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是以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应具备的工作能力为依据,通过工作岗位的调研,行动领域,工作能力,学习领域的逐一推导构建的“3-3-2”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优化,对部分课程进行调整,最终符合岗位工作对能力的需求,以此培养出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年制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院校开设的课程都属本科的压缩版,将原本五年制的课程压缩成三年,没有形成完整的针对其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且因近几年伴随着各院校对生源的争夺,三年制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质量呈现整体的下滑趋势,再通过本科院校压缩版的课程教学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难度更大,整体教学质量普遍下滑。
一、课程体系的现状
国内现有绝大多数院校的教学是参照前苏联的模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采用的是“2+1”的教学模式,即两年时间在校学习理论课程,最后一年在校外实习医院开展临床实习,课程体系按照公共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三段式教学,此种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已沿用多年,有其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诸多弊端,特别是在课程的安排方面,各课程之间连贯性不强,部分教学内容多次重复,特别是公共课程和医学基础课程的开设学时过多,占了整个三年制教学总学时的近二分之一,使得专业课程学时量不够,甚至部分院校还开设的有数学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中化学,生理,生化等课程的学时量达到每学期近一百多学时,学生在校理论课学习两年时间,第一年基本全部学习的公共和专业基础课程,使得专业课程的学时量总体不足,直接导致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技能训练,人文素养等方面严重缺乏,因此探索一条基于“岗位能力”,又顺应口腔医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在短学制的情况下,达到培养符合三年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课程体系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有极深远的意义。
二、优化的基本做法
我院在总结大多数院校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相关文件,掌握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通过对基层口腔医生的岗位特点和应具备哪些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调研,以此推导出三年制口腔专业学生的学习任务,从而构建出符合高职高专的口腔医学专业的“3-3-2”课程体系。第一个“3”即第一学年主要完成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程、感受工作环境课的实施;第二个“3”即第二学年主要完成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拓展课程、临床见习;“2”即第三学年主要完成基于口腔助理医师岗位的工作任务实习和顶岗实习。
在构建成“3-3-2”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我们依据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对体系中的部分课程进行了改革。原本第一学期学生主要学习的是公共课程和人体解剖、生理、生化等医学基础课程,没有与其专业相关的任何课程,而我院创新的开设了口腔医学岗前技能培养课程,该课程以实验实训为主,通过对镜素描绘画,织毛衣,夹珠子,目测距离,常用器械和设备的辨识、维护等的实训课程,以此培养学生岗前技能,其中织毛衣和夹珠子主要锻炼学生的手部协调能力,对镜素描画主要是培养学生以后通过口镜对患者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以及为口腔解剖学中牙体形态雕刻打下基础。
在开设岗前技能培养课程的基础上,我们也对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拓展课程进行了改革、优化。公共基础课程中删除了医学化学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中将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合并为一门课程,压缩了课时量,同时也压缩生理、生化课程的学时量;专业课程中确定了四门核心课程,分别是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和口腔组织解剖与生理学,因通过对基层口腔医疗卫生机构的实地调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是对基层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和预防,对口腔颌面外科学中的各种疾病的诊疗率很低,一般都转诊至高一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但又鉴于口腔颌面外科学在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所占的权重,我们本着重实践,过执医的宗旨,在几门核心课程的课时量和实验实训比例上做了较大改革,加大了口腔内科、修复课程的实验实训课时量,降低了口腔颌面外科的实验实训课时量;专业拓展课程中增加了口腔美学,常用护理技术,材料学,口腔种植学,牙科诊所管理等,以此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跟上口腔医学发展的趋势。
三、平台建设
在构建“3-3-2”课程体系和对部分课程进行改革、优化的基础上,我院还构建了学生课外学习的三个平台,即分别为:资源共享课程平台,实践教学平台,技能竞赛平台,三个平台的建设是对现有课程体系课外的必要补充。资源共享课程平台中含有大量的教学视频,动画,微课,虚拟仿真,图片,教学课件,音频等,完全能够满足学生在课外通过学校网络自学相关知识;实践教学平台是通过完全开放现有实验实训室的仿真教学区,为学生搭建了隐形课程平台,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的场所;技能竞赛平台则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院内技能比拼,以此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并选择优秀的学生参加国内、省内各级比赛。
四、实施成效
此次基于“岗位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优化,通过近二年的实施与大力推广,学生在专业综合素质,学习成绩,实践技能,实习医院评定等各方面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口腔医学专业人次培养效果显著,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反映良好。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优化也同时带动了实验实训室建设和考试制度改革,实验实训室建成了模拟教学,仿真教学,临床实践教学三大功能区域,而考试制度改革也改变了原有单一的考核方式,将实践技能考核成绩纳入总评成绩。
五、结语
基于“岗位能力”的三年制口腔醫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优化是在通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口腔医生的工作岗位调研,行动领域,工作能力,学习领域的逐一推导构建的“3-3-2”课程体系,并对开设的课程进行了改革、删减等,构建了资源共享课程平台,实践教学平台,技能竞赛平台,带动实验实训室建设,考试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专业学科建设,使得我院的口腔医学专业综合实力,教学水平明显上升,师生满意度良好。当然,该项改革只是专业建设的一部分,面对的三年制教学时间短,生源质量普遍下滑,师资力量紧缺等诸多困难,再者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口腔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专业建设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前行,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建设,师资建设,院校合作建设各等方面,我院将会在各方面不断摸索,创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金徽、李敏艳.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7,3(5):125
[2]许诺、胡书海、董明.口腔医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3):46-47
[3]王伟杰、李达生、李葛红.“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9):5-9
[4]黎祺、陈建刚、吴敏茹.三年制高职高专口腔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和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1):118-119
[5]奚春睿、赵青、赵炯光.口腔医学课程体系分析的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8(3):341-344
作者简介:
金徽(1980--)男,陕西汉中人,讲师,主要从事口腔医学和临床医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