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映辉
摘 要:采用调查法、访谈法、数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川东北中小学校园篮球运动开展从开展时间、篮球队的组建情况、学生对篮球运动项目的了解、篮球运动的场地器材情况、学校师资现状等六方面进行调查,并基于现状调查指出认识不足、师资水平低等存在的问题,提出川东北中小学校园篮球运动发展的举措:提升篮球认知的培养、补充和提升篮球师资、升级和扩建场地设施等,为当地中小学校园篮球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川东北 中小学 校园篮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a)-0105-03
长期以来,受“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中小学体育运动开展不容乐观,由此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日益凸显,“中小学生体质日趋下降”“应招新兵身体素质降低”“学生体质监测中猝死”等新闻报道屡见不鲜。当下,随着国家、社会和家庭对中小学体育运动开展越来越重视,中小学体育运动问题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以下试图以川东北中小学校园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研为契机,掌握当前川东北地区中小学体育运动的开展状况,在“阳光体育”“新课标”等背景下,进一步审视校园篮球运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举措,以此促进当地校园篮球运动的开展。
1 川东北中小学校园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
1.1 川东北中小学校园篮球开展时间
自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以来,阳光体育活动在中小学的推广已经有10个年头。对地处川东北的达州、南充两个城市的中小学分层抽样调查显示,开展时间段方面,各学校根据实际授课安排各不相同,大部分是安排在体育课程中以及下午的课外活动中进行。开展的时间长度方面,由于受平时文化课程的影响,同时体育课及课外活动中,各项体育活动共同进行,所以篮球运动开展时间上很多达不到1h,甚至时间长度低于0.5h。
1.2 川东北中小学校园篮球队的组建情况
在对地处川东北的达州市、南充市等辖区内的六所中小学中关于篮球队的组建情况调研中发现:很多学校是近几年创建了校园篮球队并组队参加了当地及周边地区所举办的一系列学校园篮球比赛。大部分学校由于训练场地和器材缺乏以及没有完善的训练系统,所以并没有组建篮球队。进一步分析现有的篮球队伍组建,发现组建的大部分队员是具有较高竞技水平的篮球特长生,平时有专门的时间进行集训,队伍组建的最终目的是为以“篮球运动”为手段获得升学的资格,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排斥大部分的篮球运动“非专业”群体。
1.3 学生对篮球运动项目的了解
对川东北地区中小学学生的调查以及了解,大多数学生都愿意把场地限制不高的乒乓球和容易进行的羽毛球等作为体育锻炼方法并对这些项目有了解。而篮球运动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战术、篮球运动的规则规程、篮球运动的文化等项目的了解却不乐观,如何将篮球运动这一项目的内涵在川东北地区中小学校园普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篮球器材及场地情况
在所有运动项目中运动场地和運动器材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然而因为学校领导对校园篮球的开展不够重视,中小学的教学体系,资金难以很好地落实到位。根据调查的数据显示,达州、南充等川东北部分中小学因为篮球氛围不够浓烈以及学校领导的不够重视和学校体育教学资金的不足等其他方面的因素,篮球器材严重缺乏。一些偏远的乡村中小学即便是学生有浓郁的篮球氛围,但是,资金很难落实到位,运动器材和场地缺乏,学生很难在没有篮球的情况下进行篮球训练和参与篮球运动,也难以培养对篮球的兴趣。
1.5 学校师资现状及分析
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是保障中小学校园篮球运动开展的基础,良好的师资队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校篮球运动的良性发展,反之,即便是有较好的资金保障和场地设施也很难形成良性的发展。对达州市的两个区(县)、南充市的两个区(县)的随机抽取各两所中小学篮球师资年龄、学历、专业等进行了调研,情况如下:
根据表1数据显示,其中40岁以下人数为16人,占教师总数的30%;40岁以上人数为37人,占体育教师总数的70%。老年教师虽然教育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但是年龄的老化问题也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光从口头语言表达难以学会规范的运动技能。
根据表2数据显示,在调查学校中呈现出研究生,本科生数量偏少,专科生偏多的现象。所调查的区域中的几所中小学研究生总人数仅仅为5人,占总人数的9%,本科生人数为22人,占总人数的41.5%,专科生人数为26人,占总人数的53%。从调查了解到川东北中小学学校的篮球师资学历有待于提高。
1.6 学生家长的认知态度
自古以来的传统思想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受“重文轻武”思想的影,诸多家长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体质,即使有的学生对篮球表示有足够的兴趣,也因为学校和家庭的因素只能把自己的喜好忘掉。再者,篮球运动中的对抗和强调较大,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在运动过程中受伤,加上篮球训练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导致文化成绩的下降,所以学生家长很少支持学生进行篮球学习和训练。
2 川东北中小学校园篮球运动开展中的问题分析
2.1 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不足
由于中学校对篮球运动的认识不足,认为篮球运动仅仅是一项竞技运动,其娱乐性、文化性不能很好地把握,所以他们认为篮球运动中枯燥无味,基本功的训练都是乏味的,不能提升自我对篮球的兴趣,加上学生年龄较小,自控力很差,篮球运动中很难组织正规的篮球训练。极个别男生对篮球感兴趣也是不受控制的玩性使然,对于女生来说,一堂篮球课下来带给她们的只是一种身体负担,更别说从中获得乐趣了。
2.2 师资水平较低
对川东北地区师资力量的调查所呈现的师资水平较低是制约校园篮球运动开展的重要因素。现有的师资年龄、学历等导致,校园篮球运动开展中相应的指导、训练等方面可能存在折扣。另外,教师的数量方面也有待于进一步增加。普及中小学校园篮球运动的宗旨就在于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在这一要求下,师资的数量和质量显得较为重要,然而川东北中小学学校师资队伍情况,成为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一大阻碍。
2.3 场地设施缺乏
调查发展,川东北中小学校园篮球运动开展中场地设施缺乏,由于中小学的自身规模和资金的限制,大多数学校都没有正规的篮球场地及相应的配套设施。中小学生比较好动,争强好胜,篮球活动又是一项团体的竞争性较高的体育运动,对于中小学生开展篮球活动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场地设施保障,学生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意外性损伤。所以中小学篮球运动场地设施缺乏制约了当地校园篮球运动的开展。
2.4 篮球氛围不够浓郁
长期以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社会,形成了一种“重文轻武”思想,这从根源上造成了中小学校园篮球运动开展氛围不够浓郁,即使有的学生对篮球表示有足够的兴趣,也因为学校和家庭的因素只能把自己的喜好忘掉。在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大背景下,篮球运动成为一项调配文化课程学习的工具,而不是学生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容,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中小学校园篮球运动的开展。
3 川东北中小学校园篮球运动发展的举措
3.1 提升篮球认知的培养
通过微信、QQ、新闻等互联网手段,给家长、学生等普及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及文化内涵,传播重要的篮球赛事和具有文化内涵的精彩视频,在改变家长及社会的“重文轻武”思想基础上,提升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在运动中体验带来的愉悦,使学生能爱上篮球并积极参加篮球的课外活动以及训练。
3.2 补充和提升篮球师资
对现有的篮球运动师资通过再培训、进修和学习提升其自身的水平,以“引进来”、“走出去”策略,引进相关的专家学者对现有师资进行讲座培训,积极到校园篮球发展较好的中小学进行“取经”,学习其良好的管理和组织经验。同时,需招聘具有高水平的优秀篮球运动师资,填充现有的师资不足。
3.3 升级和扩建场地设施
一方面,可对现有的篮球运动场地设施进行相应的维护,能够充分得到利用以提升利用率,特别是对于偏远乡村中小学而言这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开展校园篮球运动;另一方面,可通过不同的途径募集社会资金参与到场地设施的升级中,实现学校与社会的互动、互惠、互利发展。
3.4 提升篮球运动的宣傳及推广
加大篮球的宣传力度,给学生家长讲解篮球运动的价值和意义并能够深入了解篮球运动的文化内涵。在宣传推广中使家长能够了解篮球运动能够给孩子的成长和成才所带来的好处,以此营造一个良好的篮球运动家庭、社会环境。
4 结语
对川东北中小学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从六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川东北中小学校园篮球运动开展中的问题有: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不足、师资水平较低、场地设施缺乏等;提出川东北中小学校园篮球运动发展的举措:提升篮球认知的培养、补充和提升篮球师资、升级和扩建场地设施、提升篮球运动的宣传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颜琨晖.武汉市洪山区中小学篮球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1):115,120.
[2] 牛文娜.师大附小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建设的调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19):240.
[3] 覃良军.校园足球背景下我国校园篮球发展的思考和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5):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