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斌 刘佳 彭恩嘉 赵雪峰 张军 周小刚
摘 要: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河西走廊中小学校园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校园足球开展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河西走廊中小学校园足球大课间活动存在兴趣小组、分年级和分水平三种活动形式,主要以活动式模式和程序式模式两种模式,本研究对推动河西走廊大课间校园足球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足球运动 校园足球 大课间 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b)-0103-04
开展校园足球大课间活动对青少年的成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足球大课间活动即有利于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放松,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學生在运动中思考、学习和培养友情。通过“校园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青少年和广大社会成员参与体育锻炼氛围,积极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对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兴趣,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青少年及社会广大成员的体质健康水平。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河西走廊校园足球大课间活动现状进行分析,了解足球大课间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所起到的作用,如何能让校园足球得到更好的发挥,给出自己的一点意见或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河西走廊6所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为调查对象,分别是嘉峪关市第五中学、武威第十八中学、嘉峪关市明珠学校、嘉峪关市五一路小学、酒泉市西大街小学、 甘州区马神庙街小学。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根据河西走廊中小学校园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咨询了有关专家和体育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设了《河西走廊中小学校园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问卷。发放问卷210份,回收问卷204份,回收率为97.14%,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95.23%。
1.2.2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的各项数据进行科学整理,统计分析。
1.2.3 访谈法
根据自拟的访谈提纲,在调查过程中随机对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访谈。
1.2.4 实地考察法
通过实地考察校园足球大课间试点学校,了解试点学校的校园足球以及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河西走廊足球特色学校课余时间足球活动的开展现状分析
2.1.1 中小学生每一周课余时间参加足球运动情况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河西走廊小学生一周课余时间参加足球运动的频率,其中只有14%的小学生一周参加5次以上的足球运动;27%一周参加2~5次足球运动;3%的小学生一周只参加一次足球运动;24%的小学生一周偶尔参加;32%的小学生一周课余时间不参加足球运动(见图1)。
通过问卷分析得知,2-5次和5次以上的同学喜欢足球运动,调查者认为:课余时间参加足球运动不仅对提高足球技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能够锻炼身体,所以把大部分运动时间都用到了足球运动项目上;偶尔参加足球运动的学生表示只是纯属娱乐、顺国家足球大流、好奇足球运动;而一周只参加一次足球运动的学生则表示对足球运动不是很了解,参加足球运动对锻炼身体没有多大作用,学生身体协调性不好;调查对象每周课余时间参加足球运动的次数很少的原因是学生把课余时间都用到了各种作业和辅导班,还有一些学生感觉足球运动很累、活动量大,所以不喜欢足球运动。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河西走廊中学生一周课余时间参加足球运动的频率。其中只有4%的中学生一周参加5次以上的足球运动;14%的中学生一周参加2~5次;22%的中学生一周只参加一次足球运动;20%的中学生一周偶尔参加,40%的中学生课余时间一周不参加足球运动(见图2)。
通过问卷分析得知,2~5次和5次以上的同学,很喜欢足球运动,认为课余时间参加足球运动不但能使紧张的学习生活得到一定的放松,还能锻炼身体,还可以提高足球技能,所以花大部分时间在足球运动上;偶尔和一次参加足球运动的学生表示足球运动对锻炼身体没有多大作用,参加别的项目;而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参加足球运动是在浪费时间、没有合适的场地、感觉足球运动很累,所以不喜欢足球运动;中学生每周课余时间参加足球运动次数很少的原因是学生把时间都用到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或作业上。
2.1.2 学生参加足球运动的时间情况
如图3所示,参加足球运动的学生中,每次活动时间在60min以上的仅占5%,35%的学生活动时间在30~60min之间,60%的学生每次活动时间在30min以下。通过问卷分析得知:95%的学生足球活动的时间不足60min,主要原因是学生参加足球活动的时间很少,认为足球不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在足球课中学到的基本技战术不能及时巩固,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愿意把时间用到足球运动上,转而去参加一些简单易学的体育运动,如篮球、羽毛球,这也是导致学生对足球运动不喜欢的原因之一(见图3)。
2.1.3 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形式及活动程度
通过实地考察得知,学生课余时间参与足球运动的主要形式以小场地比赛为主,其次是传接球、运球等足球游戏,缺乏指导教师,学生练习时间短,正规比赛相对较少。足球游戏的低对抗性和场地的限制,使大多数学生在足球活动后身体运动量没有明显感觉,达不到提高身体素质的水平,学生参加足球运动的氛围小也就不难理解。但通过访谈发现:学生最喜欢的足球运动形式是专业教师的战术、技术传授和组织标准场地的正规比赛。
2.2 河西走廊足球特色学校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
2.2.1 河西走廊中小学校园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安排
通过调查得知,河西走廊足球特色学校大课间体足球活动平均每周开展1~2次,有班主任或体育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足球技术的练习。一些学校规定每天早上两节课后作为足球大课间活动时间,时间为30min。
2.2.2 河西走廊中小学校园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选择
(1)兴趣小组形式的活动。
兴趣小组对学生的思维、发育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既可以培养兴趣学习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扩展学生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审美能力。通过调查得知:城市学校由于学生多、场地面积小和足球专业指导教师的缺少的制约因素,推广校园足球主要以足球兴趣班为主。通过兴趣班的学习,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和管理每个学生,让学生在兴趣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使学生在现有的基础技术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能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并加入到足球运动中。
(2)分年级进行活动。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运动负荷量大小的需求和学生个体自身体质的差异,采取分班级进行足球活动,此方法不仅对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灵活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体质。在全校性足球集体活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安排不同的足球大课间内容,调研部分学校将小学6个年级分为3个水平段,分别是一二年级、三四年级和五六年级,其中一二年级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进行与足球有关的游戏活动,其他年级则在班主任的监督下进行足球基本技能练习。
(3)分水平进行活动。
通过调查分析,根据教育厅安排,各地州市学校每年都要举行足球联赛和星级比赛,学校都会有自己的足球队。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体能、身高和天赋的差异,指导教师会根据球场上运动员的位置、学生传球、运球、顶球、抢截球、守门员等技术,将学生分水平的进行训练,让学生在现有的水平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得到提高。
2.3 河西走廊足球特色学校学生对足球大課间体育活动的态度分析
2.3.1 学生对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态度的整体情况
如图4所示,通过调查学生对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态度的整体情况可以看出:3%的学生分别对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持不喜欢和反感的态度;5%的学生对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持无所谓的态度;43%的学生喜欢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46%的学生对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非常喜欢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
通过调查得知:持有无所谓、不喜欢、反感态度的学生认为:参加足球大课间运动量大、活动时间长、一些足球技术不好掌握、没有耐心,所以参加一些简单的运动项目,喜欢足球的学生表示,参加足球大课间只是学习一些足球方面的技术,想了解一下足球运动,认为足球运动不仅有跳的内容,还有跑等其他项目的一些内容,参加足球大课间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非常喜欢足球大课间的学生认为,参加足球大课间缓解学习中带来的压力,对提高身体素质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参加足球比赛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2.3.2 不同年级学生对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态度的情况
如表1所示,从调查的年级看,不喜欢和反感足球大课间的学生主要集中在七八九年级,占调查总数的2.9%,四五六年级占1%,一二三年级没有;对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持无所谓态度学生集中在四五六和七八九年级,分别为3%和2%;喜欢的学生一二三年级占9.2%,四五六年级占16.2%,七八九年级最高,占18.7%;一二三年级是最喜欢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21.3%,四五六年级次之,占14.5%,七八九年级为11.2%。由此可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很小,活泼好动,对外界事物抱有新鲜感,而七八九年级同学,可能是学习环境的原因,在选择练习内容和项目的时候有自己的想法。
2.4 河西走廊足球特色学校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式分析
足球大课间本质上还是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属于体育课程的下位概念,是活动类体育课程。体育活动的主要目标学生团结互助,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通过足球运动能够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设计与理念,它包括相对稳定的相应的方法体系和活动过程结构,主要体现在单元教学的实施和设计上。通过调查,河西走廊中小学校园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主要存在程序模式和活动模式两种模式。
2.4.1 校园足球大课间程序模式
模式是根据运动技能变化规律,让学生通过足球大课间活动,对足球基础技术经历一个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会到会程序过程。主要过程有整体认识→分解学习→完整串联→熟练巩固提升的过程,但是足球大课间与体育课有着本质的区别,足球大课间足球教师不可能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新知识的教授,只能要分解练习和熟练巩固,要求足球大课间教授的内容要保持一致。
如表2所示的一个足球技能程序式模式,这种模式是由简至难形成的规律。是对足球老师在足球课堂上教授内容的巩固,要求足球大课间与足球课紧密联系起来,在体育课足球技能学习阶段,足球大课间在足球技能练习环节的内容也是不同的。
2.4.2 校园足球大课间活动模式
活动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学生运动负荷量的大小进行运动安排,主要过程热身活动→准备活动→主要活动→整理活动,从而使学生达到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其主要特征就是规定的时间通过运动负荷量的大小进行安排运动量,实现运动负荷由小逐渐变大的过程。
如表3所示,活动模式将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按照负荷的大小进行安排,环形跑、徒手操、足球技能练习、放松活动四个环节,使该模式有稳定性和可模仿性。这种模式也是河西走廊中小学校园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主要存在的模式。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河西走廊中小学校园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不是很好,主要问题还是场地不足还有专业足球教师人才资源满足不了现状。
(2)河西走廊中小学校园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周安排1~2次以足球为主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切实保证全体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练足球,足球大课间的活动时间为30min。
(3)河西走廊中小学校园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计划以足球运动为核心,虽然每个学校在细节上都有所不同,但是总体上都是以环形跑、热身操、足球基本技能练习和放松练习为活动环节。
(4)河西走廊中小学校园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動存在兴趣小组性、分年级和分水平3种活动形式。
(5)整体来看,河西走廊中小学校学生对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持喜欢态度,但是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对足球大课间的态度有所不同,集中表现在高年级学生不能投入到足球大课间的活动中。
(6)河西走廊中小学校园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目前主要存在活动式模式和程序式模式两种模式。
3.2 建议
(1)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或引进专业的足球教师,让学生得到更专业的足球技能知识。
(2)在场地不足的情况下,合理的分配足球场地,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
(3)留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技术的练习和巩固足球课上学习到的新内容。
(4)丰富学生足球大课间的活动内容,多举办班级与班级之间有关足球项目的比赛。
(5)教师在课余时间应该多与学生沟通,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喜欢的足球项目。
(6)改变家长的陈旧观念,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应该在思想上与家长沟通好,让他们知道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和孩子身体发展的重要性,逐渐改变家长对足球运动的偏见。
参考文献
[1]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N].人民日报,2015-03-16.
[2] 丁博.有效大课间助推校园足球普及——郑州市金水区金桥学校足球大课间介绍[J].体育教学,2015(5):64-65.
[3] 孙鹏.校园足球背景下足球大课间的发展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5(23):246-247.
[4] 李卫东,何志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1(3):106-108.
[5] 杨艳,栾辉.甘肃省城市中学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24):90-91.
[6] 杨立.甘肃省青少年足球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20-21.
[7] 孙宏图.郑州市金水区校园足球特色小学足球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式探究[D].郑州大学,2016.
[8] 张晓贤.校园足球活动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基于美国SPARK课程理念[J].体育学刊,2015(3):90-94.
[9] 孙小亮.哈尔滨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