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
摘 要:高校冰雪教学是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太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大好契机。在此背景下,通过对高校冰雪教学适应性发展策略的探讨,以期实现对我国高校冰雪教学发展现状的改善,切实提高高校冰雪教学的实用价值,进而为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健康、持久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冬奥会 高校冰雪教学 适应性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c)-0116-02
冰雪教学是我国高校冬季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肩负着培养广大高校学生冰雪运动技能的重要责任。但是,通过对我国高校冰雪教学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冰雪教学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不仅有碍于我国高校冰雪教学整体效果的提升,同时,也会对我国冰雪运动的全面普及与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宣布: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在筹备冬奥会期间,为了夯实冰雪运动的发展基础,推动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我国有先后出台并实施了“三亿人上冰雪”以及“冰雪运动进校园”等战略决策,由此标志着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步入了全新的发展时代。在此背景下,要求我国高校冰雪教学应做出适应性的调整,用以改善冰雪教学的发展现状,提高其整体效果。这对于提高广大高校学生的综合性冰雪运动能力,促进高校冰雪运动的全面普及,推动我国冰雪运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1 我国高校冰雪教学发展现状的阐述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冰雪教学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发展现状存有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具体体现为。
首先,教学内容的陈旧性严重。目前,在我国高校的冰雪教学中,除去体育专业院校外,其他高校的冰雪教学主要以滑冰课程为主,这一既单一又凸显陈旧弊端的教学内容,已无法满足广大高校学生对于冰雪运动技能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因而,学习兴趣低下的现象在广大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
其次,课程设置的范围狭小。由于受气候条件与自然资源的影响,我国冰雪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即使是冰雪资源相对丰富的东北地区高校,在开设冰雪教学课程上也存在着重视程度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现实问题。有些高校为了避免在滑冰课上出现学生受伤的情况,甚至取消了冰雪教学课程。仅以拥有40余所高校的沈阳市为例,只有东北大学在冬季开设冰雪教学课程。因此,这种小范围的课程设置,会对高校冰雪教学的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
第三,教学的整体效果低下。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禁锢,我国高校冰雪教学始终沿用着“达标测试”的评价方法,为了获取理想的达标成绩,学生的冰雪技能学习只能够长期处在机械式的模仿练习当中,其最终的学习效果也仅仅是掌握达标测试所要求的技术动作。而对于相关技术的运动机理、内涵作用以及综合性运用能力则缺乏必要的了解与掌握。因此,“学无所用”的现象极其普遍。这对于高校学生未来的冰雪运动参与,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并且,这种“学无所用”的弊端,会导致我国冰雪运动受众群体的规模逐步缩小,质量逐步降低。
2 基于冬奥背景下我国高校冰雪教学的适应性发展策略
高校体育是我国体育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关键环节。伴随着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目标的调整,社会体育的被重视程度得到全面提高,其重要的筑基作用得到普遍的认同。相对于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而言,推動群众性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是实现冬奥背景下我国冰雪运动全面普及,运动水平不断提升的必要条件。基于此,积极探讨冬奥背景下我国高校冰雪教学的适应性发展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借势冬奥,加大对高校冰雪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成功,为我国冰雪运动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大好的契机。首先,冬奥会所需的现代化场馆设施将逐步建成,成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次,为了确保冬奥会圆满、成功的举办,我国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造势活动,进而营造出有助于冰雪运动发展的良好氛围;第三,在冬奥申办成功的背景下,我国的竞技冰雪运动、大众冰雪运动以及冰雪产业将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进而形成冰雪运动资源的布局规范、开发合理、利用高效的发展状态;第四,“全民奥运”的理念将在北京冬奥会上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从而有效地调动与激发广大民众参与冰雪运动的兴趣,夯实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群众基础。高校冰雪教学作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全新的发展形势下做出积极的响应。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必须要发挥其教学资源的优势,无论是在课程体系资源,还是在基础设施资源,亦或是在人力资源方面,应充分借助于冬奥会申办成功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对高校冰雪教学资源进行实效性的开发与整合,以便于为推动高校冰雪教学的适应性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2.2 拓展内容,推动高校冰雪教学项目的集群化发展
冰雪运动产生于先人们的社会劳动与日常生活,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突出特征。长期以来,制约高校冰雪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学内容的单一与陈旧。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成功,我国冰雪运动势必会步入全面发展的时代。因此,为了适应这一全新的发展形势,要求高校冰雪教学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变革与重组。首先,要加强对冰雪运动项目的搜集与整理,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特征以及相关资源的现状,对冰雪运动项目进行必要的筛选,对其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与设计,在确保项目“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提高其适应性,以便于在高校冰雪教学中能够得到切实的开设与发展;其次,应依据高校学生的兴趣指向,积极引入深受广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冰雪项目,尤其是应加大对冰雪游戏项目的开发与植入,用以提高冰雪教学的趣味性,这对于确保广大学生对于冰雪运动的参与兴趣,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第三,应本着“集群化发展”的原则,设计与开设诸如:滑冰、滑雪、民俗类冰雪游戏、冰舞、冰球、冰壶等课程,实现对高校传统冰雪教学内容体系的不断拓展与充实,构建起既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又满足广大学生学习需求的冰雪教学内容体系。
3 结语
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成功,标志着我国冰雪运动进入了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合理规划、整体高效的发展新纪元。高校冰雪教学是我国冰雪运动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全新的发展背景下,理应在促进冰雪运动受众群体规模不断拓展、群体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高校冰雪教学适应性发展策略的探讨,不仅是高校冰雪教学实现创新发展的需要,同时,更是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提高高校冰雪教学实用价值、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诉求。
参考文献
[1] 姬忠飞.冬奥会背景下冰雪运动进校园策略之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7,36(12):1106-1108.
[2] 王诚民.申办冬奥会对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14(11):53-56.
[3] 陈国志.长春市普通高校冰雪运动课开展现状调查及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