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德魅力无穷

2018-05-14 09:57余飞跃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2期
关键词:黄大年爱岗敬业高校教师

余飞跃

[摘 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其职业特点不仅仅是授业解惑,更是人们心灵的导师。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师生关系融洽,亲和力强,领导和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度高,教育效能好,可以说,人格魅力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号召力以及影响力,它既是一种力量,能给人以鼓舞和鞭策;它又是一种表率,能给人示范和引导。教师的人格魅力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必然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关 键 词] 师德;人格魅力;奉献;爱岗敬业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6-0238-02

一、从黄大年同志的身上领略教师的人格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身为一名高校教师的我在看到这则新闻时内心是自然而然升起敬意的,因为我对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早有耳闻,也在此期间查到了许多关于黄大年同志的资料。

“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黄大年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所说的这句话,将个人梦想和中国梦达成统一,无私奉献的精神、崇高的品质和人格魅力在他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为我们所有高校教育者树立了不倒的旗帜。

争当“黄大年”式好干部,就要学习他乐于奉献无私精神。在祖国最危急的时候,黄大年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而回到祖国的怀抱中为国分担,成为东北地区第一批“千人计划”归国者,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黄大年用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把对祖国最深沉的爱融入了科教事业。

争当“黄大年”式好教师,就要学习他恪敬职守,爱岗敬业。黄大年曾说,自己最看重的身份是教师,因此他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在职业道德上,他始终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在教育学生上,他因材施教,耐心帮助每一名学生,为他们修改每一篇论文;在与学生相处的生活中,他热心又细腻,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和生活颇为关心;他因材施教、慧眼识珠,用自己的汗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他的师德魅力无穷,是我们在本职岗位上奋发进取明镜。

争当“黄大年”式好教师,就要学习他积极向上,不畏险阻。黄大年的奋斗、刻苦钻研、敬业精神使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获得不少成就,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高校教师学习,拥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在自己的职业领域中获得新高度。黄大年的敬业精神,以及对科研的执着精神是我们所有高校教师应学习的榜样。

二、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及其重要性

黄大年同志作为一名党员,把自身命运与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理想与党的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事业中实现自我理想与价值,在默默奉献中走完自己的灿烂一生。同样,我们作为高校教师,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过程中,教师如何履行高校道德职业规范,我们可以在黄大年先进事迹中窥见一二。我们要认真学习相关政策,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润物细无声,为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而默默奉献自己的一生。

爱岗敬业是师德修养的出发点。它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教师要深刻认识到爱岗敬业这一道德标准的重要性,它是教师工作的基本品质,也能让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神圣性所在,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教师职业,并且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时代需要优秀教师,并且对教师寄予厚望、赋予重任,我们高校教师不应该辜负时代对我们的期许,要爱岗敬业,为教师这一高尚的职业奉献自己的宝贵年华。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全体学生并且尊重学生的人格,公平、公正、公开地对待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要对学生严慈相济,与学生做良师益友。教书育人是师德修养的核心。它要求教师遵循道德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无止境,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各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做表率,不以学生的分数来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因为真正的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是尊重人的教育,是爱人的教育。为人师表,是师德修养的关键,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就是为人师表,它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德内容,其中教师对真善美理想人格的追求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终身学习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教师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其内容。我们应潜心在自己的领域钻研,勇于在自己的领域中探索创新,不墨守成规。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承担着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的教育观念认为,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自工作以来每天全部精力用在班级管理和在教科书上,回家后已經很累了,总觉得没时间学习,多年来自己的教学技能提高得不快,已有的知识都已经落后了。学了《终身学习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我豁然开朗,恍然大悟,这让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多了一盏指路明灯,我深刻认识到,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必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并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不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能永远走在时代前列。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做到:

1.不断做好教学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反思强化人的创造性、激励个人成长愿望,有益于传授主要知识和培养课堂技能,使教师养成很好的专业气质。以高标准进行反思性教学逐渐形成敏锐的专业判断力,使其更加专业化。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一次性学习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成为反思和提高的机会。在今后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通过自主学习,不断积累、碰撞、总结、反思,使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2.积极参加教研交流。个人的教学观点仅停留在个人的层面上,客观上就会影响到教学方法和水平的深刻性,影响到个人的进步。因此,常在科研小组、办公室中与同伴对话交流,再将学习到的东西重返教学活动中去进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观摩名师课堂。我常在网上听名师的课或外出听课,虽然非常紧张和辛苦,但我还是受益良多。名师娴熟的教学技巧、充满智慧的课堂,让我羡慕,值得我学习,他们的教学素养、人格魅力,对教学的执着和认真,更值得我学习。作为一高校教师,走近名师、提升自我,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的必然途径。

4.做终身学习的楷模。学习是发展之本、提高之策、进步之源、成事之基。就如同我所敬佩欣赏的黄大年同志,他学习一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以及素养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价值。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需要人们喜欢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格魅力。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

榜样的力量是鼓舞人心的,学习黄大年同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这激励着我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为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只要从小事做起,心有大我,爱岗敬业,在事业上的贡献,无论大小,都能汇聚成为国为民幸福之河。时代发展浩荡向前,精神之火永不熄灭。让我们在教师这一职业上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创造出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新业绩!

参考文献:

[1]刘武仁.像黄大年那样做科技传承的楷模[J].中国人才,2017(8).

[2]王永军.心系祖国,学习楷模精神情牵教育,争做岗位精英: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7).

[3]周知民.指示催人奋进精神激励前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J].新长征,2017(7):7-10.

猜你喜欢
黄大年爱岗敬业高校教师
黄大年:国之重器 学者楷模
黄大年: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
爱岗敬业成就辉煌
马路公仆赞
谈爱岗敬业的不同层次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