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基础教学的思考

2018-05-14 09:06董智
丝路视野 2018年26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思考

【摘要】建筑作为学科教育,已有百年历史。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今天,尤其电脑绘图和绘画普及的情况下,建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依然有美术基础教学,这反映了艺术教育在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纷繁复杂的视觉图像背景下,如何选取有益于学生成长发展的要素进行训练培养,势必会影响今后的建筑设计,也会影响建筑设计成果本身。美术教育将会是最佳解决途径,建筑美术教学会直接影响着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视觉审美和艺术表达。

【关键词】建筑学科;美术教育;思考

一、美术教育在建筑学基础教学中的表现与作用

(一)美术教育在教学中的表现

美术教学是直接的传授和训练学生掌握美的创造规律,从而用美的手法和规律设计、创造建筑。总的说来,画面由点、线、面构成,而这些形式又通过重复排列、大小对比、形式变化来构成丰富变化的形态,给人以美感。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和谐和美好。毕达哥拉斯对数论作了许多研究,将自然数区分为奇数、偶数、素数、完全数、平方数、三角数和五角数等。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是由数决定的,都必须服从“数的和谐”,即服从数的关系。毕达哥拉斯还研究了“黄金分割比”,在建筑设计和绘画构图中都有类似形式。

从中外建筑历史来看,一个时期风格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现象。每个时期的风格与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的发展、审美的认识和设计文化息息相关。欧洲古典主义建筑的立面构图,充满着黄金比例和和谐的数字排列。中国古典主义建筑的立面造型,总体上来说对称、平稳,同时也具备黄金分割的尺度。

具有创造美的才能,是决定建筑设计形成的主要要素之一。美术教学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就显得非常重要。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美育思想,从社会的发展和对美的需求来论述,美育的陶养感情和宗教的激刺感情的区别和带来的不同结果。“陶养感情”,就是用美和艺术去陶冶、净化人的感情,使之具有美的超脱性和普遍性,从而陶铸高尚的情操。所谓“激刺感情”,就是从某个教派的狭隘利益和政治目的出发,一味煽动、诱发人们的感情,使之紧紧束缚在某种功利目的上,不可能得到涵养和教育。从内心深处培养美的情感,使之物化到生活中去,这样人们就会生活在“大美”的世界中,同时也会创造“大美”的世界。

(二)美术基础教学在建筑学中的作用

所谓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環境的学科,其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形环境等。建筑学的内容通常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

建筑学专业中的基础课程设置中,有素描和色彩及构成等课程,并且有些院校的建筑学专业在招生中,明确声明要有美术功底。对于建筑学专业为什么学美术以及对今后建筑学有什么作用等这个问题,一直是面对建筑学专业新生入学后所要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看似不需要解释,也无需解释,但是对于初学建筑学的学生来说,的确需要弄明白,以此来解开心中的困惑。

建筑是一个综合体,承载着历史文化信息,牵动着人们情感。也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凝固的艺术品。这是从外在的感知方面来说明建筑,而建筑的另一面还包括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文化、建筑环境等要素,因此一个建筑作品的完成,不是一个工种和一门技术来完成,而是多种技术综合的结果。在众多的因素当中,以建筑的功能和建筑的技术、材料为基础才能完成,而作为形而上的建筑美学和建筑造型美感的完成,是在解决功能前提下的形式问题。当下建筑体,不仅是建筑本身的建立,更是全方位的建筑精神的体现,建筑不仅是房子,更是具有功能、形式的建筑体,也可能是不具有居住使用的建筑体,比如桥梁、城墙、亭台等。建筑的造型设计,除了依托建筑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建筑设计师具有审美能力和传统的传承能力,以及摆脱束缚,极具开拓和创造力、想象力。

二、建筑设计人才的素养

(一)建筑学科面对的对象

建筑学以设计建筑为主,同时包含其它相关技术。一个建筑拔地而起,有建筑学其他学科的支持,不然也会轰然倒塌。比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阿拉伯塔酒店(伯瓷酒店),建立在海滨的一个人工岛上,是一个帆船形的塔状建筑,是世界上第一家7星级酒店,一共有56层,321米高。饭店由英国设计师W.S.Atkins设计,外观如同一张鼓满了风的帆,伯瓷酒店的工程花了5年的时间,2年半时间在阿拉伯海填出人造岛,2年半时间用在建筑本身,使用了9000吨钢铁,并把250根基建桩柱打在40米深海下。在设计建造时,除了要考虑外观造型外,还要考虑150公里/时速的强风对建筑的撞击,为了建筑的稳定,植入海底250根柱桩,为缓冲海浪对地基的撞击,人工设计了空心四外通透的护岸石,还要考虑冷暖温差、防尘、防沙、减震等,同时建筑动力的运行所需要的电缆、灯具,内部的装饰装修等等,各个门类都要高度协调,都非常重要,对于酒店来说,有一个环节缺失,都会使得建筑黯然逊色,而且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幢成功的建筑作品,必须具备全方位的因素,才能具有不朽的魅力。E·沙里宁(小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报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小沙里宁是一个将建筑的功能与艺术效果真正完美结合的建筑家。小沙里宁(1910年-1961)生于芬兰艺术家家庭,父亲是建筑师,母亲是雕塑家。小沙里宁是20世纪中叶美国最有创造性的建筑师之一。1929年赴巴黎学习雕刻,一年后返美。纽约肯尼迪机场的美国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建筑外形象展翅的大鸟,动势很强;屋顶由四块浇钢筋混凝土壳体组合而成,几片壳体只在几个点相连,空隙处布置天窗,楼内的空间富于变化。这是一个凭借现代技术把建筑同雕塑结合起来的作品。从这两件建筑作品来看,一个建筑作品的成功,技术和艺术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二)建筑学的艺术性

建筑学有很强的艺术性质,建筑学在艺术中产生。一种建筑风格的产生及变革,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相比,显得相对迟缓。之所以建筑被看作是艺术品,是凝固的音乐。是因为建筑还常常需要绘画、雕刻、工艺美术、园林艺术等姊妹艺术要素的参与。也有人比喻建筑材料是旋律、和声和节奏,以及音的高低、时间的长短和音量的大小等。西方的建筑风格,具有稳定的和谐以及对称美。莫扎特的音乐同样也拥有古希腊神庙建筑的对称美和稳定的和谐。古希腊建筑以端庄、典雅、匀称、秀美见长,既反映了城邦制小国寡民,也反映了当时兴旺的经济以及灿烂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思想。罗马建筑的宏伟壮丽,反映了国力雄厚、财富充足以及统治集团巨大的组织能力、雄心勃勃的气魄和奢华的生活。拜占廷教堂和西欧中世纪教堂在建筑形式上的不同,原因之一是由于基督教东、西两派在教义解释和宗教仪式上有差异。西欧中世纪建筑的发展和哥特式建筑的形成是同封建生产关系有关的。

建筑学服务的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不仅要满足人们物质上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要求。因此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政治、文化、宗教、生活习惯等的变化,都密切影响着建筑技术和艺术。

(三)深厚的专业知识、宽广的知识面

作为一名的建筑设计人才,应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内容和应用前景,这样有助于在建筑设计中,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前沿的材料和科学技术手段,去设计、创新建筑的造型及空间、尺度等,为新建筑的出现提供可能和平台。另外建筑设计所需的工程力学、房屋建筑学、土力学等知识,对于建筑设计的顺利完成,提供坚实的基础。另外建筑设计的完成还要要有其它内容的能力,作为了解和掌握,是一名建筑设计人才的必备素质能力。

(四)建筑师与其建筑设計思想

探寻世界建筑设计大师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他们或多或少,都有艺术背景和艺术创造的冲动,以至于在设计领域里,能突破藩篱,重建建筑理论和创造新的建筑形式。

安藤忠雄的水教堂,以清水混凝土为基本素材,佐以透光的玻璃、钢骨、未涂漆的木料等建材,藉由切割、复制、增生、交杂、堆栈、对称等独特的手法,将最简单的元素融入阳光、水、风、植物等自然环境,给建筑物带来生机和诗意。

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1955年落成。朗香教堂的设计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把重点放在建筑造型上和建筑形体给人的感受上。他摒弃了传统教堂的模式和现代建筑的一般手法,把它当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加以塑造。

黑川纪章重视日本民族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结合,认为建筑的地方性多种多样,不同的地方性相互渗透,成为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内容。他提出了“灰空间”的建筑概念,这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对于前者他提倡使用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阐述的“利休灰”思想,以红、蓝、黄、绿、白混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建筑,对于后者他大量采用庭院、过廊等过渡空间,并放在重要位置上。

1972年黑川纪章设计的中银舱体楼再次引起轰动。这幢鸟巢式的建筑几乎成了他的商标。它的新陈代谢的解决方法可分为两个部分:建造永久性的结构,然后插入居住舱体。后者可以随时更换。黑川纪章用140个6面舱体悬挂在两个混凝土筒体上,组成不对称的、中分式楼。在仔细琢磨的小房间里,配有磁带收音机,高保真音响,计算机和浴厕,没有一寸多余的空间。这些可以搬动的舱体虽然以后并没有再挂到别处,但是黑川纪章对建筑的理解却产生了飞跃。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贝聿铭说:“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

在众多的建筑大师中,其成就的获得,离不开扎实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也离不开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和超强的想象力。

三、结语

建筑美术教学在建筑学专业中越来越得到重视,不论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有多么不同,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所达到的结果是一致的。纵观中外建筑史,大凡有建树的建筑设计师,除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机遇外,还要有常人所不具备的超常艺术灵感、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正因为如此,建筑史上的建筑才会争奇斗妍、百花竞放。反过来建筑设计的完成,也给艺术教学带来新的思考和理论研究的课题,为建筑美术教学提出了新问题,彼此向上,共同推动建筑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杰·斯克鲁顿.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贾倍思,赵军.大师建筑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玛琳·加博·林德曼[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4]彭吉象.艺术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5]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董智(1970.12—),男,汉族,黑龙江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思考
学生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