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傩”乐的传承与变迁

2018-05-14 08:59谈云波
北方音乐 2018年3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摘要】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的“傩”乐,历史悠久,形式丰富,各具特色,传承方式依赖于“口传心授”的方法进行延续,当今,面临社会不断的发展,众多文化的冲击,“傩”乐在传承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变化,文章就传承特点,传承变迁,存在问题,所面临新形式及应对措施进行了较细入的分析。

【关键词】“傩”乐;传承;传统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传承”是乡土文化发展延续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是乡土文化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时至今日,我们还能够欣赏到许多历史悠久、极具特色的“傩”仪式表演,是因为有着一代一代民间艺人的存在,他们继承传统、融合广大民众的集体智慧、审美观念,接受时代带来的新元素,将传统文化世代相传,他们保护了民间艺术的延续和发展,不断为乡土文化注入新活力。本文从时间延续的角度,就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傩”乐中表演技艺和技艺传承及变迁谈一些观点。

一、“傩”乐表演技艺的传承和变迁

(一)“傩”乐是穿插在“傩”仪式中的环节中

带有浓厚的地域特点,通常仅出现在“傩”仪活动过程,没有突出的旋律,利用不同道具乐器击打形成节奏的表现,是一种部落、村庄为单位的群体性活动,演出时相对封闭,没有固定的演出专职人员,没有专业艺人,不同村落的演出会产生不同种类、风格,表演人员由村庄部落摊派,有男、有女,基本都是当地的农牧民。

“傩”乐伴随“傩”仪的产生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仪式的举行规格“傩”乐的表演完全依赖于村落宗族,内部“口传心授”“口传心授”同样集中在村落、宗族承担此事任务的关键人物身上(如法师),由他们指挥、排练大部分人群,这种方式代代相传,很多演员自小在家庭内部的影响下,耳濡目染,不自觉的就学会了一些基本唱词、动作、程序和规则,岁数很小便参与到表演活动中,活动过程中,经过不断排练、长辈指导,很快掌握节奏、旋律,并配合相应动作娴熟使用在田野调查中,老一辈艺术家对承担仪式活动拥有很高的热情与自豪感,会要求各自家庭成员要学技艺,演出,并以此为荣耀。

据调查,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的“傩”乐基本靠村落内部和家族内部“口传心授”的方式延续,不同存在约定俗成的现象,与不同村落家族互不交流,并很少受到外来影响,如黄南地区,民和三川地区至今保留传统表演程式和规范,具有原始古朴的艺术特点。

(二)“傩”乐表演技艺的传承特点

“傩”乐在青海不同地区漫长的延续过程中,虽然存在民族不同、地域风貌、习俗、语言等差异性,但就“傩”乐表演技艺的传承,拥有诸多共性特点。

1.“口传心授”的承袭方式

青海“民族地区傩”乐的沿袭过程与大多数“傩”仪传授有些区别:虽然大多数“傩”乐表演培训没有专门的教学机构,但每村都有专门的师傅,“口传心授”依赖两种方式,一是师傅教,二是家庭中有男性长辈“手把手”的教给晚辈,表演前是由村中师傅(法师)集中教授,通常只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代代延续。

2.传授受地域、血缘关系限制

黄南热贡地区、民和三川地区几乎是村村人人参与“傩”乐的表演,但每村表演内容与形式都完全不同,每村在法师的带领下,刻意保留本村的形式与风格,绝不与其他村落表演交流,他们依靠自己的村落和部族以自己的方式延续传承,但同时也有一些现象存在:部落地理位置好,经济相对繁华,人口众多的部族村落中的发展传承就稳定,演出队伍壮大,受重视程度也很高,而人口稀少、地位条件不好,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傩”乐的表演往往不受重视、难以延续、甚至消失。由此可见,“傩”乐在传承过程中深受地域、血缘关系的限制。

3.性别选择

笔者在不同地区调研时发现三川地区没有女性的参与,民间认为女性的参与是不洁的,学习“傩”乐只能由男性承担,黄南地区只有“四合吉”地区有女性参与,但仅限未婚女性。其他地区男性表演前三天或一周不得被女性接触,由此反映出绝大多数地区“傩”乐传承有“传男不传女”的特点。

二、青海民族地区“傩”乐技艺传承的变迁

(一)“傩”乐传承的新变化

“傩”乐作为传统乡土文化的代表,它的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引起众多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对其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地区政府积极引导、合理保护、适当推进、使“傩”乐表演成为发扬传统乡土文化的活动,同时也成为旅游观光的亮点,政府和社会对“傩”乐注视力提高,活动分别被列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二)借助政府的有力保护

传承出现新形式,各村地文化单位,利用政府资金举办艺人培训班,邀请民间艺人以讲座的形式,走出村庄,走向不同地区面对不同人群、社会团体进行推广,传承不再拘于“口口相传”的延续方式。

(三)科技的发展媒体的介入

使“傩”乐表演以音像资料的形式得以保存和传播,有了更多的人群有了了解和学习“傩”乐的途径。

三、传承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为“傩”乐传承带来的问题

首先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乡村日趋城市化,越来越多的文化形式走入乡村,造成。所谓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许多人在观念上发生了改变。其次近些年由于农牧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外出求学、打工成为年轻人的主要选择,新的环境使他们不再关注“傩”乐,失去兴趣,同时也没有时间去学习和参与“傩”乐的表演。最后可以看到,尚在村庄部族的老艺人,随着年纪的增大,表演技艺也将逐之而去,这些问题充分说明了后继无人。

(二)政府社会的保护和匮乏的资金为“傩”乐传承带来的问题

近些年来“傩”乐表演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的大力支持,逐着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确立,这一民间文化形式发展较好,但仍有一些现象令人担忧,每逢仪式举办期间,各地区的演出费用有相当一部分需要村里农户自筹,许多乐器、道具和演出服装老旧破损,演出场地失修等等一系列问题,反映出政府的资金投入仍需加大。

四、“傩”乐表演技艺传承问题的粗浅建议

(一)加强对“傩”乐表演的宣传

做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保护热爱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传统文化的宣传过程中,提出保护当为重中之重,要认清传承是传统文化延续的重要方式,要求民众能够自觉自愿地主动爱护。

(二)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傩”乐健康传承

在民众自觉的保护传承基础上,政府有必要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对场地及时修膳,活动安全进行保障,提供一定资金对服装、乐器、道具进行更新,对部分優秀艺人、组织村落进行表彰。

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傩”乐文化历史悠久,过去传承一直以“口授心传”的方式代代延续,在社会不断变化与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传承方式有了一定的新变化,我们应为今后的传承方式的新挑战做出应对。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谈云波,蒙古族,青海湟源人,青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本文系青海省社科规划项目: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傩”乐的研究(项目批准号:14031)。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