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乃茂
[摘 要] 思政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主要课程,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体系中,是提高思政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分析了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从体系的构建前提、构建方法以及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完善方法三个角度出发,探讨了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途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水平,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能够得到共同的提升。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实践基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1-0092-01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一直以来,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均以理论教学为主。单纯从理论的角度,向学生灌输各类型的知识,说服力差,学生的学习效果欠佳。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
在國家教育部门对教学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的今天,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仍存在着较大的进步空间,部分问题仍有待解决,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1)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仅注重理论课程的教学,学生无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思政教学水平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2)资金及场地不足。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对资金及基地的要求较高,但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将资金投入该课程的教学中,实践教学很难开展。(3)无制度保障。高职院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相关制度不完善,教师难以落实,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4)缺乏教学评价体系。由于思政课程中并无实践课程,因此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同样不会涉及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核与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途径
(一)教学体系的构建前提
1.制度前提:高职院校需完善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制度,重新制订课程计划,保证每5节课程中,至少有1~2节实践课程。要求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制度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发现未执行者,可通过扣除一部分薪资的方法给予惩罚[2]。
2.基地前提:与养老院、孤儿院及企业等联合,建立“思政课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参与到各项活动中的机会,使之思想观念及精神境界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培养及提升。
3.经费前提:将思政实践教学资金,纳入院校的预算范围内。根据各学年参与思政实践教学的人数,为学生留出充足的实践资金,确保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能够顺利开展。
(二)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法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应构建“三大课堂”,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性:(1)第一课堂。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应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实现。因此,应将理论教学作为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例如,思政第一课,教师可以在讲解理论知识后,展开“适应教育”。要求学生设计大学生活规划书,使之能够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习及生活目标,降低其盲目性。(2)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的内容,以开展校园实践活动为主。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展开“十九大感悟演讲比赛”,要求学生总结观看“十九大”的感受,提高学生对时事政治的掌握水平,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的良好品质,提高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3)第三课堂。第三课堂的内容以开展社会活动为主。如,教师可以在与养老院做好沟通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入养老院中。通过与老人沟通、聊天,帮助老人打扫房间、清洗衣物等途径,为社会作出贡献,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觉及自我认同感,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水平。
(三)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1)考核体系。考核内容:考核学生对思政各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考核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是否存在有悖于社会及伦理的问题;考核学生的行为是否存在不符合社会规范的问题;考核学生对时事政治的掌握水平及基本观点。考核方式:采用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两方面考核的方式,提高考核方式的完善性,提高考核结果的准确度。(2)评价体系。将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总结性评价需于每学期的期末进行。形成性评价则需渗透到每节课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表现,为学生记录分数。学生同样需为自己打分,以提高教学评价结果的公平性与合理性,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性。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深入分析自身在思政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增加实践课程在思政课程中所占的比例。通过建立基地、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制度保障等方式,为实践教学提供支持。在建立校园实践基地的基础上,与企业及其他社会机构联合,建立校外思政实践基地,使思政实践教学能够真正得到落实,为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金爱国.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初探: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0):88-90.
[2]杨洋,郝冬梅,陈志翯.基于学生认知特征和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民办高职院校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6(5):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