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双
[摘 要] 专业建设质量是中职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作為市级品牌专业的专业建设更是中职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命脉。正确认识与不断推进品牌专业建设是中职学校的重要任务。就中职学校品牌专业建设中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阐述几点认识与思考。
[关 键 词]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建设;工学交替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191-01
专业建设是中职学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专业建设涉及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师资力量建设等。下面将结合我校酒店管理这一品牌专业近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对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浅谈几点认识。
一、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要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开展。我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酒店专业理论知识与服务技能、能胜任高星级酒店的高级服务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为实现这一目标,我校采用的是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作为教育模式上的一种创新,以工作实践为重点,大致将整个中职学习过程划分为学校学习和企业顶岗实习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在时间分布上是交叉交替进行的。在校期间,实行班主任领导下的班委会负责制,分A、B班,各设立三个职能小组:班级班务小组、班级学务小组和班级文体小组,全员参与、分工合作,师生共同承担和落实班级工作。在企业实习期间,先由师傅带徒弟,再自己顶岗实习。学徒时间大概3周左右,根据个人的接受情况不同,也会有所调整。
工学交替有利于提高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来完善、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工学交替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与提高服务技能的有效衔接。大多数中职生是对学习理论知识是有一定的困难和抵触的,这种动静结合的顶岗实习与在校学习的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能够有意无意地用理论知识去指导服务技能,提高了服务技能又能够使理论知识记得更牢固、更丰满。工学交替有利于规范中职学生的操行。当前中职生常见问题之一就是课堂违纪,缺乏自控力,但到酒店顶岗实习后,这种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由学校到酒店的场合转变,能够使学生深切体会到人们在一个场所遵守制度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工学交替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高星级酒店顶岗实习,会遇到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客人,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宴会、会议等活动,在为其服务过程中,克服了不敢问候的胆怯与不敢伸手服务的羞涩,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与察言观色的能力,从而增强了与人交往的自信心。
实践证明,工学交替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具有社会竞争力。因此,这种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借鉴与发展。
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直接决定了学生知识、技能体系的形成和培养。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应满足高星级酒店的岗位需求、应考虑学校的社会需求。基于此,我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了模块化教学,将酒店管理的专业课程划分为四大模块,分别是餐饮服务课程、客房服务课程、前厅服务课程以及拓展课程。其中,餐饮、客房和前厅模块是以任务为主线开展的实操与理论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教材是在校企长时间深度合作的基础上、校企共同编制的校本教材。拓展模块则包括鸡尾酒调制、市场营销、服务礼仪、咖啡技艺、茶艺与茶文化、对客沟通技巧等与酒店服务密切相关的内容。
这种模块化的课程设置,能够引导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的专业课程,又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拓展课程,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学习兴趣。
三、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实属必要,且迫在眉睫。我校酒店管理专业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主要有:(1)学校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安排专业专任教师到酒店挂职锻炼,如高三年级的专业教师在下半学期时,必须到合作酒店进行至少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2)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酒店行业活动,结识更多的行业人士,从中学习更多、更新的行业技能与标准;(3)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持有至少一个中级以上酒店服务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4)聘请有丰富实践技能或管理经验的酒店从业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经过5年的坚持与努力,我校酒店管理的专业教师团队得到了壮大,形成了一支校内与校外、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具有影响力的教师队伍。实践证明,“双师型”是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发展的大势所趋,专业的先进性是提高师资质量的关键。
品牌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亦是如此,在发展专业建设内涵时,要以学生发展需求为根本,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关键,以酒店岗位满意为衡量标准,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技双馨的酒店人才,才能发挥专业的品牌效应,才能提高学校的社会认可度,从而使学校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广毅,关于中职学校重点专业建设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4(20).
[2]陈建明.工学交替助力中职生的终身发展[J].教育探索,2016(2).
[3]楼林菊.国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国中职教育的启示[J].中等职业教育,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