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竹青
摘要:山西是中国戏曲的发祥地之一,晋剧是中国的地方剧种,起源于山西中部,被叫做“山西梆子”。晋剧在发展的过程中,借鉴了山西和总部地区人民的歌谣,秧歌的特点,发展成一种别具特色的剧种。山西晋剧中人物的传统戏服也伴随着中国的戏曲发展,到了明朝的时候,形成了特有的穿戴制度。晋剧中人物的传统服饰设计在结构上别具匠心,色彩艳丽,图案丰富,延续了中国古代戏曲服饰的特色。晋剧传统服饰的华丽外表和精美做工在艺术美学上都遵循着很强烈的等级制度,这与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密不可分,通过对于晋剧服饰的研究对山西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晋剧;传统服饰;美学思想
中国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8)07-0111-02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伟大发明,包含着古人的智慧。戏曲是演员通过唱念做打的形式为基础,融入音乐和舞蹈为一体的一种舞台艺术。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了多个朝代才形成现在完整的戏曲文化。戏服作为载体,是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表演中起着重要作用。山西晋剧人物的传统服饰有着特有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样式众多、面料华丽、图案精细、纹样丰富,单单拿出一件都是精美的艺术品。在山西,晋剧作为主要剧种家喻户晓,晋剧人物的服饰也极具地方特色,拥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我选择《初探山西晋剧人物服饰的特点》作为研究课题,希望通过对山西晋剧人物服饰的深度研究,深入了解地方剧种,并且可以将其融入到现代服饰的研究制作中。
1 晋剧服饰的概述
晋剧服饰称为行头,指的是晋剧剧目演出中演员所穿戴的总称,包括头冠、衣鞋、腰带等。晋剧作为以演员为主体的表演形式,服饰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服饰作为映入眼帘的载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绚丽多采有着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它的辉煌华丽散发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每一件晋剧服装都是很精致的,多样的颜色、别具匠心的图案,给人以猛烈的视觉冲击,让我们无时无刻不赞赏。晋剧人物服装上的纹样图案,非常讲究,例如龙凤图案。龙和凤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象征,包含着古人的信仰和智慧,晋剧服装上的龙凤图案辉煌绚丽,造型让人惊叹,这样的图案也让人物的形象更加突出。
2 晋剧服装的艺术特点
2.1 晋剧服装服饰的款式
晋剧服装款式有蟒、帔、靠、褶、衣、盔头和戏鞋几种。
蟒,传统晋剧服装。圆领长袖,蟒服的胸前背后、两肩和膝盖的部位都绣着龙纹,它因此得名。多用在皇帝后妃和文武官员,因此蟒服又被称作为“官衣”,因为穿着这样服装的人非富即贵。蟒服的装饰性很强,大多绣着龙纹和花的图案,蟒服传承了古人对服装意境美的追求,便是用服装来装扮人物。蟒服的圆领和长袖是造型特点,有着庄严感,华丽的龙纹刺绣和花式图案象征着富贵和身份。蟒服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一种不束腰的服装,解脱了传统生活服装,可舞性强,晋剧毕竟是以演员为主体搭载服装和音乐的一种表演模式,而通过这种服装的摆动可以表达人物情绪和状态。晋剧是以演员为主体搭载服装和音乐的一种表演模式,而通过这种服装的摆动可以表达人物情绪和状态。蟒服借着略微夸张的长袖,使表演动作更加丰富,更加夸张,也可以肆意传达人物感情,更好的传达晋剧内容。
帔,起源在明代。晋剧帔的根本样式是俩个袖子较长,在胸部上面是宽宽的领子,袖口下面带着水袖,帔服的左右胯部开着叉。帔分为男帔衣和女帔衣,男帔衣长,女帔衣则短。所以女帔衣的下半身经常系着百糟裙。在帔设计方面,女式帔衣的衣领是如意形状,环绕着脖子一圈。男帔衣则是用着长方形的形状。帔的造型和华丽的蟒服不同,晋剧服装的帔按照性别分为男帔衣和女帔衣。
靠,晋剧传统服装,又叫做甲衣。在晋剧服装中,明代形成的靠,专门为武将所穿。靠是晋剧乃至中国其他剧种中最有特点的一种服装,纹样最为精美,而且密集,所以靠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靠的基本款式是圆领,袖口较紧。靠尤前后俩部分组成,长度到达脚面,靠背后那一部分的腋部有俩个窝,是用来连接靠的前部的,背后的腰部俩侧有两根搂带,和前腰相绕。靠的双腿俩侧分别有一块用来遮挡腿部的挡板。靠修满了甲片的图案和纹样。女用的靠和男靠大致一样,只是腰部以下有着彩色的飘带。
褶,传统的晋剧服装,斜领子,长衫。褶是普遍应用的燕服。褶服一般是黎民所穿戴的服装,也有少数官员和家眷穿戴。男褶的衣服比较长,长到脚面部位,褶的左右胯部往下开着衩。女式褶是又一对大大的襟,领子较小,衣身也比较短,只到膝盖部位。褶的造型简单,功能多样,大多作为外出穿着的便服,虽然褶的造型简洁,但是可以用来装饰的部位很多,所以图案和纹样更加醒目。在晋剧表演中,褶的穿着较少,主要是年轻小生穿,款式比较少。褶分为男式褶、女式褶和老褶。
衣,衣本上衣,后用作衣服的统称。衣是晋剧中的传统服装。在衣类中,可以分为长款衣、短款衣、配衣和专用衣这四类。
盔头,是作为表现身份地位,在晋剧中是不可或缺的。盔头在晋剧表演中是必不可少的装饰,在晋剧表演中有着重要地位。盔头以冠、帽、盔为主。紫金冠,晋剧表演中是太子、地位显赫的将领这样身份尊贵的人所佩戴的装饰。还有九龙冠则是皇上所佩戴的特殊冠子、或者是王侯将相家族成员所穿戴。晋剧表演中,武将将领头戴的冠叫做盔,也是特有装饰。帽,帽分为皇帽和候帽,皇帽是皇帝在金銮殿,重大禮仪祭祀的场所佩戴的礼帽。皇帽前高后低,龙纹环绕四周,以彰显帝皇威严。晋剧表演中的太师丞相,也有特有的帽式,叫做汾阳帽。
戏鞋,戏鞋在晋剧表演中种类不多,戏鞋和古时候的履比较相似,在造型和设计上也较为接近。主要有朝靴,白色的厚底,黑色的鞋面。演员在表演是脚上需要裹上衬布,起到保护的作用。
2.2 晋剧服装的色彩
晋剧中的剧目主要表现古代人事,大多是封建社会的生活,剧目多以历史为依据,所以在晋剧剧目中,等级的制度也深深印在其中。晋剧服饰从色彩上遵循着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这种观念在晋剧服装的色彩采用上有着明显的运用。官员服装服饰根据地位高低,也分为紫红蓝黑这样从高而下的顺序排列,配上象征着身份地位不同的图案和纹样,社会地位一目了然,因为在封建社会中,人被分为高低贵贱,所以晋剧传统的服装服饰遵循着这样的思想,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纹样代表着不一样的地位。晋剧传统服饰的色彩遵循着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
2.3 晋剧服装的面料
晋剧表演中的服装服饰面料,多用呢、纹布和大缎,也有一些洋缎、麻布和缚丝等等。蟒的质料为大缎。帔主要用的是大缎和绉缎俩种。晋剧剧种发展的初期,戏服大多用着比较差,比较低档戏服面料。一直到了抗战时期才被大量的淘汰。大缎又叫做素缎,产自苏州.有着高中低三种,一直沿用到现在。
3 晋剧服饰的艺术特色
3.1 晋剧服饰的美学思想
晋剧传统服装服飾的款式多种多样,色彩丰富,图案唯美。因为晋剧中服饰都继承者封建思想,所以不同的服饰都有指定的人物去穿戴。晋剧剧目的表演背景大多是古代时期,表达的思想大多偏向古代社会浓烈的封建思想。晋剧服饰正好传达了这样的思想。封建社会几千年所留下的思想在服装上得到了体现,不是一朝一日所能完成的。晋剧的发展也经历多个阶段。人们对于服装的理解,从远古时代作为区分人与动物的标志,用作遮羞的体现。可以看出,服饰的美学思想早就存在。在封建社会,传统服饰得到延续,不仅是形式上的延续,更重要的是通过特定的服饰体现了封建时期人们最重视的等级制度。通过服装可以分辨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身份,更能体现出政治的存在,人物的三六九等都通过了服装做出分别。中国戏曲服饰来源中国古时候民间服饰,晋剧人物的服饰则是来源于明代,中国的明代是封建思想最为繁盛的时期,阶级制度鼎盛,是封建制度的顶峰时期,于是在这种背景下晋剧服饰所表达的等级制度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通过对晋剧服饰的盔头研究不难看出,从帝王后妃到文臣武将,所佩戴的头饰都是层层递进。晋剧服饰的穿戴体现也是非常到位和讲究,从晋剧服饰蟒帔衣的放置箱和盔头鞋的放置箱都是不同区别。从晋剧服装服饰的研究中,服饰的色彩所表达出的等级制度也是非常强烈的,晋剧服饰也继承了这一特点,黄色为帝王之色,赤白黑青作为官员服饰颜色在晋剧服饰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与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和文化沉淀密不可分。对于纹样图案来说,明代正是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繁盛的时代,服饰的图案大多取自苏州苏绣,龙纹、祥云、丹凤、梅竹等。晋剧服饰中,纹样不仅可以在帝王官员服饰上装饰,平民百姓也可以。只是,所体现的等级有着明显区别。
晋剧服饰中的美学思想,是沉淀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悠久发展,晋剧服饰有着自身宝贵的艺术价值。
3.2 晋剧服饰的艺术表现形式
对于晋剧服饰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说,需要演员与服饰来配合,就服装来言,服装的质地、款式、物质形态,来表现其艺术表现力。晋剧服装与服饰的艺术表现形式大多通过剧目中演员的舞台表演所表现,例如晋剧中一些演员通过舞蹈的形式加以表现,晋剧表演者在舞台上通过一系列动作让整个表演具有律动感,通过举手、迈步和行走等一系列动作表示出来。演员所表现剧目中或喜或悲都要配合相对应的舞蹈动作,而服饰在其中则扮演着人物表达情绪的媒介。例如生气时的甩袖动作、高兴时摇晃头冠的动作等等。综上而言,晋剧服饰所表达现的艺术形式,大多通过服饰与演员动作的配合来表现。
4 结语
晋剧在经过了200年左右时间的发展,在同治时期到新中国成立期间,历经兴衰,发展道路坎坷,但终究还是保留至今。通过对晋剧传统服饰中的蟒、帔、衣、盔、鞋的研究,了解了古代社会强烈的封建思想制度。山西戏曲随着改革开放蓬勃发展,逐渐向其他省份蔓延,晋剧服饰的华丽唯美也被更多人们熟知。晋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艺术的传承益于弘扬民族文化,应该得到更多的发扬。
参考文献
[1]李平,面料再造的艺术表现力[J],服装设计师2009,10.
[2]高格,细说中国服饰[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9.
[3]李富华,明代山西戏曲活动初探[J].2003,63(3).
[4]周汛,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12.
[5]徐海荣,中国服饰大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
[6]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