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校园乱贷现象的调查及治理策略研究

2018-05-14 09:06王悦卉王旌行姜炜辰
丝路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校园贷治理

王悦卉 王旌行 姜炜辰

【摘要】校园乱贷可谓是2017年最火热的话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逐渐演变和发展,目前各种商业平台已经逐渐把目光转向了大学生。广大的大学生的消费意愿是比较强烈的一个群体,但是大学生目前的消费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因此,各种校园贷款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校园贷危害事件频发,各大媒体为博大众眼球对各种校园贷事件添油加醋,引起舆论不断。届时社会各界对校园贷的关注与日俱增。因此,对校园乱贷现象的研究和治理迫在眉睫。

【关键词】校园贷;政府与社会;治理

一、校园乱贷款概述

(一)校园乱贷含义

校园乱贷是指大学生为满足自己过度的消费欲望,向一些没有正规手续的贷款机构进行借贷的现象。这一现象是由一些不正规的贷款机构为主导,这些不法机构以强迫性,高利率,欺骗性手段来要求大学生还款,通过无担保,低利率,高效率的伪装来诱导大学生掉进利滚利的陷阱,最后使大学生欠下巨额贷款,导致一系列悲剧。同时,也对大学校园的安稳,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二)校园乱贷款运作模式

根据校园乱贷的运作流程,现阶段可以讲我国校园乱贷分为两个具体的模式。

第一种:以P2P网上贷款模式为主。P2P是英文peer to peer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的网络信贷。有分期乐、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知名网贷平台,也有很没有完善安全保障的小型网络借贷机构。

第二种:以社会性私人贷款机构为主。这些机构一般都没有正规的手续,通常靠联系学生代理来扩展业务。一般以口头承诺为主,没有完善的手续,也不需要繁琐的流程,以身份证或学生证为抵押就可以让学生得到贷款。但事实上,这些贷款的利率极高,本质上和民间俗称的“高利贷”没有什么不同。

二、校园乱贷的危害

(一)校园贷款是具有高利贷性质

不法分子将目标对准高校,利用高校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较差,防范心理弱的劣势,进行短期、小额的贷款活动,从表面上看这种借贷是“薄利多销”,但实际上不法分子获得的利率是银行的20-30倍,肆意赚取学生的钱。

(二)校园贷款会滋生借款学生的恶习

高校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若学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时就有恶习,那么父母提供的费用肯定不足以满足其需求。因此,这部分学生可能会转向校园高利贷获取资金,并引发赌博、酗酒等不良恶习,严重的可能因无法还款而逃课、辍学。

(三)若不能及时归还贷款,放贷人会采用各種手段向学生讨债

一些放贷人进行放贷时会要求提供一定价值的物品进行抵押,而且要收取学生的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对学生个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学生不能按时还贷,放贷人可能会采取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园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四)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贷”进行其他犯罪

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高利贷”诈骗学生的抵押物、保证金,或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骗领信用卡等。

三、对校园乱贷现象治理策略

(一)完善校园贷行业的法制建设

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我国应该从行业准入、消费者保护等方面重点建设法制法规。二是明确监管主体。对各个大小的校园贷款平台加强监管,避免出现校园贷款平台欺骗大学生的现象。三是加强风险控制与标准规范方面的制度与要求,使校园贷机构演变为有序合法的并能使学生受益的健康平台。

(二)将校园贷列入高校校规校纪的管理范畴

一是国内各个高校应做到全面注重校园乱贷在校内的盛行现象,发现不良、无秩序的贷款机构应采用强制手段制止其诱导学生。二是大学辅导员密切关注学生的贷款情况,发现学生申请贷款应做到查明并登记,帮助学生远离不良贷款。

(三)加强校园贷平台的信用管理

目前我国的校园贷款平台在受理贷款时,缺乏完整严密的手续,弊端百出,这些不法机构正是利用手续中的漏洞与不足,用抬高利率等方式欺骗大学生,强迫大学生还上倍增的贷款,严重缺乏商业信用。我国相关部门应对此出台一系列政策,包括校园贷款手续办理条例、校园贷机构违约处罚条例、校园贷信用管理条例等,最大限度保障这些校园贷平台遵守信用,合法经营。

(四)防范个人信息盗用用于平台融资活动

校园贷款行业应该树立行业信誉,禁止泄露借款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创造安全和谐的借贷环境。严惩利用大学生个人信息来融资、诈骗的校园贷机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从根本上防范个人信息的盗用。

(五)加强信息披露和大学生权益保护

一是建立完善校园贷款行业消费者保护相关法规办法以及执行主体,要求校园贷平台执行更加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大学生们知晓相关风险信息。二是加大校园网络借贷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识别能力和风险意识。

(六)完善信用机制

当前,大学生借款只需提供简单的身份证信息与学生证信息即可申请校园贷款,存在信息遗漏、篡改等风险,且不利于统一管理。此外,校园网贷平台各自为政,其信用评价机制各不相同,互相分割。应建立一个覆盖全行业的信用信息系统,合理共享信息,实现奖优惩劣。

参考文献

[1]徐加宇.论校园贷风险防范[J].西部皮革,2016(20).

[2]肖岳.失控的校园贷山[J].法人,2016(05).

作者简介:王悦卉(1996.04—),女,辽宁普兰店人,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学、经济学。

猜你喜欢
校园贷治理
用法律红线整治不良“校园网贷”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校园贷”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吗?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