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畅
[摘 要]《孔雀东南飞》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是不同体裁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作品,但我们体味到了古代东西方青年男女对待爱情的坚贞不渝,也看到了悲剧的结果是对自由爱情和美好理想的追求。他们的爱情虽然毁灭了,虽然不幸,但是,不但有力地抨击了封建宗族制度和封建婚姻包办制度,而且换得了双方家长的和谐相处,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关 键 词]《孔雀东南飞》;《罗密欧与朱丽叶》;性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3-0031-01
《孔雀东南飞》《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作品,虽然相隔千年,却有着许许多多值得我们比较和深思的地方,尤其是这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的形象尤为熠熠生辉:《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集东方女性传统美德于一身,是中国封建时期女性生存状态及性格特征的一个典型代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融西方女性崇高精神于一体,是西方女性的代表,虽然她们在时间、地点、空间上都相距甚远,但是她们身上所展现的崇高和秀美的主导性格特点却是很值得研究和传颂的。
崇高首先体现在刘兰芝的刚毅、坚强和坚贞不屈。“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在长诗里,刘兰芝面对婆婆的“故嫌迟”,她要求丈夫“及时相遣归”,可见她的刚强。后文中又写到刘兰芝被遣回娘家时还早起“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按照中国古代的习俗,已婚妇女被遣回娘家本来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可刘兰芝却要精心打扮自己,走也要风风光光地,而不像别的弃妇一样哭哭啼啼(《卫风·氓》)。
其次,体现在刘兰芝对待爱情的从一而终。她的第一次拒婚,面对的是县令的三少爷,年轻、帅气、窈窕绝伦、便言多才。这是许多女子的追求。她的母亲也支持她,劝她“汝可去应之”。刘兰芝没有被那公子的地位和相貌所打动,只是想到与焦仲卿的铮铮誓言,想到与焦仲卿的情投意合,从而断然拒绝了这门亲事。她说“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在“断”字前加一个“自”,“自”是立即、立刻的意思,表明她几乎不容思考、不须商量,立马拒绝,可见她坚守爱情、忠贞不渝的情怀。太守家迎亲的热闹场面,刘兰芝不为所动,从侧面衬托出她对爱情的忠贞。最后的“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的悲壮举动更说明了这一点。
最后,表现她在对待命运不满时的反抗精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刘兰芝坚持在做自己,不畏封建制度的强权,不屈从于封建家长的安排,“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时,她知道木已成舟,一切都不能改变了,便毅然而然地选择“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刘兰芝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来维护自己坚贞不渝的爱情誓言和反抗时事不济和命运的不成人之美。
朱丽叶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爱的女性。为了能与罗密欧长相厮守,她毅然喝下长老给的假死药,并且躺到自己家的墓穴,与死者为伍,当最后得知罗密欧已死,她果断将匕首刺向自己的心脏,这是何等的勇气!黑格尔在分析朱丽叶形象时指出:只在“最艰难的考验”的时刻,她才“好像一朵玫瑰突然放蕊,每一条皱纹都显出来,又好像潜伏在心灵深处的一股清泉突然源源不绝地迸射出来”,让我们看到“这个心灵的全部坚强力量”。人,只有在灾难不幸袭击的瞬间,那性格美和心灵美,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现。可爱的朱丽叶,勇敢的罗密欧,最终未能挣脱封建家族仇恨的枷锁,他们惨烈的死,把戏剧冲突推向高潮和结局,最终使得两个年轻人在不到半个钟点之间先后追随死神而去。
她为爱情坚定勇敢。他即使是仇家的兒子,她也义无反顾地去爱。她是叛逆的,不为封建礼教所束缚,面对爱情,不管对方是自己家族的世仇,为了爱,可以抛开一切,可以忽略一切,仅仅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就好……
我们在看到刘兰芝和朱丽叶虽然都兼具崇高和秀美的美好个性特征,但最终还是没能逃出封建婚姻制度束缚,酿成了死亡这样的悲剧意蕴的同时,也应该感受到两部作品所传达出的一种破碎的美丽,破碎也是另一种完美。纵使《孔雀东南飞》以及《罗密欧与朱丽叶》以残缺的爱情和悲剧的气氛收场,但两部作品传达出的对自由爱情的崇拜却是美丽不已,希望我们都能深深地沉醉于这种不可想象的、不可求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