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生态产业发展问题对策分析

2018-05-14 17:05卜凡凡全永波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

卜凡凡 全永波

[摘 要]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保护成为当前人们关注重点,农业及农村作为人类生态体系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对于人们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保护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和农村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应尊重生态,科学合理利用资源进行生产。山东是农业大省,本文以分析山东省生态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例分析其发展对策,探究其发展之路。

[关键词]生态振兴;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换

[中图分类号]F426.88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要求与题中之义。其中,产业发展和生态家居分别是农村发展的重点与关键所在,只有将两者实现有效融合,才可以为健康治理农村及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等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加快推动产业生态化及生态产业化,不但是当前我国“三农”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全面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

1 山东省生态产业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

1.1 新旧生态产业的替代发展历程

山东省凭借其特有的地理位置,作为农业大省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之后,山东省在农业发展中勇于创新,诸如潍坊、诸城等多个地方提出了“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农业新发展模式,对于创新我国农业体系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精神,继续深入推进本地“三农”体制改革。相关数据显示,山东省耕地面积仅占全国可用耕地面积的6%左右,淡水资源占比仅为1%,但其所生产的粮食产量规模却占到全面总产量的8%,水果、蔬菜和水产品等农产品的产量分别占到全国同类农产品总量的12%、13%和14%,特别是其农产品的出口规模在全国农产品总出口量的占比超过24%。由此可见,山东省农业在我国农业及农产品生产体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山东省粮食总产量情况来看,其自2012-2017年六年时间里均超过900亿,而蔬菜、水果、肉类等重点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也达到450亿以上,环比去年增长16.7%。同时,山东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提升及品牌打造,在全省通力合作下当地优质绿色农产品产量规模及占比不断扩大,而且还围绕“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口号在全国范围内全力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形象,并积极探索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对农产品的“双证制”管理模式,在其努力下山东省当地符合“三品一标”的农产品生产企业数量超过3500多家,相关农产品数量同时达到7500多个。

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加快。农业“新六产”蓬勃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农产品电子商务进入发展“快车道”,认定休闲农业省级示范县10个、示范园区22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耕地质量提升计划深入实施,化肥农药用量和强度继续实现“双减”,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9%,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84%,新增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173万亩,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达到1452万亩。

打造生态旅游业。山东依托优质资源,供给绿色有机农产品、提供农耕文化体验、生态宜居和休闲养生旅游产品。临沂、济宁等多地开始打造特色旅游项目,农业农村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整体呈现向上发展趋势。

1.2 建设和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2.1 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低

集约化程度的高低主要是指受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许多农民单纯只靠土地收入,是不能满足对日益增长文化物质需求的,因此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导致农村土地出现荒废,与农村土地改革目标相背离。土地耕种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较低使得农业现代化水平受到制约,而这也正是当前国内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低、集约化程度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1.2.2 农业生态产业规模小、农产品市场需求不稳定

我省农村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整体水平与其他先进省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突出表现为生态产业规模效益不显著、成本高、竞争力不强,“生态+”的业态尚未有效形成。农产品市场需求数量相对有限,产品产销产业化模式并未正式成型,这使得生态农业在产品生产及销售过程中缺乏准确的定位;生态农业在发展中面临着成本高、产量低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及销售的可操作性和控制性。

2 山东省生态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1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农业转型升级提出新要求

山东省在农业发展中,要适应新常态发展背景,通过对市场开展深入调研推出更多能满足市场需要的新型农产品。在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同时使农民获得更多收益。另外,在发展中要善于抓住机会,特别是要看到“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对于推动本地农业发展带來的良好机遇,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本地农业的转型升级。

2.2 生态农业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国家制定出台了大量相关政策,在这些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业改革深入推进,农业生产体系不断完善,农业改革红利开展逐步释放,惠及多地农民、农村发展。此外,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持续提升,在此背景下农业现代化水平与日俱增。

2.3 农业发展受资源环境因素的制约更加明显

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来看,仍面临着人口数量规模持续上升但耕地面积继续下降的矛盾,对于粮食的需求仍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农产品总体供需矛盾突出。此外,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农业在发展中同样存在着污染严重及资源利用不合理等现状,这就对发展生态农业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3 山东省生态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延伸产业链

改造提升农业产业,意味着要促进传统农业产业向着现代化发展,更加注重绿色化生态化,提高其生态化水平。开发周边产业,与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相结合,结合当地乡村特色和历史文化推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旅游。济宁市的宋家沟村依靠大自然的“传家宝”尽情施展才艺,成为远近闻名的“画家村”:依托生态资源发展乡村写生市场,由此延长乡村旅游链条。而吸引各方游客、各地师生乃至知名画家慕名而来的原动力,正是宋家沟村远离城市喧嚣的闲情逸致。该地领导充分借助宋家沟写生基地对外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完善发展集民宿、农家乐餐饮、采摘体验、农特产品包装销售等配套产品项目,带动当地村民的就业和收入。

思路决定乡村发展的成败。促进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拓展功能融合,有效挖掘农业的多功能领域,为市场提供多元的产品供给。加快推进多个市场主体的融合发展,鼓励更多农村散户参与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中。

3.2 确保粮食安全,改善农业生态系统

粮食安全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我省全力增强本地农业生产力,采用先进科学种植技术,保证全省粮食生产面积要维持在一亿亩规模,粮食产量总体规模应超过400亿公斤。

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开拓思路,改变传统的粗放开发和发展模式,做到尽最大程度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修复和提升农村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要加大立法保护,在认真落实目前已经制定的《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同时,还要加快推出大气环境生态补偿制度等内容,从而为农业生态建设提供法律依据。根据《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的地区,省政府要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资金,反之则地方政府要向省政府上缴一定比例的补偿资金。同时,还在全省范围内积极推进环保监督、生态产品标识认证服务等措施,以此来强化对农业产品质量安全的规范化管理。

3.3 以发展模式为切入点,着力提升本地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力

要从政策下继续加大对本地生态农业的支持,推动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进行聚集,加大对行业龙头企业的培养,使生态农业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探索开展“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三者相融合的农企对接发展模式。山东省寿光农业产业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寿光蔬菜产业集群是企业、机构围绕蔬菜的生产、运销和加工形成的空间集聚。当地政府在支持蔬菜产业发展中,将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供政策引导、优化市场环境等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市场的配置作用。

此外,还要综合考虑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同时积极拓宽国外市场,着力推动本地农产品“走出去”,扩大农产品出口外贸交易。完善建设蓝色海洋的经济湾发展,注重新旧动能转换,用创新理念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新动力,依托青岛港、渤海湾港、烟台港、日照港四个港口资源,结合本地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加快推进“山东港口投资控股集团”组建实施计划,优化陆海资源要素,对港口资源进行整合。

3.4 大力推动节约型和循环型农业生态产业,推动农业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发展节约型和可循环型农业生态产业,将农村沼气和秸秆综合利用作为生态产业发展的重点进行有效探索,山东省平原县做好农业循环经、绿色经和节约经,多家多户已经初步形成“猪粪—沼气—农作物”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不但有效清理了牲畜垃圾,同时也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使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30%以上。

3.5 加强政府配套服务,加大政府监管程度

在领导和发展层面上,山东省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力发展生态振兴,进一步完善与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从资金、税收及土地等多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大对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绿色生态农业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对农业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使本省的农业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强化对本地生态农业市场秩序监管,统一生态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并依据该体系对农业生产进行全流程监管,全面提升农产品生产质量。

4 结语

生态保护与农业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建设要在合理开发的基础上进行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利用,使生态修复和生态产业有机结合,使老百姓致富、产业得到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治理。

還要要考虑生态环境资源的可承受能力和产业的边际效应。在生态修复的过程中,要选择适应当地产业的发展模式,选择可复制、可推广、能够实现经济价值的产业,与当地老百姓的扶贫、脱贫、致富相结合,综合考虑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合理资源利用,能够做到既保护生态,又扶植产业,还能够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

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两者的关系是彼此作用、相互促进的,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农业污染及对资源的耗费,可以生产出品质更佳、竞争力更强的生态农业产品,同时还能实现环保与发展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亚旗.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实现路径研究[D].山东大学,2016.

[2] 马广涛.生态城镇的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

[3] 黄承梁.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企业绿色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2.

[4] 鹿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5] 周娜.山东半岛城市群产业生态化分析与评价[D].青岛科技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
构建信息化共享平台 做好“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的人才保障
浅议中小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培育与再造
西部地区新旧动能转换——挑战与应对
新旧动能转换下证券业发展研究
聚焦新旧动能转换 打造优质法治环境
淄博市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践与思考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探究
江苏省OFDI产业升级效应浅析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濉溪县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