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丽
[摘 要] 以试卷考试为主的传统考核方法不能充分体现制浆造纸分析与检验课程教学特点,也不能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无法适应现代高职制浆造纸分析与检验课程教学的需求。高职制浆造纸分析与检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迫在眉睫。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高职制浆造纸分析与检验课程考核改革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高职;制浆造纸分析与检验;考核;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099-01
一、前言
制浆造纸分析与检验工作是造纸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造纸企业生产工艺过程控制、保证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产量和质量、进行经济核算和制订生产计划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制浆造纸分析与检验是制浆造纸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践课,7学分,112学时,其中实践课时占总课时60%左右。学生通过本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了解制浆造纸企业各主要项目的测定目的,理解测定原理,掌握取样及测定方法、结果计算和数据处理,最终具备植物纤维原料、化工原辅料、生产过程和成品及半成品的质量检验与分析评价的能力,从而适应新环境下造纸行业品管岗位及研发岗位的人才需求。
二、课程传统考核方法
制浆造纸分析与检验课程传统考核方法由总结性考核(70%)和形成性考核(30%)组成,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形成性考核即为平时考查,由考勤、纪律、问答、作业、讨论及实验报告等各项成绩组成;总结性考核为期末闭卷考试成绩。
从分数设置上看,占总分70%的期末试卷成绩过多地注重课程理论知识的考核,这种方式以考核知识的累积、记忆为目标,静态考核、简单判断,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占总分30%的形成性考核忽略了实践操作过程、操作技能的考核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单一陈旧易造成学生缺乏对实验课的重视,甚至出现实验时不动手,抄袭他人实验报告,仅掌握理论知识,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不牢靠却获得高分的畸形现象。实践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实践教学的真实情况难以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价,从而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试卷考核忽略了能力的考查,违背了职业教育实用性的特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职教育的需要。
三、课程考核方法改革
(一)更新考核观念
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为宗旨,改变以往知识记忆为主的试卷考核方式,建立以测试知识、能力、素质和创新等因素为主体的考核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办法,将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创新等因素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评,从“考知识”为主向“考能力”为主转变。
(二)多元化考核方式综合应用
对考核方式进行创新,不再局限于试卷分数,综合运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全面评价学生能力。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仅要检测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通过考核检测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结合制浆造纸分析与检验课程特点,应该设置实验或者综合实训等专业考核项目,并设置考核项目的细节性评价,让学生知晓参与考核不仅是为了检测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而且是对其综合能力的测试。从而重视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适应职业需求。
此外,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或全国大学生创新技能大赛等完成的创新实验、论文发表、专利获取等成果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纳入课程考核。
(三)建立全程考核体系
全程考核是在课程学习中的每个阶段实现全程监控与跟踪,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协助提高教学质量。在考核评价设置上,加大形成性考核的权重,缩小总结性考核的权重。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形成性考核评价。从考核设置到考核实施上让学生了解过程学习的重要性,理解过程学习与最终能力获取的因果关系,重視过程学习。
(四)考核与考证合一
以就业为导向,课程考核内容与职业资格认证融通。在课程教学中将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和日常教学、课程考核相结合,并全面“嵌入”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即在本课程结束的同时既完成了造纸工、制浆工、分析工等技能鉴定的培训及鉴定工作,又保证了课程考核内容的实用性。实现教学与考证合一,考核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四、结束语
为满足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制浆造纸分析与检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紧紧围绕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这个中心目标展开实施,明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避免了学生仅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学习对象和被动的方式参与考核的状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思考、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兴廷.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17(98):45.
[2]尚尉,孟晓敏,金立忠,等.制浆造纸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3,33(4):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