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洁
【摘要】伴随社会的全面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化落实,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关注。语文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点学科,阅读是小学语文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标的全面贯彻落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互动教学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研究视角,针对阅读教学中的互动艺术展开分析讨论,旨在为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互动”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碰撞,使得读者与文本内容产生情感共鸣。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是文章、教师以及学生三者之间有效对话的过程。笔者针对《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互动”艺术探微》一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打造和谐教学氛围
传统教学中,教师将自身的角色定位为课堂的权威,教师讲、学生听是一种常态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师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不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传统教学理念指导下,学生对于文章内容以及主题思想的理解往往在教师所划定的界限中进行,甚至有的教师会全权“代理”学生的思考,这对于互动性课堂的打造是十分不利的。
基于此,若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全面体现“互动”艺术,必须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实现教师角色从“指挥者”向“引导者”的转变,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敢于互动、乐于互动、善于互动。以《火烧圆明园》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不应该因为这一文章主旨内涵比较深刻来决定不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与思考,而是要通过逐步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圆明园这一世界建筑瑰宝的毁灭做出探究,并将自身所思考出来的原因在课堂上大胆地说出来,让学生将发散性思维有效应用到阅读实践中,从而实现课堂氛围的和谐化,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乐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善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体现阅读教学的“互动”艺术。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能否实现时效性的互动,最根本的因素就在于学生能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提倡多年,新课堂標准也已经基本贯彻,但是部分语文教育工作者教学理念依旧没有全面转变过来,在教学中依旧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三尺讲台、一本教材组成了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学生在课堂中是听众、观众,这样的课堂“互动”艺术无从谈起。
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语引导使得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体,在阅读中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之后,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与思考当中,积极加入与课文、教师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从而真正体现“互动”艺术。例如,在《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抛出问题——“这篇文章主旨在写什么?”之后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之后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对本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分享,当所有小组做出分享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与课文之间的互动,脑海中的答案与其他同学答案之间的互动,集体智慧与教师智慧之间碰撞,从而真正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最后,教师将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信息进行详细的说明,学生在了解文章创作背景之后,教师进行深度的引导,引领学生体会人类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思想情感。
三、积极构建教学互动平台
为了更加凸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互动”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设计线上与线下两种互动相结合的互动模式,这不仅是阅读教学的创新,也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措施。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很多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开始并经常使用社交软件,如QQ、MSN、微信等,为了使得语文阅读教学互动性更强、更具时效性,我们在课前、课后两个阶段都可以充分利用线上进行互动。
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的教学实践中,课前教师可以在班级微信群中发布这一课文(如果自己没有微信的同学可以将家长拉入群中),布置阅读任务,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捧着书本阅读进行课文的预习,可能学生并不能有效地完成预习任务,而通过这样新颖的线上教学任务布置,学生会非常乐于接受,这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习该文章之后,依旧可以利用微信群这一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学习之后的感受,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组织与引导,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发言。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当然在引导的过程中,不能要求得过于苛刻,避免给学生戴上思维的枷锁,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发散性的思考。最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如以《同在蓝天下》为题作文,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利用课余时间对相关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巩固,凸显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互动教学。
四、结语
凸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互动艺术,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在教学中要致力于打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探寻互动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胡春亚.把精彩留给学生——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互动艺术[J].新课程(上),2016(11).
[2]钱波.平等互动 有效对话——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4(12).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