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勇华 陈文 徐方
[摘 要]通过梳理文献资料,深入全市各县城、乡镇、村寨对城乡生活污水综合治理情况开展调研,并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座谈,针对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结合铜仁市情,对铜仁市城乡污水综合治理研究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铜仁市;城乡污水;治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总量的增加,在一定时期内城市用水的需求量還将增加,相较而言,城乡的生活污水的产生量必然随之增加。铜仁市城乡生活污水综合治理研究对于改善城乡环境、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和城市、乡镇及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涉及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必然会有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是提升基本环境公共服务、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大环保民生工程,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又是城镇污染减排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我市城乡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工作,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打造“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振兴,是奋力创建新时代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实际需要。在全面梳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全市各县城、乡镇、村寨对城乡生活污水综合治理情况开展调研,并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座谈,针对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结合铜仁实际,对铜仁市城乡生活污水综合治理研究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1 我市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基本现状
(1)总体情况。全市总人口440.2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5.83万人,农村人口264.40万人。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测算,生活污水37.9万吨。其中城镇产生污水22.0万吨,农村产生污水15.9万吨。全市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31座,设计日处理污水量20.5万吨,全市污水处理率仅为54.2 %。全市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从无到有,发展迅速。但总体来看,全市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2)主要成效。一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市12个区县均建成污水处理厂,对收集的污水进行了有效处理。二是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相对成熟。我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技术主要为A2O、AmOn、SBR和一体化氧化沟等,出水水质满足一级 B 标要求。三是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均有专门运维机构,从业人员数量、技术、经费等基本满足正常运行要求。四是在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运维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以铜仁市某县为例,投资约7000余万元在13个乡镇实施了27个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点,并建成农村污水智能化管理中心,用大数据平台对各处理站点进行可视化、远程操作控制,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3)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收集管网建设与污水处理规模不匹配。沿河县城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污水收集率低于40 %。其他区县城区及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和设施不完善,收集管网建设滞后且损毁严重。二是雨污分流不彻底。部分城区房屋密集、道路狭窄,排水系统改造困难,且多采用雨污合流制,导致进水浓度低,影响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三是乡镇污水处理厂从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性不强,设备故障率高,污水超标排放时有发生。四是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集中处理难度大。我市农村大部分为山区,村庄地形高低错落,居住分散,集中收集需要埋设较长管线,费用高;要实现我市农村地区污水的集中收集,还存在集中供水、改厨、改厕问题,需要大量资金及人力,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集中处理难度大。
2 我市探索农村污水处理的实践与启示
以铜仁市某县为例,该县以“两区一走廊”布局,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题,对乡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超前谋划,统一布局,探索了农村污水治理从设计、施工、投资、运行、管理一体化的推动模式,和分散式一体化生化处理+人工湿地处理技术路径,成功破解了乡镇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难、处理难、管网建设投资大、运维成本高、后期监管难等诸多问题。
(1)主要做法。遵循“污水治理与生态移民相结合、与传统村落环境整治相结合、与重点流域水库环境治理相结合、与城乡亮化美化相结合、与地形地貌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区相结合和与环境敏感区相结合”7个相结合原则。一是髙规划明确目标。坚持“农村治污、规划先行”和“高起点、接地气、贯到底”的工作要求,提前编制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打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镇、村和自然寨及群众相对集中的聚居地为单位,通盘考虑,制定计划,统筹推进。二是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吨级污水处理规模,并与重点流域水库环境治理相结合,与生态移民搬迁相结合,与环境敏感区相结合优先考虑关键区域及敏感地带,现该县已启动建设和投入运行的乡镇污水处理点共27个涉及13个乡镇(街道)。
(2)主要经验。一体化生化处理+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和分散处理方式符合农村治污的实际,主要经验有:1.占地少。所修建的污水处理设施统一实行地埋式,100吨级污水处理站仅占地450平方米,是传统工艺占地面积的50%;2.耗能低。100吨级的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的日耗电量30度左右,是传统工艺耗电量的50%,只需民用电220千伏电网可完全启运设施运行。3.投入少。100吨级的污水处理站建成并正常运行需投资100万元左右,是传统工艺污水处理站建设成本的75%左右;4.水质好。工艺是生化处理+人工湿地,通过处理后的水质可以到一级A标准。5.精管理。污水处理设备建成运行后,实行“大数据”管理,一个管理人员可以管理20个以上的污水处理站。运维人员用手机可以实现日常管理工作,对站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管理成本,形成了终端站点,运维人员、监控中心及监管单位的综合管理网络。6.环境好。进的是污水、出的是清水,地理式无异味,湿地增加绿化,是花园式的污水处理站。
(3)主要启示。1.因地制宜、长短结合。根据地理条件、经济水平和群众期盼,科学确定本地区农村污水治理整治短期和长期目标任务。2.示范先行、有序推进。优先考虑重点流域、生态移民搬迁地、环境敏感区等地,通过试点示范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带动整体提升。3.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探索物联网、大数据、专业化运营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
3 对我市城乡生活污水综合治理的思考与建议
(1)统一标准。为实现城乡生活污水治理目标,主城区、开发区及其他各区(县)的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應在污水排放标准、核心工艺等方面统一标准。建议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的排放标准如下:1.环境敏感区域: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点流域两岸 500 米范围内的农村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不能新增排污口,位于上述区域及周边的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应回用,不能直排。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外从事可能损害保护区功能的工程建设活动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建设项目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影响专题论证报告,将其纳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2.非环境敏感区域的农村集中处理设施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并预留远期提标空间。
(2)城区优先、逐步推进。加快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尽快实现我市区(县)主城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加快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现全市行政村环境整治全覆盖。力争到2020年,实现村庄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管控。
(3)全面提升运营能力。各区(县)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委托社会化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有的由政府企业运营。建议充分利用物联网及大数据管理模式,逐步实现运维人员用电脑或手机进行日常管理工作,对站点设备进行远程临控并实现实时指令传输,实现一个人管理多个站点,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管理成本,形成监控中心及监管单位的综合管理网络大格局。
[参考文献]
[1] 肖军.城镇污水处理水资源循环利用综述[J].上海节能,2016(10).
[2] 崔建鑫,赵海霞.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空间优化配置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6(03).
[3] 陈昌旭.奋力谱写新时代“一区五地”建设新篇章[N].贵州日报,2017-11-3.
[4] 杨清江.陈昌旭在铜仁市委党校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时强调:用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奋力谱写多彩贵州新未来新时代铜仁新篇章[J].知行铜仁,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