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摘 要] 随着体育教育体制的不断改善,高校体育教育的相关制度也得到了不断完善与改进。目前,公共体育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和追捧,这就对公共体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提高公共体育教师的胜任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 键 词] 公共体育;教师;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041-03
人们对体育的了解,不外乎就是运动,然后就是多运动的好处,如,体育运动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预防疾病等。在公共体育教学中,教师起引导作用。也就是说,在体育训练方面,尤其是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中,一定要有教师的指导,因为体育运动非常容易导致受伤。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具备良好的胜任力,从字面意思来解释就是担任这项责任的能力,也就是说作为一名体育老师,不能仅仅是自己会健身,还要教会自学生一些科学的健身知识。本文则主要从公共体育对学生的影响以及教师所起的积极意义入手,分析公共体育教师胜任力的现状,并就提高教师胜任力提出了几点对策。
一、公共体育对学生的影响及教师所起的积极意义
(一)公共体育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不仅仅是学习,作为大学生,我们还需要练就强健的体魄,这样才有坚实的基础去奋斗,才能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在高校中开展公共体育课程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让学生在学校进行有组织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的身体机能,维持体内的稳态平衡、促进新陈代谢等,使心理、身体等各方面都得到协调统一的发展。(2)增强社交能力。其实体育教育,不一定指上体育课,有些高校组织自行车队、徒步旅行等,都是很好的体育教程。也可以认识不同的人,为自己初入社会打下基础。(3)学习一些必要的体育技能,提高健身意识。对卫生保健和基本技能进行大致的了解,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不要慌张,冷静处理。(4)降低发病率。当今社会中,出现许多稀奇古怪的病,多加强体育锻炼,不能说一定不会发生,但至少一定会降低发病率,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美好。
(二)公共体育中教师所起的积极意义
随着国家加大对体育事业的重视,许多高校也设立了相关的体育专业或者体育系,用来培养相应的人才,体育老师逐渐成为比较热门的岗位。而我国现有的体育老师大部分都是本科或者专科毕业,这就需要当代青年继续努力,为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当然,体育不仅仅只是在跑道上跑,也有可能应用在康复护理等方面。
1.在具体的公共体育教学中,老师起引导作用
目前,我国公共体育方面的专业性人才仍旧缺失,体育老师资历尚浅。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不能冷静从容面对是很重要的问题。如,在体育课堂上,当学生遇到技能上的问题或者受伤的时候,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而这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公共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体育技能,同时也应该教学生一些正确的防范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受伤的情况。
2.体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及思想
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高效、和谐的课余文化生活,这时候,体育老师就要发挥作用。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生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效果又与学习者的动机密切相关。只有具备强烈的学习动机,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体育学习,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转变学生认为体育不重要的错误观念,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体育运动带给自己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变化,从而喜欢上体育课程。此外,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课程还能够丰富学校体育课的内容。平时大家在班里学习,没机会放松,而上体育课正好是放松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参加活动,这样既可以带动学生一起运动,也可以提高班里学生的团结合作等。
3.在管理方面
在体育教育方面,我国发展较迟,落后于其他国家,所以在体育事业方面要加大发展力度,想让我们国家成为体育强国,就要发起全民运动、全民健身。体育课程学习对学生成长有最直接、最显著的价值,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可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这种价值主要以两种方式体现出来,一方面体现在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变化上,通过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体育活动,学生能够增强体能,强身健体,使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变化方面,通过长期的运动实践和体验,积累相关经验,学生不但能形成对身体、身体活动和健康的正确观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同时还将逐步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些都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总的来说,老师在教育事业中起不可磨灭的作用,高校在开展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师的作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教师的胜任力。
二、公共体育教师胜任力現状分析
(一)教师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度不够
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强大,近年来,我国体育方面有了十分显著的提高,尤其是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体育事业有了质的飞跃。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健康离不开锻炼”,但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来说,却什么课都比体育课要重要,许多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每一周只安排了一到两节体育课,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锻炼的需求和相关技能的学习需求,不利于学生基本体育技能的提高和体育兴趣的培养。也正是因为社会、学校、老师对体育课不重视,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劲,没有一副好的体魄,学习再好,学到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其实文化发展和体育发展应该相辅相成,一起协调发展。体育意识是人们在不断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面对繁重的课业负担和严峻的就业压力,使多数学生不得不放弃体育锻炼,挤出时间学习文化课和相关的技能。在人们的意识中,学习确实比体育重要。此外,由于教师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度不高,所以其对学校运动场地以及体育设备的要求也不是很高,认为学生只要有地方上课就可以了。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出现不愿意参与和不想参与活动的现象,如此反复,恶性循环。
(二)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我们国家的体育课,上课时间大部分都是老师做一些简单的示范动作,学生照猫画虎跟着做,机械、呆板地跟着示范进行练习,并没有真正掌握其中的技巧,这也就让我们的思想和身体的发展受到限制,对中学生的发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足球、篮球、排球,这些都是体育课上必备的东西,但是,我国许多高校宁愿把钱花在修建食堂或者是多媒体上,也不愿意分出一份钱来购买体育器材;或者是已有体育器材,但也用了多年;或者是塑胶体育场,经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塑胶跑道上的一些材质被风化等。这就需要学校定期修复,来保证学生的上课质量。另外,学校缺乏完善的器材管理办法,导致器材的丢失、损坏率提高。我们国家的体育课千篇一律,几乎每个地方都是同样的上课方式,先热身跑几圈,然后,做一套热身运动,但大部分人都心不在焉,没有做到真正的热身,然后,为了期末考试学学健美操或者是太极拳。这就是目前的现状,在今后的发展中,相关部门要制定好相关措施,在教学方面提高创新能力,改变课堂的风格,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体育教育更深一层。
(三)对教师的培训较少
现阶段许多学校开设了公共体育课程,同时也认识到了公共体育课程的重要意义,但是就师资队伍建设而言,仍存在专业教师严重不足、现有教师综合素质较差等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教师的培训较少,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对教师培训不重视。许多学校认为体育课程不是很重要,教师只要教学生一些基本的运动技巧就可以了,但是其没有认识到,体育课程不仅仅是为教学生某项技能而开设的课程,其还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在运动过程中防止受伤,以及帮助学生树立终身运动的观念等。而要实现这些,教师需要自身具备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应该懂得理疗学、康复学以及心理学等多门学科。而上述所提到的这些内容并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其也不能定期针对教师进行培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利于公共体育课程的顺利开展。
2.教师的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参加培训。虽然体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内容较少,但是教师的课业负担仍然很重。除了上课以外,教师还要完成科研任务的考核工作,这些都占用了教师的休息时间,教师无力再去进行其他的培训,这样一来,教师的一些基本素质得不到提高。
3.教师的经济负担较重。培训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同时也需要花费金钱,而受家庭压力的影响和工资的限制,许多教师不愿意花钱去进行培训,这样其综合素质就不能得到有效提高。此外,学校也不能根据教师困难而制定相关的补贴制度,为教师消除资金上的后顾之忧,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四)激励机制不完善
在教师胜任力现状中,造成教师胜任力不高的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相关激励机制不完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管理部门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现阶段,仍有一些教育部门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其对教师的激励往往与其教龄或者是获奖次数直接挂钩,这样对一些年轻教师或者是没有机会展示自己而未获得奖励的教师言是不公平的。长期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以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抱着消极的心态。此外,相关部门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宣传力度较弱,重视度不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易造成教师职业心态失衡,最终使教师在主观上难以产生提升自身胜任力的主观需求和动机。
2.学校内部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由于学校对体育教学不重视,使教师职称的评比以及评优评先工作往往忽略体育教师,这样就会造成体育教师的职业怠倦,导致其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胜任力,最终导致体育教师胜任力不高。此外,学校也不能积极地组织体育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比赛来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对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较差,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教师胜任力的提高。
三、提高公共体育教师胜任力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不仅要教学生相关的文化课知識,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具有健康的体魄。而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学校要重视公共体育教学工作,并重视公共体育教师胜任力问题。如,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师培训政策、传帮带政策以及攻读学位的政策等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其具有较强的胜任力。此外,学校还应该在制度环境上基于公共体育教师培训的机会,并帮助教师消除后顾之忧,使其积极参与到相关技能的培训中去,逐渐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技能,最终提高自身的胜任力。其次,学校还应该优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提高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晋升机遇等方式招聘更多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来扩充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有效解决教师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培训工作的难题。最后,要对在岗教师加大培训力度,改革现有的培训方式,大力提倡校内、校外培训并举的方式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能力。学校还应该大力发掘校内培训资源,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校本培训,使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能够通过在岗培训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胜任力。此外,可以运用现代人力资源测评手段来对公共体育教师的个性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测评,在测评结束后,则可以根据相关的结果来为教师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并按照教师的实际能力来安排教师到适合的教学岗位中去。
(二)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
针对现阶段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薪资福利待遇低、教师职业倦怠等问题,首先,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形成合力,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和福利待遇,加强对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意义的宣传,体现出教师应有的教育劳动价值。其次,学校还应该运用现代人力资本理念来辅助教师进行可续有效的职业规划,并让教师认识到职业规划对其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帮助教师树立合理的发展目标。最后,学校还应该注重对教师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并树立岗位典型,在学校内部为每一位教师灌输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使其在具体的工作中能够用爱心和耐心来对待每一位学生。此外,在职称评定方面,还应该考虑公共体育教师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体育教学特征等,突出教学和训练业绩的重要性,为教师打通一条职称晋升之路,在帮助教师消除职业倦怠心理的同时,使教师能够在具体的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胜任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会在体育这条道路上不断发展。高校体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重点。体育教育是一场持久战,在面对一些问题时,一定要迎难而上。所以,在公共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提高自己的胜任力,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以上是本人基于当前我国的体育教育形势作出的分析和研究,但由于学识尚浅,没有做到面面俱到,希望引起广大高校生的关注。
参考文献:
[1]谢惠珍.浅谈中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大众科技,2003(6):271-272.
[2]熊景辉.终身体育视域下长沙市区中学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周晨.武汉市中学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唐良彪.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5]石勇.高等学校公共体育教师工作压力与组织承诺关系研究:基于西安市高校的实证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2):119-123.
[6]程丽平.高校公共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2012,34(2):71-7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