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摘要】插图是“插画”的俗称,《辞海》对“插画”的解释是:“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插图能增加刊物中文字所给予的趣味性,使文字部分能更生动、更形象地活跃在读者的心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文插图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材从过去的黑白版本到后来的彩版,再到现在的人教版、苏教版……从来就没有缺少图画和文字的组合,每一代人回忆起自己童年的学习,对语文课本里插图都记忆犹新。这些插图无论是简单的线条勾勒,还是大块的色彩搭配,都能给少年儿童带来视觉的冲击、美的熏陶。插图已经是小学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或点缀。教师理所当然该在教学中利用好插图,使这独特的视觉语言发挥应有的作用,增加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运用好这一重要资源,更好地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不辜负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实现教材资源利益最大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有效运用插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教材上的插图,紧扣课文内容,色彩鲜艳、生动有趣,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插图形象直观的特点,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至于过目不忘,开启孩子心灵的窗户,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它是有效导入新课教学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合理利用图画,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找准图画与文字的衔接点,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把学生的关注点由插图引向课文。
例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把教材上的大榕树插图和作者划船去看大榕树的图片展示在大屏幕上,通过营造气氛,了解大榕树,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从而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有效运用插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细看小学语文中段所选的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就会发现,设计的景物建筑未必都是学生能亲身所感、亲眼所见的,如《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这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编者在这些篇目中都配备了翔实的实景图画。在教学这些课文时,大概没有哪个老师会弃之不用吧?通过这些景区的实景拍摄图,给孩子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学生一边看图,一边阅读文字,很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在观察图画中体会文本用词的准确、比喻的精妙。
例如我在《长城》一课教学中,在上课时,我借助图片,让学生在充分地品词悟句中感受长城的特点和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在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时,我通过插图先让学生了解了长城的结构,“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分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用,这为学生理解后面“劳动人民的智慧”埋下了伏笔。
诗歌阅读教学时,很多老师把重点放在了诗句意思的翻译上,这是一个最大的错误。我觉得培养学生感悟诗歌意境的能力才最重要。大家都称赞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栏目办得好,其中“看画猜诗”环节更是精彩不断,赞叹简单的线条勾勒再现诗歌内容和意境,敬佩“猜诗”的同学,哪怕只看画面一角,就心领神会,道出千古佳句。自古就有“诗画同源”之说,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在教学中死咬诗句意思不放,还不如欣赏书中所配的插图,走进诗句所描绘的意境之中,轻松快乐乎!在教学诗歌时,我还会让学生给诗句配画,在画图的过程中很轻松地记住了诗句,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同学之间所画内容不同,互相展示交流,也就理解了古诗意蕴丰富的特点。
三、有效运用插图,训练学生说话能力
说话能力,是认知能力和观察思维想象力等多项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中段,是提升学生说话能力的关键时期。有人指出,插图“在教学过程中成为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特殊凭借和手段”。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学生把观察、想象到的内容完整有序地表达出来。当然,这种写作能力的培养并非通过简单几次的练习就能完成,而是要在教师长期不断的训练下得以逐步提高的。恰当运用教材上的插图,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捕捉说话的内容,还有利于他们现场发挥,使他们表达更逼真、更生动。
例如我在教学《去年的树》一课中,出示鸟儿对着灯火唱歌的插图,让学生说一说:“这时候鸟儿会怎么想呢?”因为有前面内容的铺垫,学生看着图画,踊跃回答:“我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树啊,我知道当你燃烧的时候,这就是你生命的尽头了,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唱歌了,你可要认真听,等到化为灰烬的时候,你就什么也听不见了。接着,我就对着灯火唱了一会儿,唱完了歌,我又對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树啊,我唱得好吗?这可是你最后一次听我唱歌了,我唱得好吗?我就飞走了。”“我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树啊,我们又见面了,我们要遵守咱们的诺言,接着我就唱起了去年的歌,唱完了歌,我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唱歌了,我就飞走了。虽然我们见不着面了,但是我能遵守诺言,我很高兴。”书中的插图在这里起到点燃学生思维的作用,产生表达的欲望。《搭石》小溪中摆放搭石的乡亲插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躺在床上抽取骨髓的台湾青年插图,都是训练孩子说话能力的最好材料。
在教育多元化的今天,培养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髓。而图画这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使语文教学变得“趣”了、“美”了、“活”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带着高昂的情绪去观察课文插图,理解课文语言,及时进行语言训练,让课文中静止的画面有灵动的生命,让语文教学焕发艺术的光彩。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