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欠发达县域实施“名校名师名生”工程的困惑及对策

2018-05-14 09:44吴玉奎
华人时刊·校长 2018年2期
关键词:名校名师工程

吴玉奎

实施“名校、名师,名生”三名工程,是为了充分发挥他们带动和辐射作用,引领广大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管理和教学方法,走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子,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名”的定义

名校是指具备一脉相承的和谐统一科学与人文精神,注重学生独立人格的塑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统一,立足于为未来社会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劳动者,能最大限度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并能尽一切努力,帮助教师成名成家,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兼容并蓄气韵的学校。

名师是指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并得到同行广泛认可的教师,相对校内来说就是拔尖教师;他们必须师德高尚、学识渊博、教艺精湛、技能过硬,业绩出众,具有敬业奉献精神。

名生是指具有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能力且人格健全,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认可的现代中国人。

“三名”工程深得人心,也是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巨大动力,但是我们这里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实施三名工程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资金缺乏,优质教育资源依然难以满足需求。由于教育资金严重不足,教育均衡短时间难以实现,城乡教育发展还不平衡:一是硬件设施方面。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农村中心小学与分校之间,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无论是校舍建设还是教育教学设施配备,都存在一定差距。二是师资力量方面。总体来看,农村学校因资金不足,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较少,甚至没有,在学历、综合素质、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与城区仍然存在差距。许多学校尤其是名校反映教师编制比例相对比较紧张,学校教师工作量普遍较大,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接受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不利于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影响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发展。

导师少,后备人才不足,教师敬业钻研精神不足。一是县域内名师本来人数就较少,一大批七十年代由苏南到苏北支教的老师都进入退休年龄,又有部分中青年优质教师人才外流到苏南、苏中和各地的私立學校,因而本地的名师人数在大幅减少,他们的示范辐射能力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二是近几年名校在扩容,引进大批年轻教师,教师队伍的青黄不接期还没有渡过,教师结构不够优化,严重影响学校发展。三是部分教师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没有工作激情,没有创新,工作中,说得多,做得少,对上应付,对下凑合,不敢担责任、担风险,拜金主义严重,缺少刻苦钻研、追求上进的敬业精神,也严重影响教师自我发展和学校发展。

教育理念落后,缺乏长效机制和考核办法。社会大环境差,校长、教师急功近利,学校缺乏培养规划,教师不能够自觉践行自己的从教生涯规划,存在投机心理。有的学校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执行“三名”工程制度不够有力,落实不够到位,只讲人情,不看业绩的现象;教师人才引进、流动机制还不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考核学校、教师的机制随意变化,不能在动态的发展中坚持自己的特色,缺乏长期性和针对性。学校关于促进教师展业成长的规章制度的制定没有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在执行过程中有的与我们设计的初衷不相一致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制约了我们很多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步伐。

创新意识淡薄,找不到实施“三名”工程突破口。在“三名”建设过程中,各单位都在制定方案,制定标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想了很多办法。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地进行落实,有些甚至无法得到落实。这不仅造成了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也对今后名教师培养工程的深入开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些单位在名教师培养工程中只注重轰动效益的活动宣传,但在活动结束以后一切照旧,所在单位教师日常教学活动,教研活动并没有丝毫改观。各种赛事获奖人员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该单位教师素养的高低,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过分地强调,宣扬获奖情况,而轻视日常教师素养的提升,则是目前名教师培养过程中又一种常见现象。因为,赛事获奖要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且受益面很小,并没有绝对的代表性,这种过分关注获奖结果,而放弃对全体教师培养的发作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加强领导是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保证,也是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但是在学校,特别是教育这个特殊的行业里,我们的行政指导必须在教育规律的范畴下慎重的进行。否则,很可能出现“好心做坏事,好事办不好”的尴尬局面。

解决的思路与对策

明确目标,狠抓落实,铸造名校,建立健全“三名”工程长效机制。“三名”工程是一个系统各复杂的工程,各级部门应多方探索,长期坚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增加投入,加快发展。制定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长远规划,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使教育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为实现工作目标提供财力支持。 “三名”的遴选、推荐工作要坚持确保质量、好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广泛听取意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要对在岗中小学教师进行能力水平测试,成绩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要自费离岗进修学习,待成绩合格后竞聘上岗。加大投入,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为市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提供科研经费,并提供一次半个月左右的外出考察机会,定期选派部分优秀区级骨干教师到有关大学、学院深造学习,组织校长进行交流研讨,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开展与名校与薄弱学校手拉手共建活动,系统学习名校的先进经验,提高办学层次。

内引外联,强化培训,成就名师,拓宽实施“三名”工程培养渠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局抓住提高师资水平这个关键环节,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和完善了适应素质教育发展,开放灵活的培训体系。一是采取选派骨干教师出国研修,在职进修,考察学习,挂职锻炼,青蓝工程等多层次的专题培训形式,促进师资师德修养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二是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本着对“三名”工程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大对“三名”培养创建的支持力度;教育行政部门及各教学单位要注重发现典型,自我培育名师、名校、名校长品牌,建设一支名师、名校长“预备役”队伍。三是采取集中学习和专题辅导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聘请省、市的知名教育专家重点指导,个别培养;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名师、名校长担任我县“三名”工程的培养顾问,蹲点指导,全面提高培养对象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四是建立健全名师、名校长培训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确保培训质量和实现培育目标;制定诱人的优惠政策,通过高薪聘请、公开竞岗、择录优秀大学毕业生等形式,吸纳优秀教育人才来我县学校任职、任教,解决优秀教育人才外流问题,逐步扩大名师队伍,提高名师品位。五是利用省市开展名校支教和“手拉手”工作的契机,争取更多的名师到本地支教,做好传帮带,使本地“三名”队伍快速发展壮大。

丰富内涵,举措的当,培育名生,加大“三名”工程考核评价力度。各学校深刻领会培育“三名”的要义,把“学会做人”放在第一位,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优化课程设置,搭建多元平台,建设培育“三名”工程的载体。制定完备的目标制度,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县局要加大对“三名”工程的督查。将此项工作列入每年度教育工作考评之中,对工作抓得好、有实效的,予以通报表扬,并优先安排各种奖励激励政策;对工作不主动,敷衍应付的,通报批评,直至取消其教育方面的项目安排。实行重点考核,动态管理,名师、名校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其名师、名校称号;名校出现管理混乱,教育教学质量连续两年滑坡的,取消其名校称号。

放大效益,彰显“三名”工程影响力,辐射力。教育部门要有效地利用好当地有限的“三名”资源,增强名校、名师、名生的辐射力,坚持推进名校集团化和城乡共同体建设,继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范围,缩短新建和薄弱学校成长期,促进教育高水平均衡。探索建立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等制度,指导、带动农村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城乡交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率,进一步加快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相对薄弱的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共享、教改成果共享和名师名校资源共享制度,放大名师工作室的能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虽然我们在实施 “三名”工程中遇到一些困难,那只是前进中的曲折,只要我们树立必胜之决心,就一定能克服万重困难,获得最后成功。

(江苏省泗洪姜堰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名校名师工程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全国名校导数高考满分模拟卷(A卷)答案与提示
全国名校导数高考满分模拟卷(B卷)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名校办分校,如何趋利避害
五室友被英国同一名校录取
浅议"名师"
名师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