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农村,由于监管不到位,农村地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等原因,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食品安全问题。设置县级食品安全协调机构,乡镇设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在各村安排食品安全监督员,形成县、乡、村三位一体的监管网络,同时,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关键词】食品安全;安全监管;安全意识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的不安全不只是指会对人体造成急性危害,也包括会造成任何慢性危害。
我国在2009年2月28日通过了食品安全法,于 2015年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题作了非常详尽的规定,对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增强了人们的消费信心。然而在一些相对偏远,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原因,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食品安全问题。
一、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不到位
1.监管力量薄弱
我国广大农村幅员辽阔,监管力量薄弱,在农村,虽然乡镇设有站、所,但人员有限,监管力量薄弱,也未能全面及时地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与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点多面广,难度大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一些假冒、三无产品,有害物质超标等存在着安全隐患的食品充斥着这些地区。
2.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大
农村地区食品的生产、经营相对分散, 就食品生产者而言,农村市场上的食品多以小规模食品生产加工作坊为主。这些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馆等存在于农村的院落中,且数量非常多,导致监管难度很大。就食品的售卖而言,在农村地区也是由一些小卖部零售,这些小卖部,数量多,售卖食品杂,较隐蔽,不易监管。
(二)农村地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1.对食品的安全性重视不够
现在农民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收入逐年提高,也有了一定的积蓄,消费需求不断增强,但是在消费的过程中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对食品的安全性重视不够。在购买食品时更看重商品的价格,食品是否美味。这样的消费意识,让一些价格低,各种添加剂、细菌超标,但是美味的食品占据农村市场。还有,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也往往忽视食品的有效期,导致一些过期的食品流到农村市场。
2.对食品安全性的鉴别能力较弱
在农村地区,由于青壮年外出务工,消费主体多是农村地区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 受自身知识所限,他们对食品安全性的鉴别能力较差,购买食品的时候对一些假冒食品很难鉴别出来。
二、完善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的对策
(一)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的建设
应重视广大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首先,应加强基层食品药品督管理部门的建设,招聘更多的监管人员,同时,明确各个监管人员负责的区域、事项,责任到人,出了事情依法追责,以免人浮于事。其次,设置县级食品安全协调机构,乡镇设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在各村安排食品安全监督员,负责本村食品小作坊和食品小卖部所制售食品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工作。形成县、乡、村三位一体的监管网络,保证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巡查的经常性和全覆盖。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村民对食品安全监督的参与度。比如,可以制定相关的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对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举报的村民,根据不同的情况,获得一定的物质或者荣誉奖励。为了方便村民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举报,设立举报中心,公布举报电话和网络举报平台,让村民更好地参与进来,做到群防群控,让食品监督深入每一个角落。
(二)通过多种宣传手段,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一方面,可由各村设立的食品安全监督员员带队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提高村民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可以通过张贴漫画、发放传单、派人宣讲等方式,提醒村民关注食品安全,在购买时注意食品的保质期,食品是否是三无产品,是否是假冒产品等。宣传食用有问题的食品的危害,要让村民认识到不但那些会对人身造成急性危害的食品是不安全的食品,而且那些会对人身造成慢性危害的食品也是不安全的食品。有些食品虽然当时不会造成明显的危害,但是这些有害物质超标的食品长期食用,有害物质在身体内聚集,会损害人们的身体将康。逐步提高村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在全村上下形成人人关心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另一方面,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村民识假辨假的能力。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农村已经普及,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上网变得非常便捷,农村上网人数越来越多,且新生代农村居民接受网络信息的能力很强,因此,可以在传统的讲座、宣传画等形式外,利用网络,以微博、微信、宣传网站等多种形式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普及,让更多的村民掌握知假辨假的知识。让问题食品在农村无立足之地。
参考文献
[1]杨凯旋.刍议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定西市为例[J].甘肃农业,2016(08).
[2]罗承炳,辛宇鹤.浅谈完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对策[J].消费导刊,2016(05).
[3]范海玉,申静.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困境及对策[J].人民坛,2013(23).
作者简介:金玉(1983.03—),女,汉族,法学硕士,华东教通大学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学教学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