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晖 贺志明
摘 要:高职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课程,作为高职语文教师,我们们不仅要传授给高职学生一些高职语文基础知识,还要培养高职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修养。这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 “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的需要。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语文;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人文精神的底蕴,是塑造中华魂的优秀素材,对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对高职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将语言文字、民族文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者有机结合,才是完整的高职语文教学。优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精神文明之柱,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魂,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之东方的基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弘扬与传承优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我们们育人之师所肩负的重任。
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高职学生热衷于外来文化,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许多优秀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消失,用方块汉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向高职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作为高职语文教师的我们们应该且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 “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的需要。
二、高职学生的文化现状令人担忧
现状之一:许多高职学生天天嘴边哼唱流行歌曲,却对高职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知之甚少,晚自习的时候,同样也发现许多高职学生应付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后便开始翻看一些网络小说,漫画等等,却对中国古典名著近而远之。
现状之二:现今高职学生许多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已不敌外来的情人节、圣诞节;传统食品汤团、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每年到了圣诞、平安夜、西方情人节的时候,高职学生们总是非常兴奋,互相赠送礼物,放学后相约聚餐,可对于传统的节日,高职学生们却只是停留在要放假,可以休息的层面上。
现状之三:如今有的高职学生连写信的格式、称谓都不知晓;有的高职学生在写作文时,不会使用成语,更别说是名句了;有的高职学生对阅读古籍文献、对对联更是感到困难;有的高职学生认为像范仲淹、文天祥这样的人是呆子,或是杜撰的;有的高职学生甚至对中华传统文明中的讲仁义、讲诚信等传统美德嗤之以鼻。甚至在考试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一道关于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施耐庵的《水浒传》的锁具语言运用题目中,竟然有些高职学生将《红楼梦》和《水浒传》的作者都搞混淆了!这样的错误真是让我们对高职学生的高职语文文化修养大吃一惊。
现状之四:近年来商业文化、快餐文化的泛滥。使网吧、卡通书、娱乐周刊、武打电影、影星歌星纷纷走进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他们被这样的社会文化包围着、浸染着,被喧嚣、浮躁的社会心理影响着、干扰着。他们迷恋于武侠小说、言情故事和武打影视片当中,尤其是网络的出现,更多的青少年空暇时间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漂流,以致不懂得起码的做人道理,不懂得起码的尊老爱幼;对自己的父母轻者出言不逊,重则跳楼恐吓,离家出走。他们中有些人只知道周迅,不知道鲁迅;只知道谢庭锋,不知道雷锋;只知道陆毅,不知道陈毅;只知道张柏芝,不知道毛润之……
三、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与措施
1.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作用。中国传统的古诗文不仅意境优美,而且形式多样,语言精练,思想深远,记录了中国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更是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古诗文可以说真实地传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活,形象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品质、气节和传统美德。在全国高职语文阅读课本中都有古诗文的学习、背诵,而且比重很大,内容形式多样。古诗文的作者总是用形象、简短的语句,表达深刻的含义,可以说古诗文意境悠远,文化氛围浓厚,是在高职语文阅读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2.在国学故事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正确使用它,往往能起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作用。高职语文中有许多经典的国学故事,如成语故事《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三顾茅庐》《闻鸡起舞》《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铁杵成针》等。在课堂上开展以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听、说、读、写、记、演等综合高职语文训练活动,能有效提高小高职学生的高职语文素质和文化素养。历史故事具有很深厚的历史背景,从中可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节、习俗和节日等。比如,传说《牛郎织女》,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由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巧节,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的真正由来。还有端午节、寒食节等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相应的传说和历史故事。所以,加强对这些寓言、传说、历史故事的阅读,是在高职语文阅读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3.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引导高职学生课外阅读传统名著不可忽视。尤其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大名著,以章回小说的形式开创了语言叙事的新篇章,更好地保存了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流传具有深远意义。它们分别介绍了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对文化的影响,有鲜明标志,可以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历史缩影。
4.在传统节日熏陶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利用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如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引导高职学生自主了解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指导高职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整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进行交流、展示,评出优胜小组。另外还可以建议高职学生自己动手试着包粽子,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情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在平时上高职语文课时,我们也在有意识的将这些传统的节日穿插进去讲,既调动了高职学生学习高职语文的兴趣,又加强了他们对傳统节日风俗的回顾,这样的高职语文课堂生趣盎然,这样的文化传承意义深远。
总之,作为高职语文老师,我们们应本着对高职学生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帮助高职学生真正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
杨晖,女,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基础课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华艺术教育;
贺志明,男,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基础课部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中华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