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亚
[摘 要]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通俗音乐其实就是现代流行音乐,如果通俗音乐能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被很好地运用,让通俗音乐和教材音乐相结合,就有可能吸引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提高他们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能力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音乐学;通俗音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3-0055-01
现在学校的音乐课可以说处于一个非常尴尬、被动的局面,中职类学校尤为明显,音乐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现在的学生对通俗音乐有很大的热情,但是他们对课堂上所教的音乐没有多大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将黔东民歌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一、让通俗音乐和中职课堂的融合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自己了解通俗音乐。在大多数人心中,书本上的内容就是老土的代表,而流行音乐就赢在流行二字上。例如,教师在教中职音乐中的《茉莉花》这一音乐时,由于音乐比较单调,并且大多数学生是听过的。所以,这首耳熟能详的音乐却显得不那么吸引人了。但如果将黔东民歌和课堂有机结合,如再学习一首《哥妹欢歌唱城桥》,并将两首歌通过学生的创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流行风格的作品,这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流行音乐,如果我们不清楚学生想学什么,什么样的方式是他们能接受的,那么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将通俗音乐很好地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去。此外,改变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成见,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却对书本上的歌曲不感冒,这也是现代音乐教学的一大障碍。我们需要通过了解学生所推崇的曲风的来改变学生对课堂音乐教学的看法,如这段时间很火的《成都》就是通俗音乐的代表,但它同时也具有现代民俗音乐的特点,而事实也证明这样的歌曲很受学生欢迎。既然《成都》获得了成功,受到了大多数年轻人的喜爱。那么,黔东民乐和中职课堂的有机结合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将音乐知识融入音乐中
感受音乐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听,但选择听的内容却至关重要。学生喜欢听流行音乐,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可以选择一些与课本内容有一定联系的通俗音乐。比如,前段时间著名黔籍藝人阿索演唱的歌颂家乡黔东的歌曲《醉黔东》,融合了黔东各个名族的音乐元素并结合现代音乐元素,歌颂了家乡的美好风光与人文地理。这样的通俗音乐在让学生享受音乐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了解民族的音乐元素。因此,教师在授讲课程时可以给学生播放这些音乐,并适当地给她们讲解其中的乐理知识。再如现代通俗音乐中的代表《天路》,这首歌难度较大,但我们却可以让学生听,在听的同时感受歌曲中所包含的音乐知识,并且可以让学生认知到青藏铁路修建的意义与其中的曲折,也可谓意义非凡。而我们的职责就是在学生听了之后,让学生了解这通俗音乐背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让他们认知到课堂音乐教学并不老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样的音乐绝对是一门离不开开口的学问。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听十遍,其实还比不上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唱一遍的效果,但在选取歌曲时需要我们多加考虑。如果让学生唱课本上的歌曲,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那么这个时候通俗音乐的作用就显得很重要了。通俗音乐不仅能达到教学任务,更为关键的是学生愿意主动学习,不会出现抵触情绪。而选取怎样的歌曲也是非常重要的,选择像黔东民歌《桂花开》这样旋律动听、朗朗上口、哼一遍就会的音乐,那效果不言而喻。而此歌是由著名音乐人赵海风老师改编,在听觉享受的同时,也让你了解到黔东的魅力。在学生开口唱的过程中,就可以教学生如何发音,如何更专业地学音乐。
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绝大部分学生是不能完全把握歌曲节奏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帮助学生寻找原因,然后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的乐理知识,并且可以训练学生手动打节拍,用行动感知音乐。而在这个过程中,通俗音乐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选择复杂的音乐,因为学生不能学习比较高深的乐理,也不能把握所教的音乐。而通俗音乐的特点就是简单易懂和通俗直白,所以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很好地利用通俗音乐,那么学生很容易就能学会所教的内容,并且能比较容易地感受音乐的节奏。比如,《土家汉子》这一首黔东民歌,歌词通俗易懂,旋律简单豪迈,非常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教习这一首歌时,也可以将发音技巧和乐谱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更主观地感受黔东民歌的魅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将通俗音乐融入课堂教学中,让黔东民歌和中职课堂有机结合。虽然这是一种全新的现代职业教育方法,但如果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摸索,并且克服困难后,课堂音乐教学将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王海敏.论通俗音乐在高中音乐教教育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2015(7).
[2]季建芬.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流行音乐引入研究[J].音乐时空,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