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以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共同构筑创新驱动体系。创新激励企业家精神,促进市场经济完善并重塑国家形象和定位。创新需要完整的制度环境予以支持和鼓励。
关键词:创新驱动;创新体系;企业家精神
一、创新的内涵和形式
1.创新的内涵
创新带来了世界面貌的巨大改变,带来了国家竞争力的重新分化和组合,简言之,就是新观念、新方法、新发明。
(1)创新是对均衡的打破。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在他看来,经济本身不是一个均衡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有活力的过程,保持这种动态和有活力,必须靠创新来打破现有的均衡,创新与社会繁荣和财富增加有直接关系。
(2)今天创新不仅指新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更意味着对现有技术的重新整合。通过优化他人的发明,产生令人难以抗拒的新产品,进而以颠覆整个商业模式和商业生态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革命性”变化,意味着毁灭和创造出新的价值,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
2.创新的形式
理论创新(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了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理论创新,这种理论创新将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和依据。
体制创新(根本)体制创新主要包括:是建立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规范市场法规,改善市场环境,加强市场硬件建设,拓展市场运作领域,营造有竞争力的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
制度创新(保障)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加快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的完善的创新治理体系。加快从政府直接驱动科技创新逐步转为由功能性平台主导推进创新创业、服务创新创业。
人才创新(动力)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现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
二、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创新带来了世界的巨变。具体说来,创新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激励企业家精神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是这个主体中的中枢大脑。企业家发现市场价值的能力,企业家勇于冒险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构成了企业家精神。每一个创新型的公司和国家背后,是一个又一个既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者。企业家精神不仅体现着创造财富的能力,也蕴含着通过创新扩大财富,最终将财富回馈于公众的社会责任感。更多的创新型公司将创新的目光投注于提升弱势群体的生活品质。在这个意义上,创新不仅是社会财富增长的动力,一个公司之所以不断创新,背后支持这种精神的是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对人类普遍福祉提高的社会责任。
2.创新促进市场经济完善
市场经济遵循的是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适应市场规则,不断创新,不断发现和培养新的需求,才能在市场经济中真正存活下来。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不接纳停滞和裹足不前,资源和空间只属于不断创新,发展更快的公司。只有尊重市场和适应市场,与创新精神相伴隨的公司才能在市场的博弈中赢得先机。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被充分尊重,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活力被充分激发。
3.创新重塑国家形象和定位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经历着重新建立自我,重塑国家形象和定位的蜕变和成长。创新彰显出愈来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尽管诸如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国土面积这些外在的方面依然重要,但是国家实力、国与国之间的差距,却更取决于创新的活力,这种内生性的力量。中国当前已处于第二集团的领先位置,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根据国家创新指数2015的数据显示:中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超越澳大利亚,居世界第18位,如期实现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
三、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环境
1.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了鼓励和刺激创新产业在中国不断向纵深发展,中国不断形成和完善对创新产业的制度性保障。2016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规划指出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和服务。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
2.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综合运用创业投资、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金和民间资本进入创新领域,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
3.推进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入实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打造国家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Z].新华网,2016
[2]王海燕.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内涵与评价[J].中国软科学,2017(1):41-49
[3]卢现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资源重新配置追赶型经济转向创新驱动型经济[J].人文杂志,2017(1):1-13
[4]洪银兴.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J].经 济学家,2013(1):5-11
[5]裴小革.论创新驱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J].经济研究,2016(6):17-29
作者简介:
王晓帆(1979--)女,汉族,陕西西安人,陕西省行政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