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对外汉语类教材建设思路探索

2018-05-14 14:27陈力
课外语文·上 2018年3期
关键词:建设思路对外汉语高校

陈力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对外汉语教材的变化和目前使用的教材情况,分析了教材使用情况的优势和不足,并以我校的非洲留学生为对象,问卷调查了他们对使用的对外汉语教材的一些看法。为我们今后选择或编写教材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思路。

【关键词】高校;对外汉语;教材;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升,中外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扩大。来华留学生不仅在规模上增加,他们的国别也更多元化。因此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迎来了一个高潮,教材建设在数量和种类上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代表教材有李培元的《基础汉语课本》(外文出版社,1980)、刘珣《实用汉语课本》(商务印书馆,1981)等。20世纪90年代起,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和出版的数量急剧增加。“平均每个月都有十几种教材面世”。此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教材的更新速度加快;从单纯的语言教学向专业知识和文化传播方向拓展;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比例大幅提高;口语教材的出版量居首位;音像和多媒体教材数量自1995年后有所突破。这时期的教材逐渐摆脱了以结构为纲的思路,而是结构和功能结合,且逐渐注重文化的介绍和中外文化对比。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巨大提升,汉语热进一步升温,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迎来了一个发展高潮。来华留学生人数也大大增加。据统计,2016年共有205个国家和地区442773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其中非洲留学生占约14%。同时,孔子学院的建设也大大促进了国外的汉语教学。汉语本体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正走向深入。

我们参考了2004—2014年北语、北大、华教、外研、高教五大出版社數据,从综合教材、分技能教材、语言要素教材、专项教材几方面来分析,得出:目前分技能教材数量最多,综合教材其次;而在各分技能教材中,口语类教材数量最多,其次为阅读类教材;各语言要素教材中,汉字类教材最多,语音教材其次;在专项教材中,报刊媒体教材最多,文化教材其次。此外,教材介质也从单一的纸质出版向立体化方向发展,具体体现在教材内容的电子化;利用网络平台,做好线上线下资源整合。这些都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资源的有力支持。

分析过去几十年的对外汉语教材可以看出,已经历:构法——结构,功能相结合——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三个阶段。目前国内对外汉语教材的优势是非常突出的,主要概括为:教材数量大增;品种多元化,分工定位更清晰;教材的多媒体配套产品已是常态,网络化教材也正逐步形成;对于交际技能的全面培养;在话题选择上也在与国际接轨;教学语法体系逐渐完善成熟;与交际功能密切相关的句式和词语开始凸显重要性;教材的设计形式开始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材有几个问题:通用型教材所占比例较大,针对性、创新性教材较少;从体例、话题安排、练习形式到内容重叠的比较多;分国别化的教材较少,比较多见的是同一教材不同注释版本,很少有针对不同国家汉语学习者特别设计的教材;编教材采用的基础理论还多立于西方语言学理论,汉语本身作为第二语言的理论较少;中外合作有待加强,应加强汉语与不同语种间语言和文化的基础研究。

对外汉语教材是供学习者使用的课本,因此要适应使用对象的特点。国内与国外有着完全不同的情况,编写教材不能盲目。应该充分地占有第一手材料,了解什么人要学汉语,为什么学汉语,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汉语教材。这是必不可少的编前调研工作。

由于我们学校目前非洲留学生占了绝大部分,他们的文化、语言、学习动机、兴趣和所占较大人数总比等综合形成的独特性,使他们对我们上课所使用的对外汉语教材选择或今后的教材编写、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关于对外汉语教材优劣的调查问卷,里面涉及了判定教材优劣的因素、决定一本教材是否成功的内外因素等。问卷的调查对象是一个一年级的学历生班,共有22位学生填写了该问卷。得出了以下一些他们理想中对对外汉语教材的看法:

1.大部分学生认为上课的老师、学生或该领域的专家最有资格评判教材优劣;2.评判一本教材是否成功的因素依次是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努力—编者的水平;3.在给出的23个和课文内容有关的选项中,这组非洲学生一大部分都选择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有联系、内容与将来的工作或学习有关、在课文中凸显重要词汇或词组、有提高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练习、有提高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的练习、有锻炼思维能力的练习,这六项作为判断教材内容优劣的依据。此外,有的学生还专门提出:好的教材中应有大量说明解释,但应简洁明了。刘珣提出新一代的教材编写原则: 以熟练运用为向导,以培养交际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为中心,较好地体现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坚持并不断发展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实现教材的立体化和现代化。

我认为在编写教材时具体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教材编写往往反映了某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我认为任务型教学理论可能最适宜。所谓教学型理论,是以任务组织教学为特色,让学生在履行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有效提高外语交际能力。“在做中学,在用中学”,用语言做事。它的优点之一就是通过有趣的课堂交际活动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这个趣味性可以指任务本身,也可能是多人多向交流互动、完成任务后待兴奋感、成就感。

第二,教材是构建认知的手段和工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客观条件。因此,教材必须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过程,体现学习者的心理规律。

第三,对比分析假设理论认为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会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其中起阻碍作用的叫负迁移,它是由两种语言的差异造成的,会造成学习者习得的困难,导致偏误产生。因此在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更有针对性。

第四,信息的循环能有效加强人们对信息的记忆,随着对二语习得者记忆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教材编写时也应充分考虑到重现率。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建设思路对外汉语高校
国际汉语教学的理念方法
大学英语教材数字化出版建设思路
浅谈基于HSK5级考试的对外汉语写作教学
汉法时态表达方式的异同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发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浅议我国管理会计现状及建设思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