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针对当前我国职教集团发展中存在的机制不健全、集团功能弱化等问题,以广东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实施协同育人项目为导向建设运行机制为例,从实施相关专业教学标准研制、中高本衔接育人、建设行业跨企业培训中心等方面的建设实践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机制建设措施,为相关职教集团机制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 键 词] 职教集团;协同育人;项目实施;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6-0010-03
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中明确指出“扩大职业教育集团覆盖面、健全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提升职业教育集团服务能力、优化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环境”四大目标任务,明确了我国职教集团的建设与发展的方向。如何发挥职教集团在我国职业教育中的作用,真正成为政府、职业院校、企业、行业等多方协作、沟通、共羸的桥梁与纽带,成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是当前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我国职教集团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扶持下,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办学模式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快速发展,以省级行政区域为主,各地开始大批量、规模化地组建和发展职业教育集团。截至2014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组建了1000多家职教集团,从集团牵头单位划分有政府主导、行业主导、企业主导、院校主导等四种主要类型。参与单位中职业院校8330多所(本科院校180多所),参与集团企业23500多家,政府部门1630个,行业组织1680多个,其他组织机构1450多个[1]。虽然职教集团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较快的发展,对职业教育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总体而言,职教集团在体制机制、日常运行、功能定位等方面仍然还存在诸多深层次问题。如国家现有政策没有很好地从顶层设计上对职业教育集团中各成员单位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的分工和界定,缺乏明确的、可操作的、具有约束力的支持、激励和保障性措施[2]。使现阶段许多职教集团虽然制定了章程、成立了理事会及相关机构,但进行实质性的工作时又因成员单位积极性不高导致工作无法有效推进。
二、以协同育人项目为抓手的职教集团建设探索——以广东建设职教集团为例
与国外职业教育不同,当前我国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及政策还不完善,所以很难完全照搬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的做法。现阶段职教集团的核心任务还是培养区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还应以政府为主导、以协同育人项目为抓手,在充分关切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推动职教集团发展。协同育人项目可以涵盖目前职业教育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中高本衔接、社会培训、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不同类型的职教集团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与需求有侧重地开展相关工作。
广东建设职业教育集团是2012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由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建筑业协会、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等70多家政府、院校、企事业单位联合成立的以服务建设行业育人为主的行业性职教集团,近年来,集团以育人为中心,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一)建设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切实提升集团教育教学质量
职业教育教学标准是指导和管理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教学文件。职教集团可通过由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等集团成员单位精通专业岗位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组建“专业技术技能委员会”,对集团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指导、咨询、交流、决策、标准研制、职业教育研究、评价监测等工作,委员会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內容就是指导及参与各专业教学标准的研制。研制专业教学标准须立足相关行业发展的需求,还应得到更广泛的集团成员单位的认同,以保证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同时兼有地方行业育人标准的权威及适用性,使其具有更强的公信力,这对各专业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科学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条件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广东建设职业教育集团联合集团内多家单位共同承接了省财政资助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研制》《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研制》《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标准研制》项目,在集团“专业技术技能委员会”全程指导和参与下,历时2年,圆满完成了3个专业的教学标准研制工作,并应用在集团内及省内多家单位的育人过程中,对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该项目的运行机制如下表所示。
(二)实施中高本衔接育人项目,为技术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路径
现阶段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未完全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之间的路径并没有完全打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都提出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职业教育重点任务之一。国内大多数职业教育集团也都把实施中、高、本衔接育人工作作为重点,并通过这项工作可以将集团内的院校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广东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在成立之初就把中高本衔接育人工作作为集团基本功能之一,并将这一功能在集团章程中予以明确,在集团成员单位组成时也将我省有建设类专业中高本衔接育人需求的中职、高职和本科院校吸收为成员单位。由集团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工作,由集团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相关负责人组成中高本衔接育人工作组,明确职责与分工,开展育人工作。在实施中高本衔接育人项目时,首先是出台中高本衔接的招生制度,规范自主招生工作、完善监督机制,还须确定对接院校、衔接专业、招生规模、转段考核等相关事宜,并由集团“专业技术技能委员会”负责专业标准及人才培养方案(含课程衔接方案)的研制。运作机制如下图所示:
(三)建設“建设行业跨企业培训中心”,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一流的教学条件
“跨企业培训中心”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它起源于19世纪德国工业化发展迅速的背景下,长期以来在企业内部师傅带徒弟的员工培训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发展需求,为此由联邦政府和工商行会建设“跨企业培训中心”为整个行业服务,它的主要培训对象是:(1)针对缺乏培训设备或培训师的中小企业员工。(2)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企业外培训。(3)针对社会人士和企业工作人员的职业继续教育培训[3]。
我国完全可以借鉴德国“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做法,以解决行业内中小企业普遍存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员缺乏而低端操作人员过剩,企业自身又难以独自承担人员素质升级培训,以及单个企业培养过程中遇到岗位培训内容单一、技术更新慢、学生可持续发展及多岗位成才受限等问题[4]。由集团内相关单位共同出资,按行业岗位能力要求建设“跨企业培训中心”,将“跨企业培训中心”作为集团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面向集团内外院校学生和企业员工开展员工培训、人才培养工作,按购买服务的方式运作。
广东建设职业教育集团依托院校、企业成员单位优势,组建了集团内“建设行业跨企业培训中心”,该中心主要功能为:(1)充分发挥集团内部不同企业自身优势,建设“集中+分散”相结合的中心教学场所,在大型企业、院校内建立中心稳定的教学点,同时在集团部分中小微企业内设置分散的课程教学点,以满足职业培训与学生行业内岗位迁移及多岗位成才的需求。(2)开展“基本技能训练+岗位培养”人才培养活动。在基本技能训练中,主要进行项目化课程的学习,可以由企业和院校教师共同指导完成,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简化的、模块化的或者模拟的学习情境下学习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而岗位培养则是在集团内企业真实岗位上工作,通过企业导师采用师带徒的方式完成人才培养。(3)制订与人才培养的学分累积、互认与互换标准相关的学分制管理制度,保证学员在不同教学点学习的课程具有同等效力,与课程相同内容的培训课程可以转换成相应的学分,使学生能自由地选择学习地点和学习方式,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多岗位成才的需求。
三、结语
现阶段由于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本身起步较晚,不同职教集团由于所在区域、行业的经济发展、地域特征等方面发展不平衡,致使集团自身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建设差异化程度也很大。在当前国情下还需要加大力度去研究与探索,需要由政府主导,联合相关管理部门、学校、企业、协会等相关机构,借鉴国外职教集团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开展适合我国职教集团运行机制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以进一步指导与规范我国职教集团的运行。
参考文献:
[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报告(2015)[M].语文出版社,2015.
[2]赵昕.职教集团发展的制度困境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3(1):12-14.
[3]乔龙阳,吴教育,刘大力,等.关于跨企业培训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6(10):67-71.
[4]张志,赵鹏飞,李海东.广东特色现代学徒制发展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8):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