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梅
【摘要】通过服装材料学全英语课程建设的多种举措,针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特点,结合目前服装材料发展和应用的趋势,设计了服装材料学全英语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料、网络课程建设等内容,为服装材料学课程的全英语教学提供了比较坚实的素材,并在教学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后续将逐步推广和扩大该课程资源的运用。
【关键词】服装材料学;全英语课程;教学资料;网络课程
2015年我校服装学院与意大利NABA学院达成了“3+1”国际合作办学协议,服装专业将面临接受1年交换交流生的要求,该专业学生也将面临与国际生的直接沟通和交流。应对这一需求,服装材料学在现有的比较好的教学资源基础上,率先开展全英语课程建设,后续将逐渐开展时装画表现、服装创意设计、服装立体裁剪、服饰设计制作等课程的全英語建设,从而形成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完整的全英语专业授课能力,为稳步推进服装设计“3+1”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奠定基础。
一、服装材料学全英语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建设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开发完善的全英语教学资源,在制定全英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国外原版教材”ClothingMaterial”“Fiber,FabricandFinish”和“TextileScience”,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该课程相关专业英语术语,较好地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获得该课程知识体系的整体概貌,同时获得采用专业英语进行交流和写作的能力。结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完善教学资源,包括全英语教学课件开发,收集制作全英语习题集,开发全英语的面料资源数据库,制作课程微视频等,最后将所有的教学资源整合到课程中心,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教学网络系统。
从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出发,转变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全英语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从另一视角熟悉所学的课程、专业和学科,加深对本专业学科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助于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和最新动态。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
第一,采用小班教学,直观教学模式,课堂上以图像和影像等直观化信息为载体,通过看、听、说、做、师生互动等手段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英语交流能力。
全英语教学课程与汉语教学和双语教学课程教学模式是不同的,授课教师应根据课程和授课对象特点及时开展教学模式改革,保证教学质量。
第二,充分利用实物资源和网络教学资源。构建面料样品展示间,丰富展示样品,除了对服装材料学课程开放外,也可以对服装类其他课程开放。充分利用各类全英语服装材料和时尚设计网站资源,扩大学生国际视野。
第三,紧密结合市场现状,以及服装外企的实际工作需要。充分利用了上海这个时尚都市得天独厚的条件,带学生参观上海每年举行的服装文化节、时装周的时装展、国际纺织面料展等,为学生提供最直观、最前沿的服装和面料流行的市场资讯。积极利用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大平台,鼓励学生进入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服装材料相关的工作,如整理面辅料、服装材料的外贸报价、设计工作室的材料采购、服装测试机构的材料性能测试等,使得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直接与实践相联系,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第四,利用海外资源或者服装外企资源。有条件的情况下,聘请海外教师直接讲授部分课程,或者邀请服装外企面料高管进入课堂,实际讲解与外国客户进行的贸易实务,以加强学生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充分利用国际交流学生与我校师生同堂上课的交流学习机会,加强学生实际运用英语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第五,重视网络教学网站建设和使用,开展课外教学互动。建设全英语课程网站,扩充网络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
三、实践性教学设计思想与具体实施方法
实践教学组织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理论教学内容穿插实践教学,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通过市场调研,材料收集于分析,面料数据库检索,面料二次开发等手段,提高学生对于服装材料及其应用的直观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发更为灵活、丰富的课外作业形式;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尽可能延伸出创新实验项目,以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改革考核方式
针对服装材料学课程全英语授课特点以及授课对象的基本情况,加强课堂教学管理,通过平时作业、小组讨论、课外调研、定期测验等方式,加强课程的过程管理,提高过程考核在整个课程考核中的比重,将结果式考核和过程式考核相结合,建立适合全英语授课的考核评定模式。通过建设使课程考核能较好地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真实反映知识掌握的程度。
五、总结
根据学生能力培养需求,制定和优化了服装材料学课程的全英语教学大纲,健全相应的全英语教学资料,如教学方案、教案、习题集、知识点微视频等。根据服装设计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特别是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上,要考虑各类学生的素质特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东生.《服装材料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06(3):61~62.
[2]刘茜,吴湘济.《服装材料学实验》课程建设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3(10):84~85.