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民通唱法”及其演唱运用

2018-05-14 08:59龙湘菡
北方音乐 2018年21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

【摘要】民通唱法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相结合产生的新的演唱艺术形式,兼具民族性和时代气息。二者的融合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产生新的文化渗透、传承和实践价值。这两种唱法虽不尽相同,但二者之间却可以在呼吸、咬字、共鸣等各方面相互借鉴和融合,对现代声乐实践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也为音乐的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民通唱法;文化传承;演唱运用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一、“民通唱法”的缘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的日益丰富,各式各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层出不穷,因此,由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二者结合演变而来的“民通唱法”应运而生。“民通唱法”虽为新兴唱法,但以民族唱法为根基,同时借鉴通俗唱法的特点,因此,既带有民族风格,又富有时代气息,是一种具有民族和流行双方面的新兴声乐表演形式。

(一)民通唱法的界定

“民通唱法”,顾名思义,就是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结合,是在民歌的演唱方法基础上,融合通俗的演唱方法而形成的一种新式的兼具民族性、科学性和时代性的声乐表演形式。与原有技术相比,民通唱法在音色上更为多变,在情感演绎方式上也更具层次感,既是民族艺术的传承,也是当今百姓喜闻乐见的演唱风格。

(二)民通唱法的融合

民族唱法对通俗唱法的吸收也是在艺术表达上努力提升和改进的体现。首先是对口腔共鸣模式的借鉴。我国传统民族唱法口腔的着力点较为靠前,鼻咽腔使用频率较多;通俗唱法则以口腔共鸣为主,对共鸣体运用的随意性大。民族唱法的借鉴则在口腔共鸣腔体上趋向于通俗化效果;其次是咬字。民族唱法咬字讲究字声融洽、字正腔圆,发音吐字要求“字头、字腹、字尾”表达清晰,音色甜美、脆爽。通俗唱法对咬字的要求不高,咬字十分随意,比较生活化且个性十足,行腔多变且经常打破常规。这与民族唱法大大不同,因此在“民通唱法”中则做了灵活调整,语句表达更为口语化和生活化。最后在民族唱法的词曲情义方面也更偏向于通俗化的情感表达,从而使得演唱内容更加生活化,表达感情时也更具层次感和缠绵意境。

二、“民通唱法”的文化价值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已经逐渐开始发展,在当代延续了上世纪的繁荣,并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民通唱法”就是创新的结果,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谷一、谭晶、汤灿、祖海等,因此民通唱法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经济、政治、文化不断发展的产物。

(一)民通唱法的文化渗透价值

“民通唱法”平行于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但也是二者恰到好处的结合,民通唱法拉近了民族唱法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使通俗唱法向民族唱法靠近。“民通唱法”在民族发声基础上加入了通俗的咬字方式,使演唱更加富有亲和力,再加上对通俗歌曲的借鉴,如哑音、装饰音、气声等,民通歌曲可以更好地表达广大百姓丰富细腻的情感生活,并且不失民族元素,从而更加贴近生活现实。

(二)民通唱法的文化传承价值

因为“民通唱法”是“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两者的有机融合,因此,尽管在听觉上让人们觉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但“民通唱法”并未完全抛弃民族音乐元素,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会保留一定的民族特色。比如歌曲《幸福山歌》,这首歌曲风轻快,热烈奔放,十分贴近百姓生活,2002年一经由当时中国歌舞团的独唱演员祖海演唱,便迅速红遍大江南北,深受百姓喜爱。尽管这首极具壮族民歌风格特点的歌曲在创作上依旧采用了中国的五声宫调式,词曲间对仗工整且音域宽广,但祖海在演唱时灵活别致的加入了语气衬词,使得歌曲的曲风在保留歌曲的民族气氛的同时又兼具生活化的口语性,再加上歌曲中随处可见的气声和装饰音的配合使用,给人以耳目一新、十分亲切的感觉。常言道,存在即合理。自1983年李谷一老师登上春晚演唱了那首《难忘今宵》开始,民通唱法的幼苗便已在华夏大地落地发芽,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时代变迁日益被广大老百姓传颂歌唱,不仅极好地推动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更是开拓了我国本土音乐多样化的新视野。

(三)民通唱法的文化实践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人们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民通唱法”就是我国本土音乐实践不断向前的表现。民通唱法是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的产物,是不断适应文化生活变化和人类生活进步的表现。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是实践的产物,但最终还是指导实践向前走,民通唱法源于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不断实践,民通唱法的产生又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二者的结合满足了听众对于新的演唱方式的需求,通俗与民族的融合在保持优雅的同时与大众生活更加紧密结合,深受民众的喜爱。包括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也不断培养出了具有多元风格的学生。比如东方歌舞团独唱演员张燕,她的声音甜美干净,由她演唱的《月亮女儿》将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完美结合,演绎得恰到好处。在“民通唱法”的发展道路上,很多歌唱家都倾尽一生的努力,不断为声乐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民通唱法”的演唱运用

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虽各具特色,比如呼吸的运用、共鸣的运用和真假声转换等,各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但在某些作品的实际演绎和表达操作中,也不是完全没有相似之处的,这些微妙的类似于“既跨界又融合”的艺术区别和技术特点,在“民通唱法”中被完美地挖掘和表现出来。

(一)呼吸技巧的运用

通常来讲,声乐演唱时的呼吸方法有三种,腹式呼吸法、胸式呼吸法和胸腹联合呼吸法。通俗歌曲通常以胸式呼吸为主,呼吸简单,音色缺乏浑厚感,对于大众而言,这种呼吸贴近生活,极易接受,是喜闻乐见的呼吸方法,但轻松的呼吸会导致气息不足,在高音处容易破音,无法洪亮的演绎民通歌曲。民族唱法恰好可以填补這一不足。民族唱法采用腹式呼吸,气息较长,声音充满力量感,高音因为多了气息的支撑也就更容易上去且不伤害嗓子。比如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民通唱法正是在借鉴两者优势的前提下,张弛有度,根据作品的需求来灵活调整气息的不同使用方式,从而获得更具艺术张力的演唱效果,比如由谭晶演绎的电视剧主题曲《九儿》《大宅门》等。

(二)咬字技巧的运用

在上文中,笔者有提到过民族唱法的行腔咬字与通俗唱法的不同之处。民族唱法讲究字正腔圆,吐字必须清晰、圆润,并擅长用吐字和腔调表达音乐中的情感。但通俗唱法不同,通俗唱法的咬字接近生活,与日常说话大同小异,咬字不追求清晰明了,行腔也不追求圓润,只需用装饰音、气息等表达出歌曲内涵即可。“民通唱法”融合了二者的优点,形成了新的咬字方式,既没有民族唱法的字字清晰,也没有通俗唱法的含糊不清,而是用中和的方式对咬字稍加规整,不刻意也不随意。但其还是偏向于民族唱法,一定程度上借鉴了通俗唱法的自然、随意。民通唱法是自然的民族歌曲的表达,是民族唱法的轻松演绎。例如在歌曲《为了谁》中,“谁”(shui)与“谁”(shei):在民族唱法中,“谁”一般唱“shui”,强调咬字的清晰与标准;而在民通唱法中,“谁”应唱成“shei”,偏向于口语化。

(三)共鸣技术的运用

演唱者的音色由共鸣决定,振动源的频率不同就会在不同腔体中引起不同的共鸣。演唱时常涉及到胸腔共鸣、鼻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等。正确的共鸣可以使声音更加饱满,而共鸣的位置则直接影响音色的好坏。通俗唱法多以口腔为主,民族唱法则又偏向于头腔和鼻咽腔的使用,民通唱法正好集众人之所长,演唱时灵活采用口腔、头腔以及胸腔的共鸣,加上在高低音区转换间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的配合使用,并恰到好处地采用通俗的气息唱法装点民族唱法,从而使民通唱法更具有多变性和层次感,其细腻的情感处理方式和表现手法也更符合人们丰富的情感生活,因此更容易被广大听众所接受和传唱。

四、总结

“民通唱法”是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相结合下的一种时代产物,也是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牢牢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土壤之上,在保持民族与通俗唱法的共性上科学性的发展了自己独自的个性,完美的做到了以传统为根、以时代为旗,既有所选择地保留了民族唱法的特色,又开创了民族与通俗唱法的“嫁接”新生代,不仅更加贴近当今人们的丰富生活,也是时代文化的一种新艺术趋势。展望“民通唱法”的将来,有理由笃信民通唱法会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的进步,成长的越来越成熟,在百花齐放的艺术舞台上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李冰.论“民通唱法”的文化价值[J].艺术研究,2009 (06).

[2]胡郁青.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J].中国音乐,2007(04).

[3]凌敏洁.也谈民族唱法的分类[J].赤峰学院学报,2008 (02).

[4]付林.流行声乐演唱新概念[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5]闵国鹏.通俗唱法与民声、美声唱法的部分差异[J].成才之路,2007(03).

作者简介:龙湘菡(1985—),女,苗族,湖南省邵阳市,研究生,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民族音乐教学。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学院校级一般科研项目《探析“民通唱法”及其演唱运用》(项目编号:17XKY046)。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
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
浅谈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
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浅谈楚文化中漆器图形纹样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