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 焦心舒
摘 要:2016年以来,六师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各项扶贫开发政策、深化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和低保兜底各项工作,脱贫攻坚取得一定成效。本文梳理了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强化脱贫攻坚作风为抓手,探索出一条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的路径和办法助50团和北塔山牧场实现脱贫。
关键词:六师;脱贫攻坚;精准扶贫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4-0019-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1 六师扶贫开发的基本情况
2016年摸底的全师贫困户1 708户,4 780人,2017年计划2 886人,实际实现脱贫3 016人,完成计划的104.5%,六师托管的南疆50团的贫困人口由141增加至218人,兵团共有10个贫困团场,六师占2个,北塔山牧场和代管南疆三师的50团,北疆地区一个贫困团場就是北塔山牧场,六师脱贫攻坚任务重,目前北塔山牧场的扶贫主要通过团场集体代管和异地搬迁安置,南疆50团的脱贫思路主要靠输血和造血结合。
2 六师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
增收致富渠道不宽,目前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还是靠种养殖、土地流转和国家政策帮扶为主,外出务工只占收入的一小部分,收入较少,而且近几年外出务工的形势不好,收入不稳定。
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不足,缺乏自主脱贫,自主就业、自主择业、自我发展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部分有劳动能力的也依靠国家政策性补贴,自主脱贫的意识不强。
帮扶措施不够精准,帮扶形式过于单一,成效不明显。
贫困户档案不健全不完善,调研中发现个别团场对自己团场的贫困户的情况不清楚,尤其是对基本信息、家庭情况都掌握的不准确,没有按照“因纳就纳,因退就退”的原则实现动态管理。
3 六师脱贫攻坚的思路和对策
3.1 强化扎实的脱贫攻坚作风
以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为抓手,强化扎实的脱贫攻坚作风,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到“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会议精神,由关注脱贫的速度向脱贫的质量转变;由开发式扶贫向“开发式+保障式扶贫”相结合,自治区也提出在脱贫攻坚上不要冒进,不要急于求成,要聚焦精准发力,清晰的掌握贫困户的底数,掌握动态管理的过程。
3.2 探索贫困人口持续增收的路径
3.2.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政府在协调各方、营造企业生产经营良好环境、获取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实行师市统筹谋划、部门协力推进、团场狠抓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有效整合资源。一是将各种扶贫资源转化为扶贫资产。二是利用政策和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扶贫。
3.2.2 发挥合作社的载体作用。将合作社作为整合扶贫资源、组织贫困户和职工参与市场经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平台,建立资产收益扶贫长效机制。由连队党支部和连队管理委会牵头,组建由专业大户领头的专业合作社,吸收本连队贫困户为社员,鼓励贫困户以土地、物资、劳力、资金(政府贴息贷款)等入股脱贫。
3.2.3 发挥贫困户的主人翁作用。通过贫困户入股企业或合作社,将贫困户的利益与企业或合作社的发展捆绑在一起,有效调动了贫困户的积极性。企业和合作社通过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优先聘用贫困人口务工,帮助贫困户积极参与产业发展,逐步在贫困户中培养出一批带头人和能人,让贫困户、贫困农牧团场进一步增强投身扶贫带来的获得感,改变等靠要心理,从而增强摆脱贫困的主人翁意识。
3.2.4 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党建领航脱贫攻坚”的思路,推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共同发展、同步提升。党支部积极为驻团(连)企业服务,主动引进专业大户,为企业和合作社落实扶贫资金、贴息贷款,协调好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连队“两委”的职能作用,增强职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协调解决合作社内部社员之间的矛盾纠纷,促进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机制;加强基层人才培养,努力培养“三农”工作队伍和团场新型职工。
4 脱贫攻坚的具体办法
做好北塔山牧场的集体代管,异地扶贫搬迁,分四年搬迁300多户1 500多人,主要在共青团和芳草湖、新湖农场进行安置,在住房方面按照师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政策安置牧民。北塔山牧场是边境牧场,从北塔山搬迁下来牧民的享受护边员的待遇,必须履行戍边护边的义务,土地资源按户分比较合理,由奇台农场和红旗农场来代管北塔牧场的农一连和二连,奇台和红旗农场人均0.4hm2地,奇台农场和红旗的少数民族人均0.67hm2地,为保证公平性建议按照户来划分。派工作组进入牧场,解决北塔山牧场草场补贴问题。依托产业、就业、资金、民生、兜底等工作手段对贫困户实现动态管理。做好北塔山牧场的集体代管,异地扶贫搬迁,2018年计划脱贫465户,1 3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