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山区协同发展评价研究

2018-05-14 17:05穆松林郭艳军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

穆松林 郭艳军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山区可以作为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共建一体化发展的实验田和突破口,但目前尚缺乏协同发展评价研究。基于55个县区市数据,运用变异系数,通过构建京津冀山区协同发展测度模型,识别京津冀山区空间差异和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人均GDP、人均耕地、单位公路里程、农民人均收入四个指标的变异系数都在40%以上,京津冀山區各县区市发展水平总体差距明显,协同程度较低,需要加强全方位的顶层设计。

[关键词]京津冀山区;协同发展;变异系数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分别就城市群、产业、交通、生态等方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问题、对策等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京津冀山区占京津冀地区总面积的54%,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指引下,京津冀山区发展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此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山区分别展开,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而言,山区可以作为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共建一体化发展的实验田和突破口,但目前尚缺乏协同发展评价研究,本研究基于55个县区市数据,运用变异系数,通过构建京津冀山区协同发展测度模型,识别京津冀山区空间差异和动态变化。

1    研究区域概况

京津冀山地主要有燕山和太行山两大山系,分布在京津冀地区的北部和西部,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被定位为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区。本研究的京津冀山区以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03)界定的山区县和丘陵县为基础确定,研究区域共涉及55个县区市行政单元(8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39个县,4个民族自治县),面积116487.78km2,占京津冀地区总面积的54%,人口2491.4万人,占京津冀地区总人口的23%(图1)。

北京市涉及门头沟区、昌平区、房山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面积12079.78km2,占京津冀山区总面积的11%,人口458.9万人,占京津冀山区总人口的18%;天津市涉及蓟县面积1590km2,占京津冀山区总面积的1.4%,人口89.8万人,占京津冀山区总人口的4%;河北省涉及8地级市,石家庄市有井陉县、灵寿县、赞皇县、平山县、行唐县、元氏县、鹿泉市,唐山市有迁西县、迁安市、丰润区、遵化市,秦皇岛市有青龙满族自治县、抚宁县、卢龙县,邯郸市有涉县、武安市、邯郸县、磁县,邢台市有邢台县、临城县、内丘县、沙河市,保定市有涞水县、阜平县、唐县、涞源县、易县、曲阳县、满城县、顺平县,张家口市有蔚县、涿鹿县、赤城县、崇礼县、宣化县、阳原县、怀安县、万全县、怀来县,承德市有承德县、兴隆县、平泉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共47个县,面积102818km2,占京津冀山区总面积的88%,人口1942.7万人,占京津冀山区总人口的78%。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县市统计年鉴》、各省、市、县统计年鉴。主要选取人均GDP、人均耕地、单位公路里程、农民人均收入四个指标变量来进行分析。人均GDP反映地区经济实力,人均耕地则反映地区资源承载能力,单位公路里程则反映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情况,农民人均收入则反映当地生活水平。

2.2    研究方法

京津冀山区涉及的各县区原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域,彼此存在一定的分割发展,发展差异明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冀山区发展也迎来整合发展的契机。京津冀山区差距是京津冀山区一体化发展首要面临的问题,也反映京津冀山区一体化程度。本研究基于县域数据,运用变异系数,研判京津冀山区差异,并进一步基于自然断裂点法将山区县域分类,所得结果在ARCGIS软件中可视化,识别京津冀山区空间差异和动态变化。

变异系数公式:

其中是变异系数,是变量,是平均值。

由于衡量区域经济差异时一般采用人口加权的变异系数,所以在以人均GDP为衡量经济差异时使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是变异系数,是变量,是平均值,是个区域的人口总数,是第个区域的人口数。

3    研究结果

人均GDP、人均耕地、单位公路里程、农民人均收入四个指标的变异系数都在40%以上(图2)。人均GDP变异系数从2000年一直到2004年都在上升,2004~2010年保持稳定,2010年后则开始下降。人均耕地变异系数总体来讲是呈现下降趋势。单位公路里程总体上也呈现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最高点近70%下降到2012年60左右。农民人均收入变异系数同样总体上呈现缓慢上升态势。结果表明:(1)京津冀山区总体来说在多个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四个指标值的变异系数达到40%以上,可见京津冀山区各县区市发展水平总体差距明显。(2)人均GDP、人均耕地、单位公路里程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表明京津冀山区在经济实力差距正在缩小,而另一方面,随着京津冀山区内欠发达地区的相继开发建设,耕地出现下降,致使耕地总量水平呈现下降,与其他发达地区的人均耕地水平逐渐靠近,同时由于国家大力支持山区发展,京津冀山区交通基础设施逐渐整体提升改善。(3)在京津冀山区区域差异当中,近年来经济实力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差异是最为显著的差异,其次资源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差异。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基础设施仍然是缩小山区区域差异的重要任务。

从京津冀山区的人均GDP来看(图3),从1988年以来,呈现增长的态势,1988~2013年间人均GDP呈增长态势,但是仅增长4倍,京津冀山区总体经济增长相对缓慢,这也一定程度映证环京津贫困带的存在,京津冀山区中的很多山区丘陵县都属于环京津贫困带的范围。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人均GDP一直呈现增长态势,整体上突破平价后的千元大关,而这一时期人均GDP增长的区域由京津唐地区向其他山区扩散,最明显的扩散区域一是向北张家口地区,二是向西南刑台、邯郸地区(图4,1991~1998)。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体制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这些地区产业活力增强,特别是乡镇企业大量兴起,当地煤炭、石材等资源得到开发,经济实力有所上升。90年代末东南亚危机爆发,世界经济遭受严重打击,中国经济受到较大影响,再加上中国国有经济改制调整,京津冀山区经济停滞不前,一直到新世纪头十年京津冀山区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区域(图4,1998~2001)。中国加入WTO后,加上中国经济改革逐见成效,经济开始回升,并进入快速发展期,在此背景下,京津冀山区也迎来发展机遇。从2002年至今,除2008年受金融危机波动以外,经济一直呈现增长势头。这一时期经济实力高值区主要有两个地带,京津唐所属县区及其附近以及太行山麓刑台、邯郸所属的一些县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差距逐渐缩小,高值区逐渐缩小(图4,2005~2012)。

京津冀山区的人均耕地2000~2003年逐渐下降,由人均0.12hm2下降到0.09hm2(图5),而这一时期耕地下降最明显的区域出现在石家庄到保定一线的山区县(图6,2000~2003)。此时正值石家庄和保定高速增长期,年均增长率高达9%以上,大量项目落地,耕地下降较快。2003~2009年人均耕地缓慢下降,这一时期耕地下降最明显区域则是唐山所属的若干县区,2003~2009年间发生明显变化(图6,2003~2009)。这一时期是唐山发展较为迅速的时期,曾跻身河北省发展前列。

京津冀山区单位公路里程2000~2012年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从0.45km/km2增加到0.91km/km2,其中2002~2007年增长最快,进入2007年后单位公路里程缓慢增长(图7),2002~2007间中国交通公路网进一步完善,2002年是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加最多的一年,京津冀地区一批交通干线相继通车,带动京津冀山区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快速提升。由于交通线路走向,京津冀山区并不是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布局区域,只是在若干县区有过境,所以从总体上来说京津冀山区交通基础设施格局并没有明显变化(图8, 2000~2011)。

京津冀山区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从2000~2012年总体保持增长,从2382.9元增长到7640.2元,其中从2003年开始缓慢增长,进入2009年以后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图9)。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京津唐所属县区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明显超过周边县区的水平,成为京津冀山区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地区,而另一个农民人均水平较高的区域则是在太行山麓刑台、邯郸所属的一些县区,与人均GDP水平有明显相关性(图10, 2000~2011)。

4    结论

(1)京津冀山区经济差异总体上比较明显,并且经济差异格局多年来并不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京津冀山区发展格局基本上分为三个梯度类型:第一梯度为京津唐所属的山区县,人均GDP水平以及农民人均水平都处于京津唐山区的前列,依托京津唐行政优势和区位优势,成为京津冀山区发展最快的区域;第二梯度为太行山麓刑台、邯郸所属的一些县区,依托当地丰富的煤炭、石材、铁矿等矿产资源,逐渐形成一批较大工业企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人均GDP水平和农民人均水平都相对处于一个较高水平;第三梯度则是这两个区域之外的京津冀山区的其他广大地区,主要是张家口地区所属山区县以及石家庄、保定所属西部山区县,长期处于经济发展低谷地带,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发展滞后,贫困发生率较高,人均GDP水平和农民人均水平都相对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2)京津冀山区资源水平不断下降,人均耕地高值区逐渐向不发达地区转向,京津冀山区相对发达地区开发程度比较剧烈,面对的资源环境束缚将会逐渐增大,人地关系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特别是京津唐所属的山区县,人均耕地水平下降较快,土地资源紧张程度将会有所加深,同时面临环境保护的压力。

(3)京津冀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差异较大,且总体差异格局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集中在区域内相对发达和交通区位优良的县区,主要受益于面向京津冀地区经济辐射,而面向京津冀山区内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为薄弱。

(4)受制于行政、交通、教育等多方面的障碍,京津冀山区区域差异明显,发展分散性较强,协同程度较低,京津冀山区作为一个整体看,实现京津冀山区一体化发展将面临挑战,需要加强全方位的顶层设计。

[参考文献]

[1] 薄文广,陈飞.京津冀协同发展:挑战与困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10-118.

[2] 张贵,王树强,刘沙,等.基于产业对接与转移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4,28(4):14-20.

[3] 文魁.京津冀大棋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J].经济与管理,2014,28(6):8-12.

[4] 魏进平,刘鑫洋,魏娜.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程回顾、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2):1-6+12.

[5] 连玉明.试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4):107-112.

[6] 张可云,蔡之兵.京津冀协同发展历程、制约因素及未来方向[J].河北学刊,2014,34(6):101-105.

[7] 仇保兴.编制《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规划》的方法和原则[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1):1-4.

[8] 陆大道.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3):265-270.

[9] 汪彬,陈耀.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差距测算及协同发展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5,8:109-116.

[10] 孙久文,姚鹏.京津冀产业空间转移、地区专业化与协同发展——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81-89.

[11] 孙虎,乔标.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5(7):68-74.

[12] 邬晓霞,卫梦婉,高见.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6,32(2):84-87.

[13] 刘敬严,陈国勋.京津冀交通运输与区域經济复合系统协同发展分析[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4):10-15.

[14] 赵莉琴,刘敬严.京津冀交通运输系统协同发展程度的DEA评价[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6,40(1):124-129.

[15] 刘英奎.京津冀生态协作机制建设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1):97-101.

[16] 王喆,周凌一.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研究——基于体制机制视角探讨[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36(7):68-75.

[17] 张予,刘某承,白艳莹,等.京津冀生态合作的现状、问题与机制建设[J].资源科学,2015,37(8):1529-1535.

[18] 张义丰,贾大猛,谭杰,等.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J].地理学报,2009,64(10):1231-1242.

[19] 穆松林,刘彦随,刘春腊.山区沟域经济发展中土地支撑能力评价及其响应途径——北京市密云县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11):1880-1885.

[20] 田永霞,刘晓娜,李红,等.基于主客观生活质量评价的农村发展差异分析——以北京山区经济薄弱村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2):185-196.

[21] 刘颖,路立,张良.蓟县山区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其空间管制[J].城市,2011(1):56-58.

[22] 刘会想,李瑾,孙国兴,等.天津市蓟县山区特色果品产业带建设思路探讨[J]. 农业科技管理,2011,30(2):74-77.

[23] 王辰,李锁,苏畅.生态旅游对蓟县山区乡镇经济拉动作用论析——蓟县调研报告[J].中国城市经济,2011(5):74-75.

[24] 杨君.河北山区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效应及对策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09,22(4):53-55.

[25] 孙世芳,吴庆智,李宏民,等.山区科技扶贫对策论——河北山区科技扶贫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软科学,1999(4):90-93.

[26] 杨建中,田树鹏,王桂芹.河北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浅析[J].河北水利,2013(10):30-31.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
农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路径探析
河北省对接京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研究
协同发展视角下的黑龙江省民办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教学
农业投资的要点及其保障措施
浅谈区域发展协同机制的构建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探讨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智能电网技术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