面的融合,也是“产、城、人、文”四个维度深度融合。产城融合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寻求且产生新的空间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资本进入第三重循环、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必然要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之产城(镇)融合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以农村新型城镇化为基础,驱动城镇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镇、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加速推进,小城镇中小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小城镇吸纳更多的农村转移人口,充足的人力资源使得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因此产城(镇)融合的关键把农业产业化和人口的迁移合理地融合在一起,使农业产业与城镇功能融合、空间整合,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

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特色小镇、农产品贸易特色小镇是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产品加工特色小镇指在农业产业带或农产品主产区优势区吸引加工企業聚集,形成生产与加工、企业与农户相衔接配套的农业上下游产业小镇,并且功能完善、分工优化、特色突出。农产品贸易特色小镇指依靠某一特色农业产业和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农业产业定位、农产品贸易特征、文化内涵、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小镇。这些特色小镇创新了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是一种新的产业经济模式,是供给侧改革的创新实践。

5 农业多功能拓展

农业多功能拓展主要指将农业的自然资源、生产经营活动与旅游、文化教育、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发挥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传承民族文化功能、健康养老等功能,增加农业增值环节,拓展农业横向发展空间,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

农业与旅游业交叉融合产生了观光农业。观光农业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融合,把农村自然风光、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农业科技运用等原本属于农业范畴的经济资源、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与旅游业的观光、娱乐、购物、餐饮等旅游服务融为一体,发展成为一种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拓展了农业的多重功能,使农业发展在体现农业传统产品生产功能的同时融入了知识性、观赏性和参与性功能,使游客在观光休闲的过程中,了解农业生产技术,参与农业活动,从而发挥了普及农业知识、传承农业文明功能。与此同时,游客在农业旅游景区住宿、餐饮和购物等行为使农业经营主体收入来源从单一的农业领域延伸到了服务业,横向上增加了农业增值环节。

农业与创意文化产业交叉融合产生了农村创意文化产业。农村创意文化产业是指将农业完整产业链条与农村文化、艺术创意相结合,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及营销过程中融入文化创意元素,形成独特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实现农业资源配置优化。这样的融合模式突破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实现了由外延性增长向内涵型增长的农业转变。农产品与文化艺术的创意结合,促进了农产品由使用功能型消费向文化审美型消费转变,满足了人类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带动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发展。

农业与健康养老产业相结合,建设休闲农业与生态养老全方位一体的“城乡融合型”新农村是2018年农业提质增效的新趋势增长点。在这种田园养生养老结合的模式中,通过田园景观的打造和田园体验活动设计,给老年全体提供一种生态养生、回归自然、绿色健康的田园养生养老的生活方式,创新了新型养老体验模式,延伸了农业价值链和效益链,通过产业间的相互融合和全面开发放大了系统性效益能量。

6 小结

综上所述,农业内部融合和新技术横向渗透的模式有利于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强农村发展新动能和新活力,建设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农业纵向产业链延伸有利于吸引现代生产要素,构建产业跨界融合的产业体系,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产城(镇)融合和农业多功能拓展模式有利于激活城乡闲置资源、闲暇时间和闲散劳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实在在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

猜你喜欢
融合模式理论分析实践应用
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概念与理论框架建构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xMOOC与远程开放教育融合模式研究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沥青路面的裂缝形式与原因分析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陕西省农地流转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