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建跳绳体育特色学校品牌发展的策略

2018-05-14 17:20陈启炎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合作

陈启炎

摘 要:借助创建“一校一品”契机,从内外环境分析学校情况,内外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社区资源,配合学校原有硬件资源、教师资源,以课堂教学基础,结合课外练习,提高整体学生的跳绳水平的同时,建立跳绳队,校内组织多样跳绳比赛,校外组织参与社区活动及各种公益演出,达到创建跳绳体育特色品牌的目的。

关键词:学校品牌 跳绳特色 合作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a)-0133-02

1996年6月15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建立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管理体系。关于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通知(中发〔2002〕8号2002年7月22日)中指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坚持体育服务的多元化,适应各方面的体育健身需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

1 创建目标

通过创建学校体育特色,探索开发与利用社区资源为学校的教育服务以及总结学科资源的模式和方法。科学地开发校本教材资源,推动学校和社区的体育文化共同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实每位学生每天进行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推动学校的教学工作全面发展,促进学校跳绳体育特色品牌形成。

2 创建途径

(1)整体规划。为保证跳绳活动科学、有序地发展,学校制定了一个整体的建设规划,规划反映每学期开展的相关活动及标准。

(2)宣传教育。对跳绳运动的意义、价值、社会效益等通过墙报、广播、板报、讲座、晨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宣传的时间节点分为长期宣传和短期宣传两种。长期宣传是设立专门的宣传栏对跳绳的健身价值、意义、发展规划进行宣传,短期宣传是在健身日、比赛前、新学期前对活动的要求、新学期目标进行宣传。通过宣传使师生更进一步了解开展跳绳活动的意义,增强师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一方面,制定了各年级在技能和内容上达成的学习目标,保证技术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开展跳绳运动会、家长开放日、校本开放日、与外校交流、家庭亲子运动会、社区文化展示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水平。

(4)开展以跳绳为主题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把跳绳运动的特点与音乐相结合,融入新课程的理念,按水平段设计大课间体育活动,活动中体现学生个人技术、小组技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按照跳绳技术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进行设计,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跳绳的技术动作,培养兴趣,提高健康意识。

(5)撰写校本教材。根据学校和学生的需要,编写了《花样跳绳》校本教材,为跳绳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

(6)加强对外交流,提升学校影响力。为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外界交流、提高水平、提升影响力,每年安排时间对外交流,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跳绳技能,增强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推动跳绳活动在区域内的影响力。

(7)创建广东省特色学校。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完善跳绳活动的发展规划,按照特色学校的标准进行规范发展,创建并成为广东省跳绳特色学校。

(8)跳绳与学科教学整合,促进跳绳品牌建设。根据跳绳的特点以及学科教学的需要,找到他们的教育结合点,把跳绳活动融入主科学教学或主题活动中,提升跳绳的教育价值。

(9)运用理论指导跳绳课程开发。总结近十年的跳绳活动经验,运用团体动力学、组织行为学、社会文化认知观理论及其架构进行跳绳课程开发,组织学校跳绳活动。

3 实施策略

3.1 构建管理决策团队,做好顶层设计

为了保证特色建设规范统一、科学有序地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组织架构。

学校跳绳特色执行领导小组:

组长:学校负责人(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分管体育工作)、教导主任;

组员:体育科组、音乐科组、信息技术老师、学校辅导员。

3.2 依规实施,夯实跳绳特色建设的过程

3.2.1 构建体育特色模式,为跳绳发展注入文化內涵

运用团体动力学、组织行为学、社会文化认知观理论,归纳出“社团与学校合作,资源与理念整合”体育特色模式。

在构建“社团与学校合作,资源与理念整合”体育特色模式过程中,学校根据课程改革和学生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师资基础,提出初步规划,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及具体实施负责人与社团联系,针对社团的师资资源、资金投入情况、项目开发前景、项目教育功能、社团服务范围、学校接纳项目的基础、学校与社团合作的切入口等7个方面进行沟通。在沟通环节最少要进行3轮,每一轮沟通都要对初步规划进行修改,明确彼此的责任,最后形成合作协议正本,以此作为合作的基础。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成立课程改革或项目推广领导小组。

第二,学校根据课程改革和学生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师资基础,提出初步规划,确定实验学生和培训时间。

第三,充分与社团交流,把社团拥有的技术资源按照学校教学的要求进行修正。

第四,由社团提供师资,学校与社团共同完成实施。

第五,在实施中找到利益切合点,制定中长期合作框架。

第六,按照合作框架实施。“社团与学校合作,资源与理念整合”的模式,是把企业、社团的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与学校的新体育课程理念整合,以便促进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提高学生技能,构建学校体育特色等。另外,通过“社团与学校合作,资源与理念整合”的模式,可以提高社会、企业社团对学校体育的关注程度,有利于社会和学校共同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3.2.2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营造校园跳绳文化氛围

国家体委关于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的意见(1995年6月23日国家体委发布)和2005年10月在辽宁鞍山举行的全国“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研讨会的精神,要求学校要为学生每天进行一小时体育活动提供条件。第一,学校每班每周一节跳绳课,充分利用课堂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基本的跳绳技能;第二,通过开展“跳绳大王”“一分钟跳绳挑战赛”“擂台赛”;10人跳绳比赛、花样跳绳表演、20人“8”字跳、全班“8”跳、教工跳绳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第三,开展跳绳主题大课间活动,每天上午的第二节课后进行大课间活动,活动的组织方法是:(1)水平一以跳绳的基本技术练习为主;水平二、三以花样创编为主。(2)每班按学生掌握技能的水平分成两组,第一组以健身、合作、创新为目标,第二组为以健身、巩固基本动作为目标。(3)根據不同的音乐进行不同的花样跳绳。并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能力。

3.2.3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夯实特色小队的技能基础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夯实特色小队的技能基础,是特色建设的关键环节,通过课堂教学,所有的同学能够了解跳绳的基本技能与文化。为了使同学间形成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优先发展、共同进步的目标。采用以下方式:(1)全体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规范基本技能,掌握几种基本的跳法,培养兴趣。(2)分组学习。把同学分成水平相当的几个组,确定两个目标,一是各组员目标,其二是整个小组的目标,最终目标是整个小组的各成员都要进步,这样把个人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互相帮助与鼓励、共同进步的机制。(3)引入竞赛机制。根据进度调整的1分钟跳绳、耐力跳绳、接力跳绳、快花跳绳、双摇跳绳等方法,促进同学们的思考和练习。(4)组建校队。给学生定目标。两个班各班选男女各8人为校二队。标准是连续50次双摇。(5)成立校一队。在校二队的基础上,能连续完成100次双摇和40次快花的同学进入校一队,共18人(其中二人为替补)。(6)校一队的队员,参加每周3次的集训,主要是进行创编花样的学习,并有机会代表学校参加各级竞赛、外出展示等活动。

参考文献

[1] 杨九民,郑旭东.面向教师教育的教学环境与模式创新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 关培兰.组织行为学[M].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猜你喜欢
合作
论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路径选择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高职图书馆与系部合作共建文献资源新模式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中越陆地边境(广西段)管控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