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霞
【摘要】“启发式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幼儿思维。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及启发式教学要运用的方法:贴近幼儿实际,注重启发技巧;以未知者的角色与幼儿一起探寻;用生活现象引导幼儿思考;让幼儿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发展思维、巩固认知;有效发问,启迪幼儿思维。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基本要求;幼儿教育
“启”可理解为“开导、启示”,即提出问题,启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发”,为“引起、激发”,即激发幼儿思维积极性,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中凡是能指导、启示、激发学习者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以及主动实践的教学方法都可以称为启发式教学。
一、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激发其自主学习。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压鸡吃米”的故事:压着鸡的头,鸡不会啄米;把鸡放开了,米放在一边,鸡反而自己跑过去啄米了。陶行知先生用这个故事作为讲座的开头,向大家诠释了一个教育的道理:教育不是灌输,而是主动学习。启发式教学区别于直接说教式教学的优势就在于激发幼儿主动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第二,启发幼儿独立思考,發展其思维能力。“哪里有思想,哪里就有威力。”这是雨果的名言,也说明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没有独立思考,就谈不上创造。启发式教育另一个要求就是尝试不同的启发技巧、方法,启发和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
第三,鼓励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引”,在于“导”,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精神、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第一,贴近幼儿实际,注重启发技巧。启发式教学在运用的时候,要注重贴近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水平和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幼儿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上得到提升,找到思维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科学活动“神奇的鸡蛋”中,为了说明“鸡蛋只要在碗边轻轻一敲就裂了,而放在掌心用力握也握不烂”的科学道理,教师用了“压强”和“压力”这两个物理专有名词来向幼儿解释。结果,幼儿一头雾水。因为教师没有考虑到幼儿的理解水平,没有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用幼儿能理解、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表述。由此可见,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学习规律的启发才能对他们的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误导和阻碍幼儿的思维。
第二,以未知者的角色与幼儿一起探寻在运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先知先觉、居高临下地指导,而是要适当“扮不懂”“装傻”,和幼儿一起探寻,多给幼儿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必要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启发。
第三,利用生活现象引导幼儿思考启发式教学,要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的、有价值、有依据的思考,而不是仅仅是异想天开。大班语言活动“片片树叶故事多”中,教师引导家长周末带着幼儿去公园观察树叶形状,看树叶飘落的样子,捡树叶,画树叶,进行树叶艺术创作,在班上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树叶的主题探索。有了生活经验的铺垫,再以诗歌《落叶》为文本,组织语言活动,以从“说一句话”到“说一段话”再到“说一个故事”为目标,让幼儿将树叶与实物建立联系,进行发散思维。教师创设树叶从大树下飘落下来的场景,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对树叶、场景产生联想,实现有意义的经验建构。
第四,让幼儿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发展思维、巩固认知教师要遵循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多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获得知识经验,多提供动手的机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小班“小小运水工”科学活动中,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工具进行运水,发现玩具筛运不了水。“为什么玩具筛运不了水?”因为下面有洞洞。那怎样才可以让玩具筛也可以用来运水呢?教师启发幼儿进行尝试、探索。有的幼儿在筛底部放一张塑料垫,发现水还是会从四周漏出来;又改成在筛外面套一个塑料袋,发现水会掉到塑料袋上,变成是塑料袋运水了,而不是用筛运水了;又尝试把袋子套在筛子里面,这次可以运水了……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实践中启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思考,鼓励和肯定幼儿的尝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第五,注重发问的方式,启迪幼儿思维教学中提问方式有很多,例如,可直接问,也可间接问;既可正着问,也可反着问;既可明问,也可暗问;既可大范围问,也可小范围问;既可对照比较问,也可层层推进地问……例如在“青蛙搬家”语言活动中,教师请幼儿讲讲有关青蛙搬家的方法。有幼儿说:“大雁在天空飞,青蛙可以一蹦一跳地跟着走。”有幼儿反驳:“这样蹦要蹦到什么时候呀?”大家把目光转向了教师。教师笑了笑,说:“你们能不能改进一下这个做法呢?”有的幼儿说:“青蛙可以找来一条很长很长的弹力竿,青蛙坐在竿顶上,大雁把它一弹就弹出很远了。”这个想法也让其他幼儿产生了疑问:“那样青蛙会不会摔死?”该幼儿补充说:“在青蛙的身上装上弹力球,这样就不会摔死了。”教师恰当的启发,使幼儿学习和探索的主动性得到了提高,也对讨论起到连续的促进作用,使教、学实现了良好的互动。
参考文献
[1]李少武.谈启发式教学[J].益阳师专学报,2001(02).
[2]吴美玲.从阅读教学中课文“空白”的填补看创新思维的培养[J].作文教学研究,2004(02).
[3]张盛庆.启发式教学与课堂提问[J].教研论坛,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